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丈雪通醉:昭觉寺恢复的第一代祖师

丈雪通醉:昭觉寺恢复的第一代祖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丈雪遂为破山印可弟子时,时年二十五岁。终于逐步恢复了昭觉寺,丈雪通醉因此被尊为中兴昭觉寺的第一代祖师。丈雪通醉乃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天童下第二代,破山第一大弟子,博览群书,精于禅理,机锋迅捷,棒喝猛烈,但待人极为和易。款为“八十四叟丈雪醉头陀手书”,下钤“丈雪氏”白文印,“通醉之印”朱文印,引章“双桂荣野”朱文印。[5]杨曾文:《明末清初丈雪通醉禅师及其禅法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丈雪通醉:昭觉寺恢复的第一代祖师

丈雪通醉[1]自幼读《三字经》、四书五经、歌赋诗词,又临习书法。他十三岁时读《禅关策进》,十六岁时读《法华经》,翌年受沙弥戒[2];尔后,读《庄子》;二十二岁,首次游峨眉山,其时非常倾慕浙江天童山密云圆悟大师,二十三岁往西山白云洞,在鉴随和尚门下受具足戒,翌年返回古字山。一日,法兄灵筏印昌从江南来,告知破山海明禅师荷密云圆悟衣钵入蜀,丈雪遂离江安,往川东梁平太平寺参谒破山。破山是明代西南佛教史上的一位著名禅师,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佛,弘扬佛法,利济群生。他一生大开方便法门,创建名蓝巨刹,开建法幢十余所,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八十余人,法系遍布西南诸省,为西南临济禅宗祖师。

丈雪遂为破山印可弟子时,时年二十五岁。其旋辞破山,单瓢只杖,顺江出夔门,往江南参密云圆悟、雪峤圆信大师等禅坛名宿后,眼高天下。吴越名僧虽多,丈雪此时唯笃信破山,遂买舟还蜀。东游八年后再见破山[3],破山问:“你从南方走一回,带了什么宝物来?”丈雪竖一拳。破山云:“别我七八年,一点气息也没有。”丈雪曰:“若有气息,则不归了。”破山呵呵大笑。

1644年“甲申之变”,明思宗自缢张献忠据蜀,蜀地烽烟四起。丈雪辞破山回乡,破山授以源流书(法卷)及拂子。

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再次攻占四川,建国号“大西”,以成都为“西京”。四川各地烽烟四起,战火不息,丈雪草衣木食,备尝辛苦。顺治三年(1646),丈雪跋山涉水,离蜀赴黔,住持桐梓县雪居寺,亲操杵臼,躬耕为业。黔居八年,丈雪于顺治十一年(1654)春返蜀至梁平双桂堂,破山作书扇面相赠,并命丈雪往天童扫密云塔。丈雪遂出川游历。

回到成都不久,丈雪应请住持保宁府(今四川阆中)草堂寺,此后又应请住持顺庆府(今四川南充)毗卢山鹤乘寺。当时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迅速,清康熙元年(1662),信奉其教的官员有“图废释教”之议,丈雪上书当局反对,说佛教传入中国后“阴翊王化,福国佑民”,贡献良多,应予保护。[4]

丈雪复返成都后,住太平寺,当地官绅、居士至寺中问道不绝。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五十三岁。一日,他领僧众至昭觉寺旧址,礼“圆悟祖师之墓”,眼见得经过明末“甲申之变”,全寺早已是一片焦土,丈雪发愿重辉祖庭,遂与兴建重庆华岩寺的圣可法师,开建新都宝光寺的笑宗等同为破山海明禅师得法弟子的众僧在这里开始了昭觉寺的中兴事业。

在当地官绅支持下,丈雪以佛教“农禅并重”精神,赤手结茅,从事农耕,引水筑渠,改造农田,翌年就建成了大雄宝殿,使荒凉已久的成都响起了久绝的梵音。翌年,得知破山圆寂,其赶至重庆双桂堂为破山老人料理丧事,归来时将老人的衣钵及爪发带到昭觉寺,在影堂之侧建塔安置供养。[5]

丈雪历尽艰辛,经多年不懈的努力,康熙九年(1670)建成天王殿、说法堂和禅堂;康熙十一年(1672),基本奠定了初始规模。终于逐步恢复了昭觉寺,丈雪通醉因此被尊为中兴昭觉寺的第一代祖师。康熙十三年(1674),丈雪六十四岁时,命佛冤继席。康熙三十五年(1696),丈雪将衣物日用品分散给僧众后,索笔疾书“湟帝新岁,碓觜生花。虚空袭破,万壑生芽。老僧掷笔,谁者是他”。洗澡毕,大喝一声,奄息而寂[6],年八十六岁。其火化于万松岭,得舍利子无数,僧众建塔于昭觉寺之西隅百步许。

丈雪通醉乃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天童下第二代,破山第一大弟子,博览群书,精于禅理,机锋迅捷,棒喝猛烈,但待人极为和易。其一生著述宏富,俱载于《嘉兴藏续藏》中(《纪年录》《行实》亦载入)。其弟子甚众,继其法脉,阐教于川、滇、黔、陕、鄂等省。有关丈雪之史料,又见于《五灯全书》《黔南会灯录》《锦江禅灯》《昭觉寺志》及有关县志。

他的《语录》《锦江传灯录》等著作留诸后世,都具有极高的佛学价值。

丈雪又善书法,尤善行草,亦能作擘窠大字。所作行草,结体独特,凝重中见飞动,飘逸中有平实,得其手迹者,莫不珍宝之。(www.xing528.com)

重庆市博物馆藏有丈雪行草书五言诗轴:

“自来溪里住,家什逐年增。日煮三棵菜,时供一个僧。坐禅非所习,看活亦无能。只应随缘进,如何继祖灯。”款为“八十四叟丈雪醉头陀手书”,下钤“丈雪氏”白文印,“通醉之印”朱文印,引章“双桂荣野”朱文印。此书虽为八十四岁老人手书,然笔力苍劲,无烟火气,睹之如古佛重现。

【注释】

[1]丈雪通醉禅师,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四川内江人,俗姓李,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月十五日,五岁时即被父母送往江安古字山诸古寺清然和尚(丈雪胞叔)处“落”(指丈雪履行了入佛门的手续,因年纪小,尚未正式出家),取法名“通醉”。引自《昭觉丈雪禅师纪年录》。

[2]七岁至二十岁的出家男子被称作沙弥,中国称之为小和尚。戒,指佛家戒律。

[3]时破山在开县昙寺说法。

[4]扬曾文:《明末清初丈雪通醉禅师及其禅法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2期。

[5]杨曾文:《明末清初丈雪通醉禅师及其禅法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2期。

[6]杨曾文:《明末清初丈雪通醉禅师及其禅法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