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鉴赏》岩画和彩陶纹饰的艺术成果

《美术鉴赏》岩画和彩陶纹饰的艺术成果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前绘画指原始社会时期,即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美术。新石器时期的绘画主要体现在岩画和彩陶纹饰两个方面。我国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盆,内壁绘有五人一组共三组牵手舞蹈的人物纹样,形象稚拙生动,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反映现实人物活动的绘画作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鉴赏》岩画和彩陶纹饰的艺术成果

1.“史前卢浮宫”——拉斯科洞窟壁画(法国)

20 世纪中叶,法国多尔多涅省四个带着猎狗的孩子在追逐野兔的过程中钻进了一个废弃的洞穴,从而发现了著名的拉斯科洞窟(图2-63 和图2-64)。拉斯科洞窟因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风格多变,又被称为“史前卢浮宫”。壁画主要分布于主厅和两个主要洞道。壁画以黑色勾勒线条,用黑色与棕色涂色。画中涉及的动物野牛、马、鹿、羊、棕熊怪兽等。在洞口对面的中轴画廊中,两面墙壁平行绘有各种动物。墙壁右侧的母马身体庞大,腿瘦而有力,因其特殊的风格又被称为“中国马”。拉斯科洞窟中的绘画形式有14 种变化,经历3 个时期的演变:早期为黑色单线造型;中期为勾线加渲染;晚期以黑色调的明暗变化为主。

在壁画中,很多动物的身上或周围均绘有长矛或红色箭头,这为后人部分解开了关于这些壁画创作意图的疑问。壁画的作用不仅是对狩猎生活的记录,也是一种巫术的仪式:“那些原始狩猎者认为,只要他们画个猎物图——大概再用他们的长矛或石斧痛打一番——真正的野兽也就俯首就擒了。”

图2-63 拉斯科洞窟野牛大厅

图2-64 拉斯科洞窟中早期壁画的形式

2.“史前西斯廷”——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西班牙)(www.xing528.com)

19 世纪末的一天,西班牙学者德桑图奥拉先生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进行考古研究。与他同往的女儿——5 岁的玛丽亚在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洞窟中的壁画。这一发现将父女俩永远地记入了艺术史册

阿尔塔米拉洞窟(图2-65 和图2-66)长约270 m,壁画的部分主要在洞窟入口处。绘画的内容有野牛、野马、野猪、猛犸、羊、鹿等分散的动物,也有简单的风景。壁画颜料矿物质、炭灰、动物血、油脂混合而成,以红、黑、紫为主。壁画以轮廓线勾勒与着色相结合,由木炭与矿物质勾勒出的线条将动物轮廓甚至鬃毛都细致地表现出来。从带有色彩变化的着色中,可以看出动物形体结构中明暗体块的转折。动物的形体也丰富多变,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站,有卧,有走,有跳。这些作品绘画手法熟练,看似是有美术功底的人所为。在发现之初还一度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人的恶作剧,其绘画的水平可见一斑,因此,该洞窟又被称为“史前西斯廷”(注:西斯廷即西斯廷教堂,位于意大利的罗马,以其内部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而著称,本章文艺复兴部分对该知识点将有所叙述)。

图2-65 阿尔塔米拉洞窟顶部壁画

图2-66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局部) 《受伤的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受伤的野牛》的一幅画。受伤的野牛痛苦地蜷缩着,眼睛圆睁,背脊与腿部的线条包含着生命的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