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天门革命遗址遗迹简介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天门革命遗址遗迹简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于 2007 年确认,被列入重点老区村给予扶持。2013 年建成“彭垴革命烈士纪念园”,并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各类组织和机关服务部门共有48 个,当地群众称之为“四十八衙门”“小洪湖”。碑正面系原碑文,其他三面系烈士姓名,基座左前方有石刻小碑一块“天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一夜激战,全连70 余名战士除一名受重伤幸免遇难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天门革命遗址遗迹简介

红三军军部驻地旧址——徐家嘴

徐家嘴位于天门市渔薪镇灰市村一组,是贺龙、段德昌在20世纪30年代指挥的红三军军部驻地旧址,旧址原为徐石官家, 里外两层砖木结构瓦房,中间建有天井。“还乡团”反攻倒算时, 将整座房屋烧毁,被群众保护起来的贺龙曾用过的办公桌椅,在20世纪60年代由市博物馆收藏,旧址现仅存磨盘、石碾等物件。

徐家嘴东距渔薪河十华里,背有青山作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故成了红三军的指挥中心,红三军时辖 7 师、8 师、9 师三个师,在徐家嘴及周边胡家台、潘家渡、石家河等地驻防的兵力共约 3000 人,以第九师的战斗力最强,红三军军部在这里活动一年之久,1932 年夏撤离。

彭家垴革命遗址

卢市镇彭家垴村位于卢市西南 3 公里处,紧靠天门县河南沿堤而居,全村现有 7 个村民小组,245 户,1077 人。这里曾是天门县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鄂中区(北部)特委的驻扎地,湖北省委在天门组织秋收起义和年关武装起义策源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老红军和一部分青年党员配合天门县委和以后的县南工委,多次组织群众开展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发展了天门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原突围,这里的地下党组织弄出通行证和物资,为护送大批县区委领导干部安全转移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从 1925 年底建党到 1949 年,彭家垴先后有 77 人加入党组织,三次重建党组织,24 名党员为之捐躯,70 多人被杀害,其中 5 户被杀绝。这里是天门全县红旗不倒的地方,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党史资料。为了保护和开发彭家垴革命历史资源, 卢市镇委镇政府于 1984 年通过旅居缅甸的华侨回乡省亲,捐献 4 万元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2001 年,时任市委书记王建鸣和市长雷圣祥来这里祭扫过烈士墓,并拨款进行过维修;尚有农民夜校旧址存在。天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于 2007 年确认,被列入重点老区村给予扶持。2013 年建成“彭垴革命烈士纪念园”,并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净潭蒋家场革命遗址

为了配合贺龙、段德昌所率红三军主力开辟发展以天门汉川为中心的襄北苏区,湘鄂西省委和中央分局决定从襄南洪湖各县抽调大批党团员干部加强这里的工作,配合领导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开展土地革命、春耕生产和夏汛救灾工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省总工会、省共青团等机关相继派出代表团驻扎在净潭蒋家场,其办公具体旧址分布是: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襄北代表团和襄北特委在蒋家祠堂办公,司法部和监狱在钱顺堂家,省总工会设在蒋恒记家,被服厂设在钱顺茂家,天汉县政府设在蒋场中街严聂堂家,县财经委设在大地主蒋登甫家,并在蒋家场上下街各处设有赤色饭店、商店、学校、招待所、通讯站、俱乐部等机构。各类组织和机关服务部门共有48 个,当地群众称之为“四十八衙门”“小洪湖”。

青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青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原天门县人民政府投资兴建,初期投资 2000 元,1964 年 5 月 20 日动工,7 月 1 日竣工;1979 年重修;1982 年 3 月、1994 年 6 月再次修缮。

纪念碑坐落在天门市渔薪镇青山脚下,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 平方米,碑座 3 米见方,高 36.6 米,四周护栏环绕, 梯座碑形,宝塔四角形结顶。碑的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镭金大字,四周镌刻着土地革命时期天西地区为革命英勇献身的 404 位烈士姓名。烈士英名录按杨场、赖场、灰市、蒋场等区域分为六个板块,简要记录着烈士担任的主要职务、牺牲时的年龄和地点。碑的反面刻有碑文,记载了 1932 年 4 月瓦庙集战斗后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从容就义的凛然正气。

文家墩战斗纪念碑

为了纪念贺龙、段德昌指挥决胜的文家墩战斗,20世纪 70 年代,当地的区委和政府曾在文墩村修建了一座简易的纪念碑。进入 80 年代至 90 年代,大批当年在此战斗过的红军老战士从各地前来寻访故地,要求保护这一旧址,重修纪念碑。1992 年 9 月, 当时的李场乡政府报经市政府及民政局批准,出资 2 万元在文墩村一组“种子台”新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同年 12 月,纪念碑的主体工程竣工,主碑呈梯形塔顶,高 10.5 米,碑座宽 3 米,四周砌有阶梯围栏,占地面积 100 余平方米。碑座东西两面刻有天门籍 100 余名红军战士和地方党政军人员中的烈士姓名、职务和牺牲的时间。碑体设计新颖,雄伟壮观。2013 年重修。

张家场战斗革命烈士碑亭

为了纪念土地革命时期在九真张家场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指战员和天汉、天潜苏区牺牲的党政军人员,1951 年 10 月,经天门县政府批准,在张家场原供销社后院(当时为红九师指挥所)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为 60 平方米的六角碑亭。碑身正面刻有由副县长黄希芳手书的“天门烈士纪念碑”行草大字,碑身后面刻有在张家场战斗中牺牲的 100 多名革命烈士的姓名,并安排专人看护。1994 年,鉴于碑损严重,经刘庙村报镇政府同意,投资3000 元将纪念碑亭迁移距原址 500 米处的公墓地。碑高 3 米,基座半径为 5 米,呈圆锥柱形,碑体为汉白玉石碑。

碑正面系原碑文,其他三面系烈士姓名,基座左前方有石刻小碑一块“天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重修。

陈庵烈士纪念碑

此碑原位于张港镇西北 2.5 公里陈庵村。1931 年至 1932 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襄北地区与国民党政府军进行了10 多次较量,位于南港河源头的陈庵村是历次战斗进退的咽喉要道。1932 年 6月,国军出动10 万余人“围剿”洪湖苏区;7 月15 日,国军第一、二、三、四纵队对襄北苏区采取合围态势,紧逼潜北张港一线。为避敌锋芒,驻守张港的红九师按照上级命令向京山一带撤退,留一个连在南港河以北陈庵村一线担任阻击任务。经一夜激战,全连70 余名战士除一名受重伤幸免遇难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陈庵村老百姓自发组织 10 多人将这 70 余名烈士掩埋在三个大坑里。1956 年 8 月,陈庵村陈四宝老人在张港全区忆苦思甜大会上讲述了当年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中共张港区委按照陈四宝的指点起出 70 余名烈士遗骸,迁移到一个大墓穴中重新掩埋,同时号召参加大会的1050 名生产队以上的干部每人捐款3 元, 为红军烈士树了一座纪念碑。碑文正中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左首刻“纪念 1932 年陈庵村阻击战中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红军某部七十余名战士”,右首落款是“中共天门县张港区委员会”。此后,张港镇彭湖小学师生捐资,重立此碑,以祭先烈。2013 年搬迁重修。

陈洲红军烈士纪念碑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为开辟襄北根据地,在襄河北沉湖边的陈洲村(今多祥镇)进行过重大战斗,牺牲 27 人之多。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特立此碑,以作纪念。2014 年搬迁重修。

红军沟

红军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为天潜根据地老百姓排除水患的见证。1932 年 2 月,红三军攻克张截港,当时因汉江堤连年决口,在朱家场、百家台、朝臣湾、螺狮滩、周家滩耕作的农民,希望能开一条沟渠,将覆盖万亩良田的湖水排出,以利能在这里垦荒、劳作、生息。红军指战员顺意民心,带头并组织起民众,开挖了一条条排水沟渠,其中主干渠东西长 9.3 公里,宽5 米,深 2 米,受益面积 3 万亩,大家不忘以贺龙为首的红军功绩, 把这条沟敬称为“红军沟”“贺龙沟”,并唱道: “贺龙沟水清悠悠,日夜奔流不回头,胡子率领红军来,为民洗去忧和愁。”(www.xing528.com)

现在的“红军沟”,便是在此基础上疏浚延伸、加宽加深而成。1994 年为解决因沟底淤塞造成两岸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原朱场办事处总支组织 7万名民工历时 15 天,将红军沟上游朱场段 4000 米段全面清洗,为两岸人民用到清澈见底的汉江水又立下一功。现在“红军沟”在天南长渠蒋湖农场戈巴湖分场的戈巴湖农队外(多宝旦家广对岸),经旦家广进水闸引长渠之水,向东经菱角洲、高蒙台、顺河、白果村、螺丝滩等村流入蒋湖农场境内,到诸通口村注入南港河,成了一条新的惠民排水渠,由张港镇与蒋湖农场共建共管,全长 12.3 公里,受益面积 5 万亩。

白龙寺革命烈士纪念碑

白龙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天门市黄潭镇西北白龙寺村2 组。早在北伐战争时期,这里毗邻黄土潭集镇,曾受大革命工农群众运动影响,有许多青年农民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31 年夏秋,土地革命斗争掀起高潮时,这里在石河区委组织下建立花垸乡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1932 年春夏,红三军主力开辟并发展襄北天门、京山等苏区,先后进行皂市文家墩、京山瓦庙集和九真张家场等地的战斗,这里的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给予大力支援。1932 年 7 月前后,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失败,遭到反动军队和地方土劣的清乡,全乡有 76 位党政军干部和革命群众遭到反动派的逮捕屠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大部分为渔北区革命根据地的活动范围,渔北区委书记胡恒山在这里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为了纪念土地革命战争至解放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1976 年 11 月由黄潭公社在此建立白龙寺革命烈士纪念碑,2013 年 12 月黄潭镇人民政府重修该纪念碑,占地面积 1400 平方米,碑高 11.8 米,基座长 11.8 米,宽 11.8 米,高 0.44 米,护栏 1.44 米。2019 年 3 月 10 日,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已 98 岁高龄的胡恒山欣然为碑题记:“白龙寺是块红色的土地,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红渡桥

1932 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从军部灰市徐家嘴出发,途经佛子山境内的杜桥湖,去瓦庙集战斗,佛子山镇为纪念此事,在佛渔公路的过渡处新修一桥,取名“红渡桥”。

中共鄂中特委旧址

1938 年 6 月,湖北省(工)委在皂市书报合作社建立了中共鄂中特委,先后由刘青、何彬、杨学诚任书记。鄂中特委根据抗日救亡运动形势的发展,在陶铸指导下,建立了最早的汤池游击大队,由皂市小学教员鲁尔英任队长。此后,应城、京山、天门等地均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游击大队。皂市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游击武装斗争的准备,为天门游击武装斗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纪念中共鄂中特委在皂市的建立,20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皂市镇委镇政府曾出资维修过在五华山住宅的书报合作社旧址,并挂牌予以保护。

中共襄河、襄北地委旧址

1942 年 10 月,襄河地委、行署、军分区成立。1943 年夏, 机关迁驻夏家场附近的白土地和百家台等地。1944 年 11 月,为了开辟襄南并向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分别成立了襄南和襄北地委。20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2005 年至 2007 年,市委、市政府和拖市镇委、镇政府多次踏访当年革命旧址,根据有关老领导和当地知情老人的回忆,认为白土地村朱树琮(参加过抗日,为离休干部)住宅地是襄河地委、襄北地委办公过的地址, 经天门市老区促进会派人核查,确认该住址为革命遗址。2009 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切下,市直相关部门投资 23 万元,将全市唯一保存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地级以上旧址——中共襄河、襄北地委旧址修缮一新,并在 9 月 16 日举行了竣工典礼暨揭牌仪式。该旧址现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天门县委旧址

1938 年 12 月 23 日,中共天汉工委派委员谢文耀在干驿(今武胜街杨超群家)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天门区委扩大为天门县委,曹志坚任县委书记,周彬为组织部长,郭建周为宣传部长, 另有负责军事工作的廖学道和干驿、卢市、麻洋、渔薪等地区委、总支、支部的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之后,天门抗日斗争由城镇的抗日救亡转入发动游击武装,开辟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 年 9 月,天门县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曹志坚调汉川县工作,周彬接任县委书记,陈明任宣传部长,郭建周为组织部长,方尚武为军事部长,廖学道为敌工部长,另有曹力、胡汉屏等为县委成员。全县有党员 100 余人。至 1940 年春,天门县委在天汉地委指导下, 先后开辟发展了天东(含干驿、卢市、胡市、麻洋以北)、渔(薪) 南(汪场、蒋场等地)、渔北(方王场、观音湖一带)等抗日根据地,直到同年 8 月开辟天西,建立天门县行政委员会政权组织。

从此,天门纳入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版图,成为新四军五师进军襄南实现战略包围武汉的前进基地。为纪念天门县委在抗日斗争中的历史作用,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干驿镇委、镇政府将干驿镇古晴滩居委会西北路 187 号杨超群的旧屋(坐北朝南,占地 49 平方米,结构为两间五层,前后斜坡瓦顶)作为革命遗迹进行保护。

曾家湾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1965 年,张港镇新桥人民公社为纪念在1942 年11 月1 日强攻曾家湾牺牲的100 多名新四军指战员,筹款在现增加村五组修建纪念碑一座,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并镌刻有100 余名革命烈士的姓名。由于数十年风吹雨打,面目全非。1997 年,村民们自发筹资2000 多元进行重修。2006 年11 月该碑又一次倒塌,曾在战斗中幸存的几位革命老前辈来这里追祭当年牺牲的战友,要求修复该碑。经增加村、张港镇委申请,市政府拨款3 万元重修。眼前耸立重修后的纪念碑,分主碑和围墙两部分,其背靠南港河,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栽植有数百株白杨,是一块瞻仰革命先烈的幽静遗址。2013 年再次重修。

石河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亭

1942 年11 月4 日,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和十五旅一部及三军分区(襄河军分区)副司令员王海山,组织所部第43、44团和第39 团攻打张港以北的曾家湾,因久攻不克,采取部分团队围而不打,另一部分团队北撤迂回的战术,转移到石家河马溪桥地带。一二八师古鼎新增派援军史耀先团尾追至此。第43 团和第44 团两部采取围点强攻战术与伪一二八师史耀先部在石家河西河桥展开了激烈的进攻。在天京潜独立十二团配合下,奋勇杀敌,最后全歼顽敌。史耀先团遗尸70 余具,伤90 余人,其残部狼狈逃跑。在战斗中,第43 团参谋长林光耀、营长郑明祥等156 名指战员英勇捐躯,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于11 月15 日以新四军五师十五旅四十三团全体指战员的名义,立下了“名震豫鄂”的纪念碑,碑中间锈刻“殉国烈士纪念碑”七个楷书大字,碑面左边刻有烈士姓名、籍贯、职务,右边刻有七言诗

三敌当道民遭殃,被迫穷人持刀枪。

洒下热血争独立,抛去头颅求解放。

拯救同胞出水火,荡开乌云闪阳光。

殉国烈士永不朽,千秋万代名流芳。

纪念碑始立于石河马溪桥头,日伪罪魁潘尚武、张明道之流曾三次妄图毁掉石碑。马溪桥边的群众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冒生命危险将石碑沉入西河河底,直到1948 年纪念碑才重见天日。1961 年,天门县人民政府将纪念碑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 年4 月15 日,中共石河区委另建石碑四块,仍立于马溪桥边,碑额分别题“万古长存”“丰功伟绩”,碑面刻有石河地区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359 名烈士姓名、地址、职务。同年5 月,区委在桥头建烈士亭,亭内立上述三块烈士纪念碑,供人们悼念和瞻仰。1975 年,石河区委筹资扩建烈士陵园,整体占地面积1300 平方米,砌有围墙,陵园内建有东亭和西亭及两层六间楼房一栋,安排专人管理。1993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重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