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宗祠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的价值

大宗祠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的价值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获得美好的生活与舒闲的精神享受,这也正是其经世致用的内在精神。同时,陈氏族人将砖石泥土瓦化作巍峨的祠堂、精美的塑雕、挺拔的廊柱、热烈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可以见出他们经世致用、务实去妄的价值取向以及择善巧用、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与自然清新、自由向上的审美标准。

大宗祠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遵守与弘扬忠孝仁义是获得福禄寿喜财的有效路径。因此,无论是戏剧场面中的二十四孝、郭子仪祝寿、三国故事还是神仙对弈、贤士远行,无不以忠君报国、敬孝长辈、夫妇和睦、兄弟友善、奋发上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为主旨。这正是陈氏族人期待的祯祥顺吉、喜庆欣悦。

在琳琅满目的三雕一塑中,人们可见满目的吉庆寓意,如蝙蝠的“福”、梅花喜鹊的“喜上眉梢”、鹌鹑与落叶的“安居乐业”、游鱼的“吉庆有余”、红枣桂圆的“早生贵子”、蜜蜂猴子的“封侯拜相”、蝙蝠与寿字组合的“五福捧寿”、螃蟹的“二甲传胪”以及五福临门、金玉满堂、福寿双全等,可谓心思费尽。

▼图4-75 吉祥、平和长寿成为主人与工匠共同的主题 冯海棉 摄

◀图4-76 书册、梅花鹿无不渲染着读书成才、福禄无双的传统观念 冯海棉 摄

(www.xing528.com)

◀图4-77 传达教子有方、青出于蓝观念的石刻,成为人们进入陈氏大宗祠前阅读到的文化序言 李健明 摄

吉祥与安定、和美与平安成为陈氏族人内心最向往的生活,更令他们在深深寄托中自珍自重、自惜自励。他们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获得美好的生活与舒闲的精神享受,这也正是其经世致用的内在精神。

同时,从戏剧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伦理道德的各种艺术展现手法中,可以见出儒家文化在顺德水乡深入民心的渗透与塑造。陈氏族人通过祠堂建筑与构建的塑造,令族人如同中原民众一样追溯自己的先祖、颂扬先辈的功绩、推举先贤的道德、叙述先人的故事,勉励后代跟随祖先的足迹、实现他们的理想、超越前辈的功德,实现生活的稳定和美、家庭的安康富足、事业的更胜层楼、道德的天下敬仰、精神的安宁满足,遵循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向一路前行。同时,陈氏族人将砖石泥土瓦化作巍峨的祠堂、精美的塑雕、挺拔的廊柱、热烈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可以见出他们经世致用、务实去妄的价值取向以及择善巧用、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与自然清新、自由向上的审美标准。

所有这些,汇聚成祠堂内外散发出来的那种虽庄严肃穆,但无法按捺的勃发生机与奋力向上的活泼精神。

▶图4-78 “福寿在眼前”是民间直观而深受欢迎的话题 冯海棉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