首页 理论教育 灭火战术基础:熟悉辖区情况,提高灭火能力

灭火战术基础:熟悉辖区情况,提高灭火能力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熟悉辖区情况,是公安消防部队落实执勤备战制度,掌握灭火战斗行动主动权,提高灭火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3)区域内灭火救援力量情况。消防人员要经常观察了解辖区内各类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修改辖区情况资料。消防队员在熟悉辖区情况时,严防发生交通及其他事故;调研消防重大危险源等高危单位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避免出现意外。

灭火战术基础:熟悉辖区情况,提高灭火能力

熟悉辖区情况,是公安消防部队落实执勤备战制度,掌握灭火战斗行动主动权,提高灭火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效实施计划指挥和临场指挥,促进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重点部位情况、灾害发展规律和灭火战法的研究与掌握具有重要作用。

(一)熟悉辖区情况的内容

熟悉辖区情况主要包括:熟悉辖区概况,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对象等情况,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处置对策,消防力量资源情况和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1.辖区概况

辖区情况包括:辖区边界与面积;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主要建筑类型和规模;各类企业的类型与规模;公共消防设施状况;辖区及周边地区可参与灭火救援的力量资源情况。

2.交通道路情况

(1)基本情况。辖区内可供消防车辆通行的道路名称、走向、门牌号排序、宽度、单(双)向行车、交汇口、高峰时段车流量、道路施工和路面完好等情况。

(2)桥梁隧道涵洞。辖区内各种桥梁、隧道、涵洞的名称、位置、宽度、长度、跨度、限高、限重、通行要求等情况。

(3)水上交通。辖区内各水域的名称、平均宽度、平均深度、水流情况、航道通行能力和通行要求,以及港口位置、名称和停泊要求等情况。

3.消防水源情况

(1)人工水源。辖区内各类消火栓、消防水鹤、消防水塔、消防水池的位置、数量、储量、流量、管网形式、各时段供水压力、使用方式及管理情况。

(2)天然水源。辖区内可用于取水的海洋、江河、湖泊、池塘、沟渠的名称、方位、蓄水量、面积、深度、流量和水位变化,以及取水码头与取水的方式等情况。

4.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对象情况

(1)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是指由若干不同规模的单位组成的人员集中、经济价值高、建(构)筑物相互毗连的区域,密集棚户区也可视为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包括:

1)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的位置、面积、布局,生产与经营单位的数量、性质、规模。

2)区域内消防水源、交通道路情况。

3)区域内灭火救援力量情况。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如人员密集场所,国家机关,广播、电视、通信、交通枢纽、易燃易爆等单位,重要科研单位,以及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内易发生灾害事故、易波及到毗连建筑物的单位等。包括:

1)单位名称、位置、性质、规模、平面布局、建筑结构、面积、高度、耐火等级、建筑使用情况。

2)重点部位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储存、运输方式。

3)建筑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电梯

4)单位消防组织力量。

5)单位内部及附近消防水源、交通道路。

6)毗邻单位有关情况。

(3)消防重大危险源。消防重大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或设施。包括:

1)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危险评估等级。

2)生产或经营性质、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理化性质及其储运方式。

3)单位各类消防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

4)单位安全组织力量。

5)发生事故时的处置措施、程序和注意事项。

6)可利用的消防水源。

7)可利用的灭火救援力量分布、实力和到达时间。

5.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处置对策(www.xing528.com)

熟悉本辖区主要灾害事故的类型、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准确掌握科学处置的对策,做好针对性的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能够快速、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减小灾害事故损失。其内容包括:辖区多发的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突发公共实践中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处置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危害程度、处置措施、作战行动程序和注意事项。

6.消防力量资源情况

消防力量资源是指辖区以及相邻区域内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包括:人员数量,装备器材种类、数量和性能,车载灭火剂种类和数量等情况。熟悉消防力量资源情况时还应注意核对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是否发生变化。

7.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是指能够为灭火救援战斗提供人员、技术、装备支持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公安、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救护、环保、环卫、运输、气象电信等单位。处置大型灾害事故时,驻军及武警部队也是重要的辅助作战力量。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明确的内容包括:

1)辖区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情况及启动的程序和方法。

2)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人员数量,装备种类、数量及技术性能。

3)灭火救援技术专家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

4)辖区内灭火剂、化学中和药剂的生产及储存单位名称、位置、储存数量。

(二)熟悉辖区情况的方法

1.实地熟悉法

实地熟悉法是指消防人员深入辖区内运用“查、看、问、记、思”的方法,对辖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熟悉。熟悉过程中要做到“五勤”。

(1)勤查。消防人员要经常深入辖区街、道、巷和消防安全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重大危险源了解和熟悉情况,加深对辖区各类情况的感官认识和印象

(2)勤看。消防人员要经常观察了解辖区内各类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修改辖区情况资料。

(3)勤问。消防人员实地熟悉中遇到不明情况或专业性强等无法从表观熟悉掌握的问题,要经常向有关人员询问,必要时应查阅有关资料。

(4)勤记。消防人员要充分利用各种记录工具及时将了解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学习和整理。

(5)勤思。消防人员在实地调研中要针对熟悉对象,开动脑筋,结合人员、装备等消防力量资源,思考和研究处置措施,确立针对性的灭火救援对策。

2.文档学习法

文档学习法,是指消防人员利用辖区平面图、交通道路图、消防水源图、灭火救援预案等相关资料,开展辖区情况学习与熟悉的方法。文档既可以是纸质文档,也可以是电子文档。

3.讲解熟悉法

讲解熟悉法,是指由消防指挥员依据辖区情况资料,系统而又有重点地向消防人员讲解辖区情况,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重大危险源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情况介绍。熟悉了解情况时可通过课堂讲解、问答和讨论等方式进行。

(三)熟悉辖区情况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安全。消防队员在熟悉辖区情况时,严防发生交通及其他事故;调研消防重大危险源等高危单位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避免出现意外。

2)调研消防安全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情况时,应事先联系,确定时间,尽量减少对单位工作、企业生产和商业区经营秩序的影响。

3)应分批进行辖区情况的调研,确保消防站内保留足够的执勤战斗力量;外出调研人员应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中队)保持通信联络,确保发生灾情时能及时赶赴现场。

4)在辖区灾情多发时期,外出开展情况调研的消防人员应随车携带战斗装备。

5)辖区消防人员在熟悉辖区情况时,要做到举止端正、言行文明、行动规范。

【思考与练习题】

1.等级战备划分为几级?各有什么要求?

2.熟悉辖区情况的内容有哪些?

3.熟悉辖区情况要注意哪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