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勘测成果:元史《郭守敬地形水平测量方法分析》

地理勘测成果:元史《郭守敬地形水平测量方法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守敬“尝以海面较京师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谓汴梁之水去海甚远,其流峻急;而京师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缓。”郭守敬地形水平测量的精确程度,我们可以通惠河上源引水工程的测定为例子。这一设计无疑是在完成了包括高程在内的全面地形测量后制定的。根据记载,我国至迟在8世纪中已使用水准器和水准标杆进行水平测量。郭守敬所进行的大面积地形测量与长距离水平测量,以及以海平面标高的测定,无疑都是创造性的。

地理勘测成果:元史《郭守敬地形水平测量方法分析》

河源的勘察】《史记》、《山海经》、《北史》诸书都提到过河源,然有关黄河源流的可信记载,最早当推《旧唐书·侯君集传》。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吐谷浑,使侯君集、李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这里昉见星宿川之名。[1851]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唐所遣会盟使,归自吐蕃,述所经“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1852]。但他们都是行军出使,适涉其境,本非有意勘察,故记录乏详。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专遣女真人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探察黄河源流,并拟于其地建城,“俾番贾互市,规置航传”。其意在使西蕃物贡,循河水运达于京师,“以永后来无穷利益”[1853]。都实于是年四月由宁河驿西南行,逾捉(杀)马关,西迈愈高,经四阅月,约四五千里,始抵河源之处。“冬还,图城传位置以闻。”潘昂霄据之,撰成《河源志》[1854],明确地驳正了古史所称河有两源:一出于阗,一出葱岭之妄。现存之《河源图》分见《辍耕录》卷22、《说郛》卷37及王喜《治河图略》,大同而稍异,可供参考。

【地形测量】郭守敬“尝以海面较京师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谓汴梁之水去海甚远,其流峻急;而京师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缓。”[1855]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取海平面为水准标点,以测定大都与汴梁地形相对高度即标高的创造。郭守敬地形水平测量的精确程度,我们可以通惠河上源引水工程的测定为例子。为了加大运河的水量,郭守敬大胆地设计导引距大都城西北六十里的昌平县东南白浮村神山下的白浮泉入京。大都城与白浮村之间,有高程低于大都城的沙河与清河河谷。郭守敬于是设计开渠自神山先向西行,沿西山约50米等高线屈曲而南,汇合沿途诸泉,将水引至大都西北的瓮山泊(今颐和园),全长32公里。这一设计无疑是在完成了包括高程在内的全面地形测量后制定的。根据记载,我国至迟在8世纪中已使用水准器和水准标杆进行水平测量。郭守敬所进行的大面积地形测量与长距离水平测量,以及以海平面标高的测定,无疑都是创造性的。[1856](www.xing528.com)

【地图的绘制】临川人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他幼年入龙虎山为道士,大德三年(1299年),奉玄教大宗师吴全节之召入京,助理教事,屡奉代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之命,因得便周游天下,并接受建议,开始编绘地图。他广泛地利用了官修《元一统志》的成果,以及地方上的文物资料,“又从八里吉思家得帝师所藏梵字图书,而以华文译之”[1857]。“遇轩祐远至,辄抽简载管,累译而问焉。山川险要、道径远近、城邑沿革、人物、土产、风俗,必参伍询诘,会同其实。”[1858]而且,他特别注重实地考察,“讯遗黎,寻故迹,考郡邑之因革,核河山之名实,验诸滏阳、安陆《石刻禹迹图》、樵川《混一六合郡邑图》”[1859]。在画法上,他沿取裴秀、贾耽“计里画方”之法,图长广七尺,刻石于三华院。原图已佚。明罗洪先曾据之而增为《广舆图》,得存其大概。据说朱思本还绘有非洲地图二卷,亦久佚而不存。稍后于朱思本的释清浚,作《广舆疆里图》,亦采画方之法。“其方周尺仅二尺许,东自黑龙江西海祠,南自雷、廉特磨道站至歹滩通西,皆界为方格,大约南北九十余格,东西差少。”据图阴明人严节跋文,谓:“此图乃元至正庚子台僧清浚所画。中界方格,限地百里,大率广袤万余。其间省路府州,别以朱墨,仍书名山大川、水陆界限。”[1860]此外,还有李泽民绘《声教广被图》,可惜有关他的资料,我们尚未掌握。[18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