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统治下的咸阳坑儒事件揭开三千年的文祸

秦始皇统治下的咸阳坑儒事件揭开三千年的文祸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生或自行招供或揭发他人希图自免,因牵引攀连,坐实犯有违禁罪的计有460余人,结果被全部活埋于咸阳。以上便是骇人听闻的咸阳坑儒事件,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爆炸性事件的导火线是卢生、侯生求药无获,而又“诽谤”,最后逃亡。爆炸力则来自始皇对“文学方术士”的积怒。这一点的显证是封泰山事件。下山时遇暴风雨,始皇停在一株大树下躲避,事后封这株树为“五大夫”爵。因此,坑儒之举不使人感到意外。

秦始皇统治下的咸阳坑儒事件揭开三千年的文祸

秦始皇迷信鬼神,他的一大嗜好是求神访仙,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始皇东巡邹峄山、泰山,在泰山上举行了封禅大典,尔后又登临了琅邪台(在今山东胶县西南)。这时齐国的方士徐巿(名或作福)赶来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有仙人居住,请让他带领童男童女出海求仙。海上有三座神山的传说由来已久(可能是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误会),战国时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都曾经派人出海寻找。如今始皇见有人主动为他效劳,当然高兴,于是派徐巿带领童男女数千人出海。徐巿一去不复返,后来有人说他是个骗子,骗得始皇资助,到海岛上立国称王去了。

过了4年(即公元前215),始皇巡幸碣石(今辽宁绥中东南),派卢生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羡门和高誓,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寻求仙人不死之药。不久,卢生从海上回来,向始皇瞎说了一套“神话”,呈上预言祸福的“图书”,谎称是从海上仙人那里得到的。“图书”上有谶言云:“亡秦者胡也。”于是始皇派蒙恬领30万大军征“胡”(匈奴)。

又过了3年(公元前212),卢生劝说始皇起居行踪要保密,居住的地方不能让人知道,外出要轻装简从,说这样才能得到不死之药。始皇一一照办。然而不死之药毕竟是求不来的,卢生、侯生(似即侯公)眼见交不了差,依法将被处死,便谋议逃亡。二人相与谤议,指责暴君,说始皇“天性刚戾自用”,兼并天下后志得意满,骄横无比;用人专任狱吏,博士不过是“备员”装样子;又好刑杀立威,使官吏畏惧不敢直谏;大小政事独断专行,丞相、大臣形同虚设;身为帝君而亲劳吏务,每昼夜批阅文件材料限定重量指标(当时书写材料是笨重的简策之类),不完成指标就不休息。卢生、侯生认为不值得替这种贪恋权势的人求仙药,于是逃亡而去。

始皇闻卢生、侯生逃亡,而且“诽谤”他,勃然大怒,说:“我前次收聚天下书籍,不中用的都除去。又召聚众多文学方术之士以兴太平,让方士为我炼求仙药。如今韩众一去无音讯巿,徐等人耗费巨万资财,总不见仙药献到,每天听到的都是这些人相互告发设奸谋、图私利的消息。卢生等人受我尊宠,获得优厚赏赐,如今竟诽谤我,说了我那么多不是。在成阳的诸生我派人调查,发现有人制造妖言蛊惑百姓。”于是命御史拘审诸生。诸生或自行招供或揭发他人希图自免,因牵引攀连,坐实犯有违禁罪的计有460余人,结果被全部活埋于咸阳。时为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此后还有许多人被流放边疆。如钱穆所言,“其端肇于求仙之无效,侯、卢之亡去,其事止于坑犯禁者460人,其波及于发谪徙边”(《国学概论》)。

当时,太子扶苏进谏说:“如今天下初定,远方百姓未受招徕,诸生诵习、师法孔子,陛下处以重刑,恐导致天下不安。请陛下明察。”始皇发怒,把扶苏派到上郡(今陕西榆林)去监蒙恬军。

以上便是骇人听闻的咸阳坑儒事件,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www.xing528.com)

这一爆炸性事件的导火线是卢生、侯生求药无获,而又“诽谤”,最后逃亡。爆炸力则来自始皇对“文学方术士”的积怒。始皇的积怒非止一端,他的自白说了两点:其一,韩众、徐巿等人寻仙求药耗费巨大而一无所获,甚至连回音都没有;其二,咸阳诸生造“妖言”扰乱人心。还有一点始皇没有明说,即文学之士未能配合他“兴太平”,他有隐恨。这一点的显证是封泰山事件。

二十八年始皇东巡,带着齐鲁间召来的70名儒生(皆授博士)来到泰山脚下,准备登山举行封禅典礼。这时儒生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古时帝王封禅都乘坐蒲车(蒲草裹轮的车)上山,为的是不损伤土石草木;上山后扫地而祭,用草席铺地,这样便容易做到。有的提出别的看法和建议。众人说法不一,始皇不知该听谁的,况且迂古难行,于是索性把儒生抛在一边,自行其是。他派人开辟车道,乘车登临绝顶,立碑歌颂自己的功德,这样就算完成了封禅大典。下山时遇暴风雨,始皇停在一株大树下躲避,事后封这株树为“五大夫”爵(秦爵二十级的第九级)。

秦汉儒士心目中,帝王封禅是旷世盛典,所谓“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司马相如《封禅文》)。参与封禅典礼,被认为是极其神圣光荣的使命,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甚至因未能参加封禅而激愤致死(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被始皇黜退滞留山下的儒生自然十分懊恼,听说始皇下山遇风雨,便幸灾乐祸讥笑始皇“无其德而用其事”(《汉书·郊祀志》)。始皇见身边的儒生和他作梗,外面的儒生又“造谤”咒骂他,叫他如何不恨。因此,坑儒之举不使人感到意外。当然,这并不是说始皇把征来的儒生(博士)也坑埋了。东汉时人们传语,说秦始皇“欲灭《诗》、《书》,故坑杀其人”,王充认为此为讹传(见《论衡·语增》)。

那么,被坑埋的都是些什么“儒”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