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春祭: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二春祭: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3讲究的祭品体现出人们对先祖最真诚的敬畏李健明摄(二)祭祀全程吉时降临,鸣炮三声宣布祭祀开始。作为宗子或族长的主祭者与陪祭者分别就位。因此,目睹祭品化为灰烬为监督祭祀效果的关键程序。随后主祭人带领陈氏族人下跪叩拜,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程序完成,形成对先祖不断积累的崇敬与自身青出于蓝的自勉。祭祀先祖后,族中老人多能在祠堂的衬祠共享“祠堂饭”。

二春祭: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一)前奏与铺垫

每年大年初一,平时紧闭的陈氏大宗祠大门开敞,族人陆续进入。

陈氏大宗祠以高大的头门、平整的前庭、肃穆的中堂、庄严的后堂构成纵深式层层渐高的庞大建筑结构,散发着无处不在的肃穆庄严气息。窗花与砖墙、天井与屋檐、小草与桂花形成的明暗交错、刚柔相替、庄严与明媚交融的视觉效果与氛围,令人们碎步前行中不断提升精神的纯粹感与文化的庄严感。巨大的前庭上方明净碧蓝、充满凝固感与纵深感的天空,更将陈氏族人的视野与内心引向充满约束性的无尽空间,再度荡涤内心的浮杂琐屑,令他们以纯粹的陈姓后辈个体生命形态与认知静立前庭,垂首并足。

▼图2-2 庄严的中堂是族人举行祭祀活动的神圣空间 李健明 摄

此时,陈氏历代祖先正襟危坐的画像、恭敬请来的先祖神主、浑实巨大的香案、袅袅绵绵的清香、光凝明亮的烛火、叙说辉煌的对联、功能不一的仪仗、断续有序的钟磬、满斟清酒的方尊、饱满新鲜的水果、精心蒸制的糕馔、包扎利落的角黍、滚圆香脆的煎堆、整齐排放的牙箸、割切方正的烧肉、精挑细选的鸡鹅鱼,早已主次分明,摆放有序。其中袅袅清香与闪烁烛火可将子孙的祝福与祈祷通过黄纸的焚烧送达先祖;清酒、水果与糕馔散发的清香让先祖分享到后辈的真诚;鸡的吉祥、鹅的守诺、鱼的盈余、烧肉的精壮传递着陈氏后辈对先祖精神的承传与坚守;断续的钟磬与肃穆的仪仗构成动静交融的在场身份提醒。

▶图2-3 讲究的祭品体现出人们对先祖最真诚的敬畏 李健明 摄

(二)祭祀全程

吉时降临,鸣炮三声宣布祭祀开始。随后,擂鼓三通,预告进入正式程序,也敬告各种不祥远离现场,规避冲突。祭祀人员各就其位。作为宗子或族长的主祭者与陪祭者分别就位。主祭者前往洗盥处净洗双手,然后肃立祭堂东侧拜位处,主妇则在西侧拜位处,屏气肃立。男丁按族谱字辈中的“维崇桢象际,德盛显忠良,恢绪成先耀,家声世代杨”有序排列在中堂、月台、前庭。

此时,宗子或族长依序躬身焚香、拜敬先祖神灵、敬献牺牲、恭送清酒、拜揖祈祷。司仪则诵读铭怀先祖、叙述功德、后辈奋进的祭文

主祭人在主持人引导下,完成初献礼、亚献礼、三献礼的敬礼过程。

初献礼程序一般是主祭者面对神像下跪,敬香,再双手捧爵敬酒,为初献酒。清酒洒地,为奠酒,再献帛。

不少家族也有献箸、献食、献馔、献牲仪、献羹盐、献刚鬣柔毛等仪式。[1]主持人每念及一样祭品,都用双手轻轻一触。如是者三次,暗喻敬献天地神。

整个祭祀过程,主祭者手执酒壶,向主持人递送的酒爵满斟清酒。同时,双手谨握筷子一双,轻点主持人所端饭菜。主持人则将酒倒入案上爵中,饭菜敬置神案。

随后是族中长老敬献先祖,为“耆老献礼”仪式。

随后,主持人焚烧祭文、祝词、纸钱。族人需目睹着焚烧过程,待先祖接收全部祭文内容后,按长幼依次退出。(www.xing528.com)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相信祭品可通过大火的焚烧经火神传达给先祖。因此,目睹祭品化为灰烬为监督祭祀效果的关键程序。

礼成后,锣鼓响起,恭送先祖,庄重的集体祭祀活动结束。

整个祭祀过程,主祭人每完成一个程序,都要向列祖列宗的神位叩拜。随后主祭人带领陈氏族人下跪叩拜,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程序完成,形成对先祖不断积累的崇敬与自身青出于蓝的自勉。

主祭人其实一身数用。他是陈氏家族这一最重要活动的主持人;他是陈氏家族传统精神的当代传承人;他是陈氏族人向先祖传达后辈感恩、自砺、奋进,让先祖安心的代言人。

因此,他是传统精神与当代文化的结合体。平时的行为与现场的举动,都在族人全方位的审视与评判之中。因而,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都令他更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实现着传统道德规范与当代文化需求的融合与升华。

(三)独对先祖

集体祭祀结束后,族人逐一按辈分经左侧拱廊进入列祖列宗神位整齐排列的寝堂。

此为先祖灵魂栖息地,后庭的肃静与祭堂的庄严形成由上而下,巨大且无所不在的神圣力量,挤压着每位叩拜者的内心。

略显逼仄的空间,提醒着陈氏后人提升时间效率,将时间匀给看不到尽头的身后队伍,但这是陈氏族人一年为数不多的能与历代先祖单独沟通的神圣时刻。因此,他们以素净清正、德纯行端的陈氏后人身份默默向列祖列宗上香叩拜,喃喃低语,既自报身份,简述一年经历,又自我反思一年得失,感恩福佑,更祈求先祖日后绵绵照应,也祝祷先祖安享福祚。

这是静默的空间,却是动人的场景。陈氏先人与后辈在这里相遇与相融,完成着从精神到文化的熏陶与洗礼,更实现着身份的再度确认与重申。

前人的时间观,就是现世的短暂与精神的永恒。寻常生活的真谛与点滴快乐是如此值得珍视,正如永恒的荣耀般值得不断追求。于是,他们在瞬间的建筑空间占据中以期获得永久的文化提示与精神享受。

祭祀先祖后,族中老人多能在祠堂的衬祠共享“祠堂饭”。虽然胙肉仅为盐水清煮,不带五味,以此表达后辈对先祖素净淡清的崇敬之情,但这是经过祠堂合族祭祀先祖全程的胙肉,实已获得先祖神力,为族人的最高待遇。族人享受古代“饮福受胙”的崇高礼遇,淋漓尽致地表达着族人对先祖的由衷尊重与一直推崇。

◀图2-4 在家族祠堂合影,成为昔日陈氏族人最珍贵的记忆 陈洁莹 供图

◀图2-5 独对先祖,人们内心都会升腾起万千感触 李健明 摄

在陈氏家族中,参加祭祀的后人都要经家庭的推举与家族的甄别。这是对族人行为的肯定,也是一个家庭的荣耀,更是所有人向往与努力的方向。因此,拥有此资格者不能缺席。拒绝参加或迟到更视作对先祖的极大不敬与对全族的蔑视,更会褫夺家族利益。因此,他们无不衣冠整洁,准时到达,而且,只有参与祭祀的族人,才有资格享受家族颁派的胙肉,这代表着族中至高无上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