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不可能离开人的认知而独立存在,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发现美、创造美、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致知”之旅。他认为,艺术的发生来源于人拥有同情心,拥有一颗感怀的心,与斜阳、冷月、星光同频,与蝴蝶、黄莺、玫瑰共振,与自然、人世共情;而阅历、心境、需求不同,这共的“情”也各有区别。这种阐释立足于最根本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捕捉到中国传统人生观内在的生命意识。

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艺术既可以是个宏观概念,也可以是微观现象。艺术需要审美的对象,也需要理性的思索,因此,它需要有这朵“花”,也需要“赏花人”。艺术不可能离开人的认知而独立存在,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发现美、创造美、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致知”之旅。

经常有人问:“什么是艺术?我不懂艺术,但是我又喜欢艺术,该怎么办?”关于艺术本体论和认知论之间的矛盾,多数人都是不自信的。因为艺术从来不以本真面目示人,就像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披着一层薄纱,面貌朦胧,让你去猜她的心思。与此同时,艺术又是如此可爱,聪慧伶俐,风情万种,气质不凡,让我们愿意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在世间多了些美好与希望,所以我们又忍不住想靠近她、拥抱她。

可是如何靠近这位“神秘不凡的少女”,了解她,欣赏她?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前赴后继,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于这精神世界的殿堂开疆拓土,创造出了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建筑书法摄影电影等不同种类的艺术。进入现代社会后,理论家梳理归纳,试图用词语去描述她、定义她、认识她。

在探索的过程中,大家达到了普遍的共识:艺术既可以是个宏观概念,也可以是微观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因而,艺术需要审美的对象,也需要理性的思索。也就是说,艺术需要有这朵“花”,也需要“赏花人”。

“花”易得,“赏花人”难寻。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正如王阳明所言:“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任何事物的意义源于我们的内心,不致“良知”,那么事物于我们便没有意义可言。

就好像一朵美丽的花,倘若你从未见过它,那在你心中,它便根本不存在。你不知道这朵花的容貌,也不知道它有多美丽。而只有你真真切切地见到它,它的美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你心中才会产生对于这朵花的意义的理解。

王阳明说致良知,良知在于我们的本心。与龙场悟道一样,你未见龙场之时,世界于你只是狭小的周围一圈;当你来到辽阔的天地之中,心也会变得与大自然一样广阔,也更能看清事物的真理。

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

王阳明的认知理论,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以启发:艺术需要用心去寻找,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发现美、创造美、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致知”之旅。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总结何为美、何为艺术时也说:“首先,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不过这种姿态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美人表现出来,这就使美的本质问题复杂化。其次,审美也确要有一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他认为,艺术的发生来源于人拥有同情心,拥有一颗感怀的心,与斜阳、冷月、星光同频,与蝴蝶黄莺玫瑰共振,与自然、人世共情;而阅历、心境、需求不同,这共的“情”也各有区别。

宗白华的美学理念讲究“意境”,他认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也就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指情与理,即主观的感受、情感对生活的理解;“境”指形与神。这种阐释立足于最根本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捕捉到中国传统人生观内在的生命意识。这种审美追求在下面这首小诗《春与光》中都有体现。

你想要了解春吗?

你的心情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www.xing528.com)

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

你想要了解光么?

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

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

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

朱光潜在《我们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一文中讲道:“比如园中那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在木商的眼里,松树可以架屋、赚钱、制器;在科学家的眼里,研究物种、分析构造及辨别气味才是应有的态度;而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欣赏它苍翠的颜色与盘曲如龙的盎然之态,才是乐事。”

在书中,朱光潜是这样阐述的,个人所见的古松形象都是个人性格、情趣、经历的返照,所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因此,他也得出结论:“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而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浑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毫无意义。

美和真作为人精神世界的需求,一直激励着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朱光潜说,人的实用活动都是受环境需要所限,是迫不得已,是有所为而为之;而人的美感活动则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自愿去活动的,是无所为而为之。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才是自己心灵的主人。

这是针对人来说的,而对于物来说,在实用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要通过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的世界中,它却能孤立存在,让本身出现价值。

每个人所见的古松形象,都是个人性格、情趣、经历的返照

还是就松树来说,朱光潜认为,在实用的环境里,松树需要借用各种工具才能变成可以使用的器具;而在科学的环境里,它也需要通过分析,由此及他,从而认知更多同类和异类。但是在美的环境中,它独自就能站成一幅画、一处风景,供人们把赏玩味。一根金丝楠木,在木商的手里会变成一把圈椅,供人靠坐;在植物学家那里会变成一块木料标本,供学家从纹理色泽分析金丝的形成;而在艺术家这里,它天然生成的金丝纹理则成为无须雕琢的艺术品

从这两层意义上来讲,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经验。人类历史沧桑变幻,战争成败、英雄美人、帝王将相都会过去,而艺术作品是不朽的。千年前的诗歌蒹葭》《出师表》《短歌行》,至今还能在我们心里燃起火焰,或惆怅,或悲怆,或慨叹;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掷铁饼人》,用摄人心魄的线条将人体之美置于眼前,自然之美拥有跨越时空的恒久力量;数百年前,在令人心动的音符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思索着人类的命运,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描述着四季的轮转。

这些艺术美,让我们在幽深的夜色里可以仰望熠熠星光。借由它们,我们得以跨越时空和先人相遇,道一声:“你好,终于与您相见。”时光漫步至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瞬息万变,我们是否也能够创造这样的星光,去照耀那未知的、漆黑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