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朝文景之治:惊喜发现《尚书》只剩二十九篇

汉朝文景之治:惊喜发现《尚书》只剩二十九篇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刘邦一统天下,伏生再回到家里时,发现以前藏的《尚书》坏掉了不少,只留下二十九篇。据说,晁错在学习《尚书》的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晁错在太子宫待了一段时间,给刘恒上书一封,认为,刘启很聪明,读了很多书,但还得学习权术。晁错还给刘恒上书,阐述粮食的重要性,让刘恒通过卖爵位的方式,在边境屯粮,这一建议刘恒也听从。

汉朝文景之治:惊喜发现《尚书》只剩二十九篇

晁错,颍川郡人,少时学习法家刑名之术,最初为太常掌故,一个小官。他的发迹,跟研习了一门专业有关。

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钳制民众的思想,就下令焚烧了民间的诸子百家等具有“妖言惑众”性质的著作(尤其儒家,因为儒家妄图回到周朝,而周朝和秦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政治模式,这在秦朝廷看来就是不得不严厉打击的复辟势力),只保留了秦国历史、医药、占卜和种树方面的书籍,如此,诸子百家著作几乎在民间绝迹而只在咸阳图书馆保留了一些。

照此下去的话,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著作或许也不会大量消失,然而,刘邦进入咸阳后,没有意识到这些典籍的重要性而把目光都放在了咸阳的宫室宝藏美女上面,导致他撤离咸阳之后,武夫项羽的一场大火将这批唯一被留在秦朝皇家图书馆的书籍烧了个一干二净。整个天下,除了秦始皇焚书之时,一些胆大之人私藏了一些,就再也没有成册的先秦典籍了。

虽然刘邦进入咸阳时萧何曾到丞相府抢救了一批资料,可丞相府不是皇家图书馆,萧何那批资料的主要作用是使刘邦知悉了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和各地的民生情况,至于先秦典籍,很可能就没有,即便有数量也相当有限。

于是,很多经典被毁掉之后,书的具体内容就只能记在学过这些书的人心里面。然读书者甚少,而且也不是每个学过的人都记得住书籍内容,所以汉初能口诵出书籍内容的人少之又少。那个洛阳贾谊,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以会背书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在秦王朝焚书之前学过先秦典籍的老头子越来越少,到了汉文帝时代,朝廷下诏书寻找还能讲授《尚书》的人,寻到最后,才知这世上除了一个九十多岁的伏生还能讲《尚书》,其他人都不行。要是伏生死了,《尚书》将从此失传,汉代的统治者早就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说什么也要保住这门学问。考虑到伏生年老,不能来京城,于是朝廷派了人去给伏生当学生,专门学习《尚书》。

对许多人而言,伏生是个陌生人,远没有孔子孟子的名气大。但若是没有伏生,儒家典籍《尚书》就很可能流传不下来。

当年,秦始皇下令焚书,作为秦朝博士官的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一部《尚书》藏在了他家的墙壁里。后来天下大乱,伏生只好背井离乡,四处流窜。等刘邦一统天下,伏生再回到家里时,发现以前藏的《尚书》坏掉了不少,只留下二十九篇。这二十九篇,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

汉朝建立之初,用的法律仍保留了许多秦法的特点,且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朝廷效法秦朝,仍不许老百姓私藏书籍。一直到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刘盈下诏,除去了“挟书律”,伏生才敢光明正大地拿出《尚书》,在当地招收弟子。

既然伏生有弟子,手头又有文字版的《尚书》,到了文帝年间,怎么会只有伏生一个人懂《尚书》呢?朝廷还专门派人过去学习,有必要吗?把伏生手头的那部《尚书》拿来不就得了吗?

这些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伏生虽有弟子,但他们对《尚书》的研究都不及伏生透彻,且《尚书》非常难读,仅仅有读本而没人讲解就相当于“天书”。朝廷派人去学,就是要学到“原汁原味”的《尚书》,是要伏生讲解《尚书》的意思,否则就算朝廷拥有《尚书》的所有文句,却根本看不懂,要之又有何用呢?

朝廷派出去学习《尚书》的,就是晁错。

据说,晁错在学习《尚书》的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

倒不是伏生刻意为难他,而是晁错听不懂伏生在说什么。

没办法,伏生那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说起话来呜啦呜啦的,口齿不清,晁错根本不知道他嘴里吐的啥字。

有时伏生憋足了劲把字说得清楚一点,以为晁错该能听懂,可一看晁错那茫然的表情,就知道晁错仍然在云里雾里。

是晁错太笨,资质太差吗?

不是。因为伏生是西汉济南郡人,而晁错是颍川郡人,晁错听不懂伏生的方言

晁错要是就这个样子学,学到伏生死了他也学不会。朝廷花了钱让他出来学习,结果他什么都学不到,回去非被人扒了皮不可。

听不懂伏生所言,晁错还能怎么办呢?

晁错还是想到办法了——他把伏生的女儿找来,让她当翻译。

伏生的女儿自然能听懂伏生的话。但转述的时候,晁错还是有十分之二三无法听懂,因为伏生的女儿也讲方言。

于是晁错就留在伏生的家里,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订正,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学懂了《尚书》,回去交差。(www.xing528.com)

功夫不负苦心人,晁错给刘恒讲述完《尚书》之后,刘恒对晁错非常满意,于是将晁错调到了太子宫。

晁错在太子宫待了一段时间,给刘恒上书一封,认为,刘启很聪明,读了很多书,但还得学习权术。

晁错的一番言辞说服了刘恒,于是被拜为太子家令(可能是让他去给刘启教权术)。

晁错是个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既会法家的刑名之学,又懂儒家的《尚书》经典,在太子宫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折服了太子,被称为“智囊”。

在太子那儿得到认可,晁错就跃跃欲试想在刘恒面前露一手。

看到匈奴不断地入侵汉朝,晁错给刘恒写了篇奏疏,阐述了中原武装和匈奴武装各自的优缺点,并认为汉朝可以重用匈奴降将,让他们补足汉军的缺点,在对付匈奴的时候,让两支军队配合起来。晁错甚至认为,以汉朝的实力,完全可以跟匈奴搞一仗。

刘恒自然不会采纳晁错打一仗的建议,但他从这篇奏疏中看到了晁错的思维和才能,于是将晁错好好夸奖了一番。

这一夸奖,一下就鼓舞了晁错,于是晁错趁热打铁,又上书一封,认为不跟匈奴打仗也可以,但一定要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在晁错看来,防御匈奴的最佳方式,不是朝廷派兵去守边,而是在边境建城邑,向那里移民,给移民的人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心甘情愿在那里安家。这是个好建议,减少了防御匈奴的代价,又不用打仗,刘恒采纳了。

晁错还给刘恒上书,阐述粮食的重要性,让刘恒通过卖爵位的方式,在边境屯粮,这一建议刘恒也听从。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九月,刘恒下诏让有关部门推荐贤能有才学之人,刘恒亲自出题考试(策问)。晁错也在这次策问之中,且还被刘恒认为是回答得最好的,于是考试结束后,晁错被迁为中大夫。

晁错是个很有政治才能和政治抱负的人,他和贾谊一样,也看到了诸侯对汉王朝的威胁,并意识到汉王朝需要在诸侯王制度上进行改革,于是他数次给刘恒上书,谈论削弱诸侯及变更法令之事。

但我们知道,他提的这些东西贾谊基本都说过,刘恒只采纳了其中一部分。我也说过,不是他们的建议不好,也不是刘恒不好,而是时机不好。

但他们能在刘恒当政的时期提出这些建议,就肯定想着刘恒能立马将这些建议都付诸实践,根本不会认为时机不成熟。

所以,刘恒虽欣赏晁错的才能,却也知道他提的很多建议都只是听上去好而不能急着操作。

晁错在刘恒那里受挫,只好回家把自己的理论讲给刘启。

刘恒是个很懂政治、很有大局观念的人,他能够拒绝晁错这些听上去很美的建议,可刘启呢?他没有治理过国家,还不懂时机的重要性,体会不到当皇帝的艰难,他不在其位也根本不能理解他父亲为何会拒绝晁错的建议。

还是皇太子的刘启,就像今天没有创过业的年轻人,看着那些讲述成功之道的励志书,一个个热血沸腾,跟打了鸡血一样,以为创业是那么容易,以为努力和回报肯定会成正比,以为读过几本书之后所有的奥秘都尽在掌控之中了。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那些成功者,有哪个肯告诉你他们成功的真正秘诀呢?书上所写的成功者,都是光明磊落的。

刘启听了晁错的“创业理论”,顿时就被那新颖的见解、透彻的分析以及晁错所设想的伟大前景所折服,由此便认为晁错太了不得,父亲不采纳他的建议真是没见识。

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刘启来说,他非常喜欢晁错的那一套理论。

久而久之,晁错在刘启心目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高。刘启深受晁错的熏陶,在治国理念上和晁错保持着高度一致。

成功说服了太子,晁错要做的,就是蓄势待发,等待着刘恒快点死去,只要刘启上台,就是他大展宏图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