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庙基座的演变与特点

神庙基座的演变与特点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马拉王朝的中晚期,神庙开始修建在更高更大更多层的基座上,如加德满都的塔莱珠女神庙修建在12层的基座上,是尼泊尔基座层数最多的神庙。修建于1702年的尼亚塔波拉神庙修建于5层基座上,神庙主体部分加上基座总高度超过40米,是尼泊尔最高的神庙。加德满都谷地的神庙基座大多采用正方形,与神庙的底层平面形式相统一。

神庙基座的演变与特点

与中国传统宗教建筑相似,尼泊尔印度教神庙通常修建在台基之上,不同类型和等级的神庙台基的大小和高度不同。基座作为神庙最底部的部分,具有三个作用:①基座将地面和神庙主体部分分开,使神庙主体部分不受地面泥土的污染,雨天不受地面积水的侵蚀,很好地保护木质围廊。②基座将神庙抬高,使神庙与周边世俗生活分离,形成独立的空间,符合其宗教思想。③台基作为信徒进入神庙内部前必须攀登的一段路程,将人流向上引导,营造出宗教的神圣强大、不可轻易靠近的氛围。同时,神庙置于高台基之上,使得平常人们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神庙的入口,增加了神庙的神秘色彩。

神庙基座最外侧可见部分通常是由砖或者石材砌筑而成,每一层基座的表面通常用石材铺设,石材具有非常强的耐磨性,且经历长期的摩擦后更显得光滑锃亮,有助于雨水的排放。石材相对于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所以大多数神庙的边缘通常用石材围合(图4-37)。

神庙基座的层数与神庙修建时资金投入有关,马拉王朝早期修建的神庙基座通常是1—2层,如昌古纳拉扬神庙采用两层基座形式。到了马拉王朝的中晚期,神庙开始修建在更高更大更多层的基座上,如加德满都的塔莱珠女神庙修建在12层的基座上,是尼泊尔基座层数最多的神庙。而在巴德岗,有尼泊尔基座最高的神庙。修建于1702年的尼亚塔波拉神庙修建于5层基座上,神庙主体部分加上基座总高度超过40米,是尼泊尔最高的神庙。屋檐层数较多的神庙其基座的层数也比较多,两者之间似存在某种联系。

神庙基座和神庙平面的形制,都来自宇宙坛城的理念,基座是神庙内部宇宙的边界。加德满都谷地的神庙基座大多采用正方形,与神庙的底层平面形式相统一。基座往上逐层缩小,但是平面形状始终保持正方形。

有的神庙基座平台非常大,会在某层基座平台上的四角和其他位置修建小的二级神庙,二级神庙和主体神庙一样,保持轴线的对称性。加德满都的塔莱珠女神庙有12层基座,从底部开始的每4层形成一组,在第二组的底部基座上对称布置着12个二级神庙,里面供奉着潘查延纳神及八个方位守卫神。第三组的底部基座上对称布置着4个二级神庙,分别位于基座的四个角部(图4-38)。第三组的基座由一圈围墙围合起来,从这里通向神庙内部的台基相对于底部的台基更为陡峭,营造出了一定的宗教氛围。神庙基座四角的二级神庙规模较小,分别代表不同的神:东南方向庙代表太阳神苏瑞;西南方向的代表象头神甘尼沙;西北方向代表湿婆的配偶女神帕尔瓦蒂;东北方向代表毗湿奴的化身纳拉扬。

(www.xing528.com)

图4-37 石材围合的神庙基座

图4-38 加德满都塔莱珠神庙一层平面

神庙基座的边缘往往用石材或砖的雕刻装饰,以多层次线脚和须弥座纹样为主(图4-39)。复杂精美的雕刻装饰着原本粗犷的基座,在地面和雕刻更加繁复的神庙主体建筑之间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在神庙基座上除了二级神庙,还在神庙主入口一侧的基座上设置多层次的守护神兽。印度教信徒相信,守护神可以驱赶对神庙有威胁的邪神和恶人,守护神庙安全。每一层守护神等级和力量的提升与神庙营造的宗教氛围相吻合,体现出神庙的崇高与强大。

图4-39 神庙基座雕刻装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