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分析准备和调研结果

项目分析准备和调研结果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地勘察对设计项目现场情况进行摸底,对照建筑施工图与现场建筑结构特点进一步确认,分析下一步设计构思时要注意的关键点,并进行专项记录,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将资料和构思系统化。

项目分析准备和调研结果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是全方位了解和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分析、综合与设计目标相关的各类基础条件,为之后的方案构思、设计目标系统的锁定和确定提供科学而系统的参考数据。

1.设计准备阶段的思考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彻底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局面,对设计的条件反复进行分析、考察是极为必要的。

1)要明确为谁设计

这是确定设计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了解设计受众(业主)的需求目的,是设计的首要问题。每一项设计任务,由于委托方和设计受众的不同,即使客观物质条件是一样的,设计结果也会迥然不同。例如,同样性质的公共空间设计,即使是功能完全相同的公共空间,由于委托方和设计受众的文化差异性、性别差异性、年龄差异性等,设计会呈现多样化的结果。故而,我们必须对设计受众进行分析,确定其物质与精神需求。这里要格外强调人的需求现状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并存,我们的设计在考虑物质功能的同时,也应该将审美需求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上予以考虑。

2)要明确为什么设计

设计师在酝酿设计思绪时,必须要明确设计自身的意义,以及设计需要解决什么样的相关问题。人们总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而产生对物质的需求,是因为创业而需要办公空间,还是因为业务扩大而需要办公空间,或是因为承接某项特别业务而需要设计办公空间呢?这些不同的需求因素都会带来设计上的变化。因此,设计师必须学会深究需求的原因,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3)要明确设计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有点多余,其实不然,并非每一个设计师都非常清楚自己在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答案。问题的关键不要求设计师知道做什么,而是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分析了设计受众,了解到他们为什么需要这种设计,以及分析了所有的设计条件后才能获得。(www.xing528.com)

4)要明确什么时候设计

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需要制订设计进度表,以便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设计任务;其二是需要设计师认真研究时下的设计流行趋势和审美情趣。除了形式美的规律外,时尚性要素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异常关键的要素。时尚性要素是一个流行且不断变化的要素,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审美趋向,这种趋向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

以上四点内容可以以文案的形式记录在案,并且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结论。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为下一步的视觉传达设计做准备,室内设计最终会通过空间的形态、材料和肌理、光和色等视觉形态来完成功能内容。所以可以看出,对视觉形象的把握是艺术设计的一个主要技术手段,也是设计与美学结合的关键点。

2.设计任务书的分析

设计师接到设计任务后,通常第一件事就是对设计任务书(还要向业主索要相关图纸文件,包括整套建筑施工图纸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弄清楚设计对象的内容、条件、标准等一些重要的问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设计的委托方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能力提出设计委托书,仅仅只能表达一种设计的意向,并附带说明一下自己的经济条件或可能的投资金额。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还不得不与业主(委托方)一起做可行性研究,拟定一份合乎实际需求的、双方都认可的设计任务书。拟定设计任务书,务必要与经济上的可能性联系起来考虑,因为要求是无限的,而投资的可能性则往往是极为有限的。

了解设计任务书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使用功能,了解室内环境设计任务的性质以及满足从事某种活动的空间容量。这如同器皿设计,先了解所设计的器皿容纳什么物质,以便确定制作它的材料与方法;然后是对器皿的容量进行研究,以便确定体积、空间、大小等数量关系。二是结合设计命题来研究所必需的设计条件,搞清所设计的项目涉及哪些背景知识,需要何种、多少有关的参考资料等。

3.实地进行相关的调研

设计师必须实地勘察和收集相关项目背景资料及同类项目资料,有时甚至需要异地考察,查看相关同类项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劣势分析,将相关资讯进行合理的筛选,为该设计项目所用。实地勘察对设计项目现场情况进行摸底,对照建筑施工图与现场建筑结构特点进一步确认,分析下一步设计构思时要注意的关键点,并进行专项记录,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将资料和构思系统化。这个阶段还要注意与业主很好地进行沟通,记录并确认业主的行业性质、设计范围、功能需求、中长期规划情况、空间意象、风格定位、造价标准等,为设计提供基础条件和创意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