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陵:西汉水上游的秦人祖陵地

嘉陵:西汉水上游的秦人祖陵地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灭代,代王嘉被秦所虏,其下落史籍未作交代。公子嘉一族到西县去,无疑肩负着卫护、看守嬴姓先祖故都和陵墓的任务,并主持定期的祭祀,因为该地宗庙里祭祀的是秦、赵共同的远祖。也有学者以为“嘉陵”是秦人对其西垂祖陵的美称[8]。不论哪种说法,“嘉陵”的处位不出今礼县西汉水上游区域。

嘉陵:西汉水上游的秦人祖陵地

先看传世文献记载。

史记·始皇本纪》:“十九年……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史记·赵世家》:“太史公曰……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秦灭代,代王嘉被秦所虏,其下落史籍未作交代。但唐人所撰《元和姓纂》记载:“嘉子公辅主西戎,居陇西天水西县。”宋人所纂《通志·氏族略》云:“秦并代,使嘉子公辅主西戎,世居天水。”同为宋人所编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代王)降于秦,秦使嘉子公辅主西戎。西戎怀之,号曰赵王,世居陇西天水西县。”由此可知,代王嘉降秦后,秦命嘉子公辅主政西戎事务,从此,公辅“世居陇西天水西县”。

这里有必要对“天水”一名略加讨论。

所谓“天水”,是早期秦人对发源于祖邑之地的汉水的美称,后转化成为了地名。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今西汉水上游的礼县永兴镇蒙张村、文家村,祁山乡祁山村和盐官镇附近,陆续发现了四个有“天水”字样铭文的秦青铜鼎,可惜两个已经外流,尚有一个收藏在礼县博物馆,另一个收藏在礼县民间。收藏在礼县博物馆的秦鼎器高22.5厘米,口径22厘米,重4.5公斤,盖、腹各刻“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字样,出土于蒙张村;收藏在民间的秦鼎器高17.5厘米,口径14厘米,盖表铸“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斤”字样,出土于文家村;流失的一个秦鼎上刻有“天水人家”字样。另外,1990年在西汉水上游支流峁水河谷的礼县红河镇草坝村出土一通宋代《南山妙胜廨院碑》,该碑碑文云:“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额昭玄院、天水湖。”并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赐敕改“昭玄院”为“妙胜院”,改“天水湖”为“天水池”。又云:“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茆谷城,有常住土田。”碑文“茆谷”为“峁谷”异文。妙胜廨院故址即在“峁谷”草坝村,也就是说,“昭玄院”或“妙胜院”、“天水湖”或“天水池”,即在峁谷。峁谷距“天水家马鼎”或“天水人家鼎”的出土地直线距离不足二十公里,均在西汉水上游地区,说明在秦汉直至唐宋的漫长历史时期内,西汉水上游地区一直称“天水”,至今此地域地名尚有叫“小天水”者[1]

再回到正题。上文引述文字中,所谓“西戎”,即嬴秦早期活动地域“西垂”诸族;所谓“西县”,即汉西县,《书·尧典》作“西”,《史记》作“西垂”,在包括祁山在内的今甘肃礼县东境,为嬴秦早期都邑所在地[2];所谓“天水”,如上所述,即古天水地域,亦即今西汉水上游地区。如此,则:

西县=西垂=天水=西戎之地=西汉水上游地区(www.xing528.com)

公辅在古天水亦即西县主政西戎有方,受到西戎人的拥戴,被尊称为“赵王”。公辅为赵人后裔,而秦赵同祖[3],可以看出,公辅之主西戎,是秦王室的刻意安排,应负有特殊使命。那么,公辅的特殊使命是什么呢?著名早期秦史研究专家、《甘肃通史·先秦卷》主编祝中熹先生云:

因为有这层族源关系,故秦王室让公子嘉一族迁到陇右去“主西戎”,并且居于西县。这决不单纯是三代政治军事斗争中盛行的“废父兴子”传统的遗风,也是一种经过周密考虑的政治伦理安排,反映了秦王室对其祖邑、祖茔的重视。公子嘉一族到西县去,无疑肩负着卫护、看守嬴姓先祖故都和陵墓的任务,并主持定期的祭祀,因为该地宗庙里祭祀的是秦、赵共同的远祖。[4]

祝先生之论甚确。20世纪90年代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公西垂陵区说明嬴秦祖茔就在今礼县东部的西汉水上游地区。同时期发现的礼县圆顶山西周至战国时期秦贵族墓说明秦人东迁后直至战国末叶,在西汉水上游地区还留有大量留守人员。无疑,这些留守人员的任务就是“卫护、看守嬴姓先祖故都和陵墓”。从史籍所透露的信息看,秦人在西垂地区的留守人员非“主西戎”的公辅一族莫属。

民国时期,在礼县东部的红河镇王家东台发现了著名的秦公簋,上有铭文105字,又有秦汉间凿“西元器”字样,郭沫若断为秦景公时器[5]。“西”为汉西县,即今西汉水上游地区;“元器”,神器,亦即宗庙之器。21世纪初,在礼县鸾亭山发现了春秋时期延续至汉代的祭天遗址,学界普遍认为是秦襄公所立西畴[6]遗址。从延续时间上看,作为秦宗庙遗物的秦公簋和作为秦祭天(同时祭祖)坛的西畴至汉代尚在使用,说明西垂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内一直保存着秦人的宗庙祭统。话说回来,按宗法制之余绪,公辅一支公子嘉的后裔,“必然尊嘉为宗主,嘉之名也必显闻于当地……原代王嘉一族驻守秦之故都,并主持秦先祖陵墓的祭祀,后世遂称该陵区为‘嘉陵’。或更直接的,人们把原代王嘉的陵墓称为‘嘉陵’……”[7]

也有学者以为“嘉陵”是秦人对其西垂祖陵的美称[8]

不论哪种说法,“嘉陵”的处位不出今礼县西汉水上游区域。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礼县东部亦即西汉水上游地区的大堡子山秦公大墓严重被盗,大量文物流失国外,其中流失于日本的一套“秦子钟”有“秦子作和钟,肇右嘉陵”[9]铭文.可知早秦时期已有“嘉陵”之称谓,其发端即在包括祁山在内的西汉水上游地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