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门市革命老区的马列主义传播结果

天门市革命老区的马列主义传播结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人民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并受党团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成为天门地区马列主义的传播者、党组织的创建者和工农运动的领导者。在彭正浩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荆江学会” 成为天门地区一批有识之士探讨社会改造、宣传社会主义学说的早期阵地,彭家垴和卢家口成为天门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天门市革命老区的马列主义传播结果

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人民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1919 年的五四运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因此,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同年11 月,竟陵人李伯刚(又名李书渠)在武昌徐家棚经陈潭秋、包惠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 年起,天门一批有志青年袁传鉴、张静安、姚普生、彭正浩、张学武、鄢泽孚、史光焕、郭克明、黎少岑等在武汉就读期间, 受到武汉地区共产党组织的早期创始人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的教育熏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学习、研讨和宣传,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受党团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成为天门地区马列主义的传播者、党组织的创建者和工农运动的领导者。

彭正浩(画像)向青年农民宣讲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革命道理

1924 年冬,正在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彭正浩,受以董必武为首的中共武汉区委派遣,利用学校放寒假的机会,回到家乡彭家垴,在彭家祠堂开办“平民夜校”,向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贫苦青年农民宣讲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革命道理。他结合农村实际,自编教材,深入浅出授课,让农民很快懂得了“农民受压迫受盘剥的苦难根源是万恶的社会制度”,“广大农民要翻身做主人,只有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革命真谛。“平民夜校”采取“白天种田,晚上学习,农忙种田,农闲学习”的方式,深受大家的欢迎,众口称赞道:“平民夜校真稀奇,读书识字学道理,白天没有先生教, 晚上学生都来到。”开办一个多月来,入学人数 80 多人,极大地启发了广大农民。(www.xing528.com)

1925 年夏,彭正浩再次回到家乡。通过秘密活动,在彭家垴和卢家口的青年学生、进步教师和医生中组织了天门地区第一个进步团体——“荆江学会”。他与这些有志青年结为知心朋友, 指导他们阅读《中国青年》《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启发他们追求革命真理,寻求革命道路。同时他们还配合“五卅” 运动,大力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统治,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工人的斗争。在彭正浩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荆江学会” 成为天门地区一批有识之士探讨社会改造、宣传社会主义学说的早期阵地,彭家垴和卢家口成为天门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同年 7 月,张学武、高贤德在张截港地区,鄢泽孚、姚普生在(西)蒋家场地区,史光焕在干镇驿地区,帅汉章、袁传鉴在拖船埠地区,蓝秀中、秦以端在岳家口地区(含今仙桃市的毛嘴、郑场),郭克明、尹明清在花台、柳河地区也相继组织起一些进步团体。他们和广大工农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调查了解工农的生活现状,关心其疾苦,发展其积极分子,从中培养党团干部。

所有这些革命活动和进步团体的建立与发展,武装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骨干分子,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天门大地,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初照天门,为天门中共党组织的创建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