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秀区革命老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万秀区革命老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万秀区的传播。此时,革命思想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万秀区,介绍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刊物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刊物,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革命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在万秀区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准备了干部条件。

万秀区革命老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万秀区的传播。1904年,孙中山的一些助手和追随者先后到达万秀区,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同年,胡汉民梧州府中学堂(今梧州三中)任总习,利用授课机会,宣传革命理论,鼓吹推翻清廷。1905年,胡汉民又到梧州,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8年,同盟会南方支部派曾在南洋各地报社任编辑的甘绍相回梧州开展革命活动。他到梧州后一方面秘密发展同盟会组织,另一方面以合法身份开始筹备办报,创建革命的舆论阵地。1909年夏,创办《广西日报》;1910年,《广西日报》成为中国同盟会广西分会的机关报;1911年,创办《梧江日报》。孙中山的助手之一、知名的革命人士陈少白和革命诗人柳亚子曾先后到万秀区,与《广西日报》和《梧江日报》的负责人联络,指导两报宣传革命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习运动。当这场革命风暴传到祖国南方的鸳鸯江畔,广大青年学生和其他爱国群众一起,以满腔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时代斗争激流中。很多大、中、小学校师生,纷纷举行集会、示威和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主义斗争。此时,革命思想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万秀区,介绍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刊物雨后春笋般涌现。

1919年5月5日,设在万秀区的广西省立二中、省立一师、苍梧道立师范学校、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培正学校以及城厢小学都主动起来罢课、集会和示威游行。5月27日,梧州学生联合救国团成立,引导学运发展。7月1日,梧州学生联合救国团创办《救国旬报》,为4开4版旬刊。同月底,广西学生联合会成立,创办《救国晨报》,为4开4版日刊,编辑部开始设在准提阁,后迁到塘基街(今大中路)61号,与学生联合会同在一起。该报为广西省学联和梧州学联的机关报,每期发行量约1000份,行销广西各地。报刊号召同胞行动起来,抵制日货,振兴国货,拯救中国。九坊街总商会成了梧州学生反帝爱国宣传的讲坛,几乎每天都有演讲。

五四运动期间,广西省学联和梧州学联创办了吸收工人和普通贫苦市民及其子女在晚上读书的5间平民义学,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五四运动的骨干和知识分子。(www.xing528.com)

1922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梧州分团建立,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多次派人来梧州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19日,创刊《梧州民国日报》,初出版为4开8版周六刊,发行量3000份,编辑部设在塘基街(今大中路),印刷工场设在东正路塘尾巷25号。后改为8版或10版日刊,社址曾在大南路64号、五坊路81号等处。该报初是国民党梧州特别市党部机关报,初由李血泪(李文钊)任总编辑,任大任为主笔。李血泪曾任国民党梧州市党部组织部部长,后作为广西国民党的党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由黄日葵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梧州民国日报》“以国民革命为根本”,该报一出版,就高举反帝的旗帜。此外,广西宣传员养成所的《火线月刊》、广西妇联的《妇女之光》、团梧州地委的《苍梧青年》、广西省学联和梧州学联的《广西学生日报》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五四运动前后,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万秀区的进步书刊有:广西留穗学生创办的《群言杂志》,省立二中留京学生会发行的《友声》,广东高师广西同乡会出版的《西江潮》等。还有青年团广东区委向万秀区赠阅《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刊物。这些刊物,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革命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在万秀区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准备了干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