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场,曾是成都东郊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曾伫立着那座有名的“英雄纪念碑”。
关于万年场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民间的传说,黄明全先生主编的《四川地名故事》中记载了这个传说。
明末清初,成都东郊有一座无名小庙供奉了一尊观音菩萨。这尊观音菩萨非常灵验,远近村民生疮害病、求子求孙的,都会到这里来磕头作揖。龙泉驿住着一个屠夫,生性暴烈,甚至对老母亲也会大声呵斥,二十多岁都没娶上媳妇。他偶然听说了灵验的观音庙,决定去朝拜一下,以求早日成家。
于是,有一天天不亮,他就动身来到小庙,里里外外找遍了,就是没有见到观音菩萨。住持和尚告诉他,观音菩萨见他心诚,早到他家去了,反穿衣服、倒趿鞋子的那位就是观音菩萨。“你赶快回去,一定能见到!”屠夫一听,兴冲冲地往家赶路。
由于中午喝了酒,走路慢,屠夫到家已是夜深人静。屠夫急忙叫门:“娘啊,赶快开门,我回来拜见观音菩萨。”还在睡梦中的老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慌忙中将衣服穿反,倒趿着一双鞋,起来开门。儿子进门看见一个反穿衣、倒趿鞋的老妇人,倒头就拜:“拜见观音菩萨!拜见观音菩萨!”从此,屠夫痛改前非,变成了孝子。不到几年成了当地首富,娶了媳妇,生了个大胖儿子。
后来,东郊的无名小庙失火烧毁。屠夫立即出资重建了庙,并以火神菩萨之名,取名五显庙。修庙剩下的钱,屠夫又请人修了一条路。但是路名取什么好呢?屠夫没读过书,晚上回去问夫人。夫人是个乡下姑娘,取不出什么文雅名字,但她想,自从嫁给屠夫后,夫贤子孝,日子过得很美满,就随口说了句“但愿夫妻恩爱万年长”。屠夫一听,觉得十分吉利,就把“长”改成“场”,于是这条路就被命名为“万年场”路。这一区域被当地人叫作五显庙。
在民国初年的新风之中,这里被更名为万年场,以求万年平安。
1958年,420厂正式动工时,万年场一带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周围全是农田菜地。此后三十年间,随着成都工业的高速发展,万年场越来越繁荣。在十字路口两侧有成都配件厂和420厂;与它们相邻的还有无缝钢管厂、四川棉纺织一厂等,都是大型企业。
1956年,国家正式确定成都的工业发展方向,是以电子、仪表、机械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仅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就达十多个,其中以纺织、仪器仪表、电子和机床最为突出,如1958年开始陆续建设起来的红光电子管厂、国光电子管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成都电机厂、成都量具刃具厂、四川棉纺织印染厂等。根据规划,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于当时的城东、城北及城东南近郊。于是,成都从原来郊区的火车站,经八里庄、跳蹬河到牛市口,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到处是工厂毗连,烟囱林立。而在建设路、厂北路一带,则集中了绝大部分全市大中型的电子工业企业,因此,当时的城东北一带有“电子城”之称。城南也有一些电子工业企业分布,比如我国最早建设的制造电子技术专用设备的南光机械厂就在城东南。
其中,万年场因为聚集了420厂、无缝钢管厂、四川棉纺织一厂等大型国有企业,而成为成都的工业区。老成都人形容那时的万年场一带有“三多”——气多,人多,烟囱多。气,是指从热电厂接出来输送到各个工厂去的蒸汽。那些蒸汽管有的就从街沿边通过,虽然管子外都包了厚厚的保暖层,但阀门或接口处总能看得到“哧哧哧”直往外冒的白气,尤其是从窨井里面冒出的热气。人多,是说片区内生活的职工多、家属多。420厂、无缝钢管厂都是上万人的大厂。420厂在鼎盛时期曾拥有三万工人、十万家属。烟囱也曾是万年场一景,那个年代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烟囱成为工厂兴旺、工业繁荣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厂生活是成都从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向现代工业化城市迈进的标志。(www.xing528.com)
在老成都人心中,万年场除了日益繁华的工业外,还有那座著名的被市民称作“无名英雄纪念碑”(2007年搬迁至人民公园东大门)的雕塑。这是一代成都人的记忆。这座纪念碑于1944年7月7日由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造像委员会”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据刘开渠夫人程丽娜回忆,当年刘开渠是受成都市市长余中英(即书法家兴公)之邀来成都塑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成都东门城门洞也是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
刘开渠先生以一位国民革命军人形象为蓝本,塑造了铜像造型,它代表了当年出川抗战的千千万万名战士,这座铜像,是一座象征着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血肉长城!
这座“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1966年“文革”时,这座成都的标志性雕塑被以“国民党兵痞”的罪名砸碎……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万年场。
2000年12月1日,已是八十三岁高龄的日本老兵盐谷保芳赴川谢罪。他是抗战结束五十五年来首位赴川谢罪的日本老兵。刚到成都,他就来到“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恭恭敬敬地献上由黄白菊花扎成的花圈,深垂脑袋忏悔。[1]盐谷保芳坦言,四年的侵华生涯中,死在自己枪下的中国军人不下十人。
川军后人王大炜曾回忆,1946年他第一次看到“无名英雄”塑像的情形。“1937年抗战开始后,我随母亲回到祖籍开县,直到1946年再回成都,到达东门城门洞时,第一眼看到那尊塑像,终生难忘。”王大炜说,铜像是国民革命军装束,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做冲锋状,形态威武。[2]这个塑像的原型是曾在滕县保卫战中当过传令班长的川军战士张朗轩。
2007年8月15日前夕,这尊塑像被搬迁到了人民公园东大门。
【注释】
[1]高华:《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文史精华》2009年第8期。
[2]陈瑶、冯书剑:《成都城市雕塑作品欣赏》,《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第1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