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的外化:闳博幽清沙滘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仁的外化:闳博幽清沙滘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从严格规范的建筑布局中,族人却能从无数细节中感受到先辈温煦的关怀与无私的支持,此为无处不在“仁”的外化。人们更在建筑形式、数量、高低、宽窄的布局中心领神会地感悟到言语难描的心照不宣,达到意味深长的“和”,形成“礼乐相济”的深度平衡,此为建筑中“仁”的外化。

仁的外化:闳博幽清沙滘陈氏大宗祠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一)名与实

陈氏大宗祠清晰严格的主次布局,让族人在建筑实体与整体观感的收放虚实、大小长短、纵横错落遵循着主次尊卑、长幼嫡庶的身份反复确认,每个族人都在不同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并确认自己在家族中的价值与地位。

因此,他们在获得“名”的同时也得到“实”。

出生的先后与辈分的限定令他们无法超越前辈获得更多的家族资源,按部就班的资源分配令心雄万夫、才华出众者无法忍耐漫长的等待。他们只有通过科举、德行、实业三方面的出类拔萃去实现价值的提升,以此迅速超越前辈成为族中俊彦。因此,族谱中对这三类英才不吝笔墨,高度张扬,更于祭祀当天在祠堂分享胙肉盛宴或平时的乡饮中,让他们作为族中贵宾端坐正席,形成强有力的示范影响。

▲图3-40 禹门本为龙门。《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为怀念大禹功德,改称“禹门”。陈氏大宗祠上以此灰雕鼓励后辈跃出龙门、一飞冲天 冯海棉 摄

其实,祠堂各种装饰都充满对后辈子孙科业、品德、创业的激励与推崇,从麒麟吐书、五子登科、金榜题名、金玉满堂到福在眼前、满堂富贵雕塑壁画中,族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自我超越的鼓励,无不激励着族中后辈青出于蓝,层楼更上,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因此,从严格规范的建筑布局中,族人却能从无数细节中感受到先辈温煦的关怀与无私的支持,此为无处不在“仁”的外化。

顺德许多祠堂门堂正面庄严富丽,但其背面正梁下方却是一幅水墨云龙壁画,大小神龙九条,龙头相对,口吐水柱,大龙稍稍低头,小龙齐齐仰头,彼此呼应。既有神龙喷水、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也有父子相依、首尾相应的温婉深情,折射出乡间民众对神龙天子的守护与忠诚,又暗暗隐喻族人出身的富贵不凡,令族人深深感悟到先辈对自己的深切爱护与出人头地的殷切期望。

(二)建筑营造的中和气氛

▲图3-41 横铺的长石条不断消减人们面对先祖的紧张感,达到微妙的缓解作用,体现着建筑的仁和思想 李健明 摄(www.xing528.com)

如果说陈氏大宗祠三座主体建筑为阳,那么分布各处的木刻、石刻、砖刻、灰塑则为阴。它们以充满善意的形象出现在不同场合,柔化着刚峻深沉的祭祀空间,令族人在完成庄重祭祀活动的同时,也能从口衔灵芝梅花鹿、夏风吹过荷花池的瞬间、雕梁上横吹长笛的仙人、锣鼓喧天的拜寿场面等建筑艺术中获得片刻的放松,形成刚柔并融、礼仁共生、阴阳调和、张弛有度的深沉而微妙的现实效果,此为言语难言却事半功倍的“仁”,最终达致众望所归的“和”。

此外,前庭开阔宽广的平面与低矮内敛的衬祠在形成肃穆气氛的同时,实则悄无声息地构建着沉稳宽博的建筑语言,令整个建筑形成纵向的峻穆庄严与横向的平和宁静,使得祠堂在庄严高峻中形成等级、权威与秩序的基础上,散发着隐隐的舒缓淡净气息,构成建筑间微妙遥深的平等,令族人在祭祀过程中逐渐感悟到无处不在的温和慈霭,领悟到建筑空间中营造出来的“厉而温”的“仁”。人们更在建筑形式、数量、高低、宽窄的布局中心领神会地感悟到言语难描的心照不宣,达到意味深长的“和”,形成“礼乐相济”的深度平衡,此为建筑中“仁”的外化。

▼图3-42 不时可见的碧空是打破紧张等级空间的人性布局 李健明 摄

【注释】

[1]冯江:《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2]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秦汉以后,多为尊称。

[3]古代设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个职位。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授武,太子太保负责太子安全,称“少三师”。

[4]汪涛:《颜色与祭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44页。

[5]唐孝祥:《建筑美学十五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132页。

[6]唐孝祥:《建筑美学十五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1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