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阳市白云区2001-2015经济监督管理

贵阳市白云区2001-2015经济监督管理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中国铝城”之美誉的白云区,曾是贵州省、贵阳市一个工矿企业比较密集的区。白云区的经济发展,驻区国有特大中型企业占有主体地位。2000年白云区经济总量中,驻区国有企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比近6成,工业总产值占65%,税收占55%,地方财力占35%。2015年,白云区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35.42亿元,增至2015年的178.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080元增长至2015年的26605元。

贵阳市白云区2001-2015经济监督管理

有“中国铝城”之美誉的白云区,曾是贵州省、贵阳市一个工矿企业比较密集的区。白云区的经济发展,驻区国有特大中型企业占有主体地位。2000年白云区经济总量中,驻区国有企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比近6成,工业总产值占65%,税收占55%,地方财力占35%。白云区委、区政府认识到白云区与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实现同频共振,厂地联动,共谋发展,是实现“强区升位”的现实选择,按照“依托大厂、服务工矿、厂地联合、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实施“强区升位”的战略中,白云区提出:必须充分发挥驻区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开展多种经营,兴办国有独资、股份合作、集体所有制或其他形式的附属企业,引导其参与区内市场、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等建设和开发,使之成为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2001年至2015年,白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贵州省经济强县建设、贵阳市构建21世纪现代化大都市、实施贵阳城市行政中心西北进战略——金阳建新区、中央扩大内需和贵阳国家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入驻白云区的历史机遇,统筹推进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融合加快发展,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稳增长、推改革、抓项目、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民生事业不断加强,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5∶56.6∶39.9调整为3.2∶52.6∶44.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白云区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

全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由2001年的35.42亿元,增至2015年的178.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080元增长至2015年的26605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