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陵之祸:三千年文祸(第3版)

李陵之祸:三千年文祸(第3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陵行军30日,遭遇单于所率领的匈奴军主力,被十余万敌军围住。李陵领部下经过十余日殊死战斗,杀死数倍于己的敌人,终因伤亡惨重,矢尽粮绝,陷入绝境。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实事求是,无丝毫虚谀徇庇。怎奈武帝正在火头上,未能理解司马迁的忠直,反以为他徇于私情为李陵游说,且有意贬毁李广利——称誉李陵便使李广利相形见绌。杜周对司马迁施用酷刑,逼他服罪。司马迁自问无罪,不屈服。汉武帝一朝言祸大案主要为上述三起。

李陵之祸:三千年文祸(第3版)

天汉二年(公元前99),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领3万骑自酒泉出击匈奴,同时命骑都尉李陵领步卒5000出居延以配合李广利军。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武帝想让他出征立功后予以提拔重用,结果先胜后败,无功而返。李陵行军30日,遭遇单于所率领的匈奴军主力,被十余万敌军围住。李陵领部下经过十余日殊死战斗,杀死数倍于己的敌人,终因伤亡惨重,矢尽粮绝,陷入绝境。最后关头,李陵不得已遣散剩余士卒,自己投降匈奴。

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世受国恩,身为汉将,素有威名,而今竟然投降匈奴。消息传到朝廷,武帝震怒。平日尸位素餐唯作身家之计的一班佞臣,这时都装出义愤填膺的样子,纷纷指责李陵辱国负恩,好像他们倒是舍身为国的忠臣义士。素与李陵相好深知其为人的太史令司马迁,看不惯这些人的丑恶表演,当武帝召问时直陈己见,“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昭明文选》卷四一《报任少卿书》)。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实事求是,无丝毫虚谀徇庇。他推测李陵有可能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也并非信口开河,同时代的浞野侯赵破奴投降匈奴后又回归汉朝就是实例。如果武帝后来不杀害李陵的亲属,李陵在匈奴未必有终焉之志。怎奈武帝正在火头上,未能理解司马迁的忠直,反以为他徇于私情为李陵游说,且有意贬毁李广利——称誉李陵便使李广利相形见绌。于是司马迁被投入监狱,已经开笔的《史记》(最初称《太史公书》)面临夭折的危险。

承办此案的是著名酷吏杜周。杜周对司马迁施用酷刑,逼他服罪。司马迁自问无罪,不屈服。第二年(公元前98),有消息说李陵在匈奴教单于治兵以防备汉军(其实是另一降将李绪所为),武帝未经核实便将李陵的母亲和妻小处死,司马迁被判死刑。按当时法律,死刑可以赎免,赎金为50万钱。也可以改为腐刑(又称宫刑),即男子阉割生殖器,妇人幽闭。司马迁孤贫无助,无钱赎死,唯一的活路是接受腐刑。先人有言:士可杀而不可辱,腐刑对士大夫而言是何等耻辱!司马迁面临特殊意义的生死考验,要作最后的抉择。他缅想古代圣贤遭刑辱发愤著书的事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昭明文选》卷四一《报任少卿书》),毅然选择了腐刑。他宁愿忍受奇耻大辱,以完成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www.xing528.com)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受腐刑释出后历官中书令。李陵事件中他直言招祸,在文祸史上本是平常之事,却有特殊意义。这不仅因为他是著名学者,有不朽的著作,而且因为他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坚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精神。千百年来,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士人,鼓舞了历代无辜受害的正直之士。

汉武帝一朝言祸大案主要为上述三起。这三起大案都与伐匈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都成于酷吏之手或与酷吏有直接关系。这不是偶然巧合。伐匈奴,扬汉威,是武帝对外“经营四方”的主要内容,“逆鳞”在此,犯者必遭奇祸。用酷吏,严刑法,是武帝对内加强独裁的主要措施,酷吏兴狱,非冤即滥,上述三案便是冤滥的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