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史论丛》第28辑:《卍续藏经》揭秘隋代佛教考述

《唐史论丛》第28辑:《卍续藏经》揭秘隋代佛教考述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卍续藏经》将其收录的佛教典籍分类编排,分为中国撰述和印度撰述两大部分。表2《卍续藏经》收录隋代佛教撰述续表《卍续藏经》共收录隋代佛教撰述30部,分别为大小乘释经部15部,大小乘释律部2部,大小乘释论部6部,三论宗著述部2部,天台宗著述部4部,戒律宗著述部1部。尤其是其收录嘉祥吉藏所撰佛典,达19部之多,对于研究吉藏在隋代的佛教撰述活动大有裨益。

《唐史论丛》第28辑:《卍续藏经》揭秘隋代佛教考述

《卍续藏经》全称为《日本藏经书院续藏经》,亦称《续藏经》《大日本续藏经》。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至大正元年(1912)由日本学者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人编辑而成。该书实为《卍字藏》之续编,《卍字藏》成书后不久,因失火被毁,故流传较少,再加上不久后收录佛典更加完备的《大正藏》问世,便被《大正藏》取而代之。然其续编《卍续藏经》所录1700余部佛典中,有不少我国历代大德的撰述章疏,间有未及入藏者,且不少是内地久失之绝版孤本[49]。因此多为研究中国佛教学者所重视,曾单独刊行。我国著名佛学家杨文会先生对该书评价颇高:“是辑也,得六朝、唐、宋之遗书,为紫柏所未见,诚世间之奇构,实足补隋唐所不足也。”[50]《卍续藏经》将其收录的佛教典籍分类编排,分为中国撰述和印度撰述两大部分。中国撰述之下又分为大小乘释经、释律、释论、诸宗著述、史传等,隋代佛教撰述即收录于此。

表2 《卍续藏经》收录隋代佛教撰述

续表

《卍续藏经》共收录隋代佛教撰述30部,分别为大小乘释经部15部,大小乘释律部2部,大小乘释论部6部,三论宗著述部2部,天台宗著述部4部,戒律宗著述部1部。数量虽不及《大正藏》丰富,但其中《维摩经文疏》《维摩经略疏》《大品经义疏》《法华经统略》《地持论义记》《起信论义疏》《禅门要略》《三观义》《观心食法》等9部佛典仅见于此,与《大正藏》互补,难能可贵。尤其是其收录嘉祥吉藏所撰佛典,达19部之多,对于研究吉藏在隋代的佛教撰述活动大有裨益。惜其间有讹误,疏证如下:

(一)《维摩经文疏》著者题名前后互异

(二)后秦僧肇视作隋人与《十地经论义记》成书时间之误

1.误将后秦释僧肇视作隋人

《卍续藏经》96册收录《肇论》一卷,题为“隋僧肇作”[52],但书内卷首却题“后秦沙门释僧肇作”[53]。查其全文,分为:物不迁论第一、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三、涅槃无名论第四。后秦僧肇事迹见于《高僧传》:其为京兆人,于晋义熙十年(即后秦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卒于长安春秋三十有一,先后著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及涅槃无名论[54],今《肇论》中华书局整理本同载[55]。此“四论”与《肇论》整理本吻合。加之,释元康言此书为“从人立名,故云肇论”[56]。故知,题名“隋僧肇”实误。(www.xing528.com)

除《肇论》外,《卍续藏经》还收录《宝藏论》一卷,卷内题“长安沙门释僧肇著”,然《卍续藏经》目录却题为“隋僧肇著”[57]。印顺法师认为,《宝藏论》模拟老子,全不似肇公手笔,此殆唐末禅者作《宝藏论》,欲借肇公之名以自重[58]。然隋之高僧未见名肇者,此书所借之名应为姚秦僧肇。以上两佛教著作虽一真一伪,但均将僧肇作为隋人看待,盖编者之误。

2.《十地经论义记》并非成书于隋

隋僧释慧远撰有《十地经论义记》八卷[59]。该书初分七卷,每卷又分本、末,故为十四卷。今本卷一至四,本、末俱在,其后各卷均佚,实存八卷。金陵刻经处据《续藏》会入论本,作二十四卷[60]。据《续高僧传》云:七夏在邺,创讲《十地》[61]。又云:年十六,师乃令随阇梨湛律师往邺;于北齐幼主高恒承光元年(577)春之前已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62]。释慧远生于公元523年,其十六岁即538年,而“七夏”为七年[63],故此书应撰于公元545至577年之间,并非撰写于隋代。

(三)《百论疏》一书割裂分置两处

《卍续藏经》收录有释吉藏于大业四年前后撰写的《百论疏》九卷,但却分在两处收录。卷一至卷三、卷七至卷九收在73册[64],卷四至卷六收在87册[65]。两处均题为“隋吉藏撰”。然一书分置两处使得原著前后割裂,失之完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