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的形势背景

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的形势背景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与严砺同时代的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兴州江运记》[64]详细记述了严砺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之事。不过,他在任期间确实也做过一些有功于国家、有利于民众的好事,开通嘉陵江上游二百里水道以通漕运,就是一例。当他了解到当地人民向成州前线送粮的困难情况后,油然萌发了疏凿流经当地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开辟出一条水运通道、以水运代替陆运的想法。

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的形势背景

陈仓道起自陈仓县,经县城西南的大散关,沿着一条峡谷水道穿越秦岭至凤县,折向东南入褒谷抵达汉中。《史记·河渠书》说:“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故道即陈仓道,意思是说,陈仓道比较偏远迂回,而且多斜坡路。由于陈仓道别称故道,陈仓道从峡谷中一路沿循的那条水道,也就称为故道水。《水经注·漾水》说:“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据此可知,故道水发源于大散关附近的大散岭,流向西南,经今陕西省凤县至略阳县西北的徐家坪附近,与西汉水会合而成嘉陵江。由于故道水是沿着峡谷、顺着斜坡南流的,水势不小,可是河道中巨石很多,因此历来从未用以通漕,至唐朝中期时才开始对它进行了人工改造,成为当时可通西部边境地区的一条水运通道。据《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兴州·长举县》条下记载:

元和中,节度使严砺,自县而西,疏嘉陵江三百里。焚巨石沃酰以碎之,通漕惟馈成州戍兵。

这条记载,说严砺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是在元和年间(806~820年)。我们知道,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显然有问题,不可信。因为与严砺同时代的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兴州江运记》[64]详细记述了严砺开辟嘉陵江上游运道之事。该文一开始就说:

御史大夫严公(注:严砺于德宗贞元十五年以兴州刺史擢升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故柳宗元有此称呼),牧于梁五年。嗣天子(注:贞元二十年德宗去世,顺宗即位,改元永贞。嗣天子,显然是指顺宗)举周汉进律增秩之典,以亲诸侯。谓公(注:指严砺)有功德理行,就加礼部尚书。是年(注:即永贞元年,805年)四月,使中谒者来锡公命。宾僚吏属,将校卒士,黧老童孺,填溢公门,舞跃欢呼,愿建碑纪德,垂亿万祀,公固不许。(www.xing528.com)

从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唐顺宗即位伊始,就褒奖严砺,说他“有功德理行”,并赐予礼部尚书衔。由于唐顺宗在位仅八个月,而凿石导江又系艰巨之工程,绝非短时期所能完成,因此可以肯定,严砺凿石导江之事,应该是在顺宗即位之前的德宗时期才符合历史。而上引柳文说:“牧于梁五年”[梁即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为唐朝山南西道节度使的治所。严砺曾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至二十年(799~804年)期间,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之职,故云:牧于梁五年],据此推断,严砺凿石导江之事,发生在他任职山南西道节度使期间最为可能,决不会在顺宗以后的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这是毫无疑问的。关于这个问题,李之勤和李进两位学者认为:“严砺导江的时间应在唐德宗贞元十五年至二十年间”[65]这一看法是十分正确的。

柳宗元在《兴州江运记》一文中对严砺的评价很高。而新、旧两唐书《严砺传》的记载,不仅对凿石导江之事只字未提,而且对严砺的描述充满着贬义。如说“性轻躁,多奸谋”。贞元十五年(799年),朝廷在授他山南西道节度使之前,曾进行了一场激烈争论,鉴于他名声不好,资历又浅,多数朝臣认为他不合适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唐德宗还是任命他为节度使。结果,“在位贪残,擅没吏民田宅百余所,税外加敛钱及刍粟数十万,士民不堪其苦”。元和四年(809年)他在任上病死后,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元稹前往他的任地调查赃罪。“诏惩赃,以死恕其罪。”据此看来,严砺是一个贪官。不过,他在任期间确实也做过一些有功于国家、有利于民众的好事,开通嘉陵江上游二百里水道以通漕运,就是一例。幸亏有柳宗元的《兴州江运记》一文传世,否则,严砺的历史功绩被完全抹煞。唐时,西部少数民族吐蕃的势力强盛,经常入侵、骚扰唐朝的边境地区,朝廷为此在成州(今甘肃省礼县西南)一带驻有重兵防守。成州地处僻壤,经济落后,驻军的粮饷都是从兴州(今陕西省略阳县)运去。兴州与成州虽是毗邻,但其间都是崎岖山路,尤其是隔着一座险恶的青泥山,“崖谷峻隘,十里百折”[66]交通极为艰难险阻。当地人民和牲畜,为了向边防前线运送粮食,常常“负重而上,若蹈利刃;颠踣腾藉,血流栈道”[67]。虽然历尽艰辛,只因运输效率太低,结果还是“夫毕力,守卒延颈,嗷嗷之声,其可哀也”[68]。严砺在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之前,曾任兴州刺史,对兴州、成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走山路陆运粮食至成州前线,“绵三百里而余,自长举之西,可以导江而下,二百里而至。昔之人莫得知也”[69]。当他了解到当地人民向成州前线送粮的困难情况后,油然萌发了疏凿流经当地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开辟出一条水运通道、以水运代替陆运的想法。这样,既可减轻当地人民向边防前线运粮的艰辛,又可及时将粮食运送到前线,为嗷嗷待食的边防士卒充饥。于是他写成奏章上报朝廷,很快获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