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华文化遗存,吾蜀第一名蓝:昭觉寺

成华文化遗存,吾蜀第一名蓝:昭觉寺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梦禅师昔以说法为帝所重,因命大新寺宇,赐名曰“昭觉寺”。五代前蜀王建将昭觉寺改名为宣华苑,尊休梦禅师为叔父,代礼有加,由是昭觉寺香火日盛。丛林制度的实行,为昭觉寺逐渐确立为临济祖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第一禅林王菱摄昭觉寺规模宏大,鼎盛时期,常年住僧五百余单。自唐以来,昭觉寺高僧辈出,代不乏人。

成华文化遗存,吾蜀第一名蓝:昭觉寺

昭觉寺,原为唐代眉州司马董常舍宅。唐代贞观年间(627—649)改为佛寺,初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1]

约在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四十多岁的高僧休梦禅师奉旨寓蜀,住持昭觉寺,开甘露门堂,举扬家风。休梦禅师是曹洞宗祖师、青原下五世洞山良价(807—869)法嗣。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应剑南节度使崔安靖奏请,僖宗李儇在长安召休梦禅师说无上乘,敕赐“了觉禅师”称号及紫衣一袭。

广明元年(880),黄巢军破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休梦禅师昔以说法为帝所重,因命大新寺宇,赐名曰“昭觉寺”。寺中有唐末著名画家孙位所绘“行道天王”壁画、浮邱先生所绘松柏图、张南本所绘“水月观音”图及张询在大悲堂后所绘早、午、晚三景山水,向为人所称道,至今犹存。

休梦禅师是昭觉寺历史上颇有影响的祖师之一,他俗姓韩,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生于唐大和元年(827),祝发于故乡附近的终南山捧日寺,后受具足戒[2]神佑律师座下。早年出家后,历参石霜庆诸、百大怀海等高僧,曾参学于湖南宁乡县沩山,后至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的洞山参谒良价禅师。良价深为器重,许为入室弟子。[3]其成为四川地区“曹洞宗”第一人。曹洞宗是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到晚唐时期所建立的一个宗派,休梦禅师是该宗的第一代传人,他领住并建树了禅门宗风,昭觉寺自此是曹洞宗人主持的寺院丛林。唐僖宗幸蜀时,休梦禅师被诏问对,很受僖宗尊重,昭觉寺因此进行了增修。僖宗在成都共住了四年多,光启元年(885)三月离开成都后,仍然对休梦禅师“眷念弥深”,屡屡赏赐以“紫磨衲衣三事”等法器和器物。

昭觉寺大门 王菱摄

次年,因参与镇压黄巢有功,王建在护送僖宗返回长安后受命节制两川。他对休梦禅师崇敬备至,不仅向休梦禅师申叔父礼,而且上奏僖宗赐休梦以“了觉”禅师号。唐天祐四年(907),王建建立了前蜀政权,休梦禅师灭度,享年八十一岁,僧腊五十一,由门人洪福等建塔于寺内,王建的蜀政权则专门谥曰“真隐之塔”。依照宗派传承,休梦禅师被尊奉为昭觉寺的开山祖师。

五代前蜀王建将昭觉寺改名为宣华苑,尊休梦禅师为叔父,代礼有加,由是昭觉寺香火日盛。

休梦禅师徒孙中最著名者,首推昭觉延美(965—1062)。此人是休梦禅师下五世,俗姓杜,阳安郡平泉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他住持昭觉寺。当时昭觉寺饱经五代十国战乱,杂草丛生,萧条荒凉。延美禅师乃版筑旧址百间,葺墙五百余堵,周遭广植园圃,一时朝饭千众。昭觉延美担任住持的三十余年间,食不兼味,衣不重采,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实为中兴昭觉寺之第一人。宋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禅师圆寂于昭觉寺,世寿九十八岁,戒腊五十六龄。荼毗时,舍利如雨。

中国佛教发展到宋代,禅宗的沩仰、法眼、云门、临济、曹洞五宗,实际只有临济一宗进入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余各宗或归灭绝,或减衰微。延美禅师是禅宗曹洞法系的传人,该宗虽然在唐代末年曾经崛起,但是在此时期逐渐衰微,后继乏人。继延美禅师后领住昭觉的诸位禅师,逐渐地转为临济宗的传人。

宋神宗元丰末年,禅宗临济宗禅师纯白任昭觉寺住持,开堂说法,从者甚多,昭觉寺被称为“西川第一丛林”,敕差为“十方丛林”。丛林制度的实行,为昭觉寺逐渐确立为临济祖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及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复名昭觉寺。临济宗的高僧圆悟克勤两度住持,昭觉寺名驰海内,四方参学之徒,不远千里,奔集其门,斋僧常千人。一时昭觉法席之盛,冠于西南。寺宇恢宏气派可与蜀中首刹大慈寺相媲美,风景清幽尤为川西诸寺之冠。

翰林学士、蜀郡公范镇有《游昭觉寺》五律诗形容当时的盛况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加寒。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蜀献王迎接智润禅师任昭觉寺住持,并扩建寺庙。献王修缮后的昭觉寺周围墙垣缭绕七百余丈,宏丽俱备。(www.xing528.com)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昭觉寺毁于兵火。

康熙二年(1663),破山海明法嗣丈雪通醉在昭觉寺结茅禅居,筹款重建,并开荒种田,植树造林,筑堤引水,修石递堰长十五华里,逐渐形成川西“第一丛林”七重主殿的大寺。

康熙十二年(1673),佛冤法师曾受朝廷委派深入阿坝、松潘藏族地区达六年之久,曾驻锡松潘大悲寺。康熙四十一年(1702),佛冤法师年迈,特派昭觉寺僧人专程去松潘迎请藏族格西竹峰入主昭觉寺,成为清代修复后的第三任方丈。竹峰在寺内设密坛,供藏族喇嘛、蒙古族呼图克图等修持密法,长期以来,藏僧来川都住寺内。

第一禅林 王菱摄

昭觉寺规模宏大,鼎盛时期,常年住僧五百余单。《成都府志》载“……昭觉净居,俱不减两都规模,足供游眺。惟觉尤甲诸寺观云”。南宋诗人陆游曾写《访昭觉寺》《饭昭觉寺抵暮乃归》《人日饭昭觉寺》等诗。

昭觉寺藏经楼 王菱摄

历代文人骚客,与昭觉频结墨缘。唐代贯休精诗画,清丈雪诗亦被人传诵。当代书画圣手张大千[4]抗日战争时期,避寇入蜀,在昭觉寺绿荫深处的御书楼上居住达五年之久。其间课徒作画,绘出不少丹青珍品。1945年,他在一块长110厘米、宽60厘米、厚8厘米的汉白玉石料的两面,用刚劲流畅的铁线游丝描笔法绘成释迦如来像和南无阿弥陀佛像各一幅。刻石后,置于说法堂后面的玉佛殿内。佛像以敦煌莫高窟及五代人所绘壁画为蓝本,端庄慈祥,栩栩如生。其画像现立于普同塔院内,为古刹之宝。当年张大千居士作画、用餐的直径2米的土漆楠木大圆桌,今仍保存于寺内。

昭觉寺作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素享“第一禅林”盛誉,不仅是国内禅宗重镇,且早有密宗坛场的设置以接待藏地喇嘛来内地弘法修持。

自唐以来,昭觉寺高僧辈出,代不乏人。据《续高僧传》《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佛教重要史籍记载:唐代休梦禅师,被禅宗曹洞宗开创者洞山良价传为法嗣;宋代圆悟克勤禅师,集禅宗杨岐派之大成;元代的仲庆禅师、悦堂禅师,明代的智润禅师、离指禅师等,都对佛学禅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1947年,张大千在成都昭觉寺作画和课徙。 罗伦建供图

昭觉寺高僧被历代王朝敕赐的有: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敕赐“休梦”禅师的五代法孙为延美禅师;南宋绍兴初年,宋高宗诏改昭觉寺为丛林,敕请圆悟克勤禅师为开堂,并于绍兴五年(1135)圆悟圆寂时,敕谥“真觉”禅师号;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蜀献王迎请智润禅师主昭觉法席,赐号“光照”禅师;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御赐《药师经》《金刚经》《大云轮清雨经》及御书描金《心经》,御题“法界精严”匾额,御制“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香气飘金界,清阴带碧空。霜皮僧腊老,天籁梵音通。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的律诗一首;雍正十三年(1735),清世宗加谥圆悟真觉禅师为明宗真觉禅师,钦命果毅亲王临寺为之修塔并重建“修真祠”,果亲王书“真实不虚”“从这里入”匾额各一方,并题碑谒二通;乾隆五年(1740),御赐北藏经帙全藏,紫衣龙袍一袭,钦颁《弘范戒仪》全部。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初七日,应丁宝祯奏请,御赐“龙香神通”匾额到寺。

【注释】

[1]昭觉的本义源出范晔的《后汉书·郊祀志四》:“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昭觉,就是广泛地唤醒众生

[2]又称大戒,二十岁以上的出家人受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

[3]见宋代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

[4]张大千(1899—1983),弱冠披剃于上海松江县禅定寺小北庵,法号“大千”。后还俗,遂以“大千居士”自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