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禁烟力度强劲 洋人愤怒拗不过

广东禁烟力度强劲 洋人愤怒拗不过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鸦片战争爆发的八年前,英国人的商船就已经屡次进入中国海域进行挑衅,道光十四年还发生英国军舰炮击虎门的事件。道光决定严禁鸦片,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鸦片走私比较猖獗的广东全面主持禁烟。虎门销烟虽然气势磅礴,但却惹恼了英国人,英国政府以林则徐侵害英国商人利益为借口,决定对大清帝国使用武力。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广东禁烟力度强劲 洋人愤怒拗不过

道光的出场亮相是嘉庆在位时,在皇宫内院枪打天理教徒,看起来够强悍吧!然而谁也不会想到道光在位时,却是大清帝国开启让洋人揍得鼻青脸肿、签不平等条约求和的时代,不过他在位的前二十年都还是好日子。

道光在位的前二十年还可以抖抖威风,西部平定回部张格尔叛乱,南方平定广东黎族叛乱。特别是平定张格尔叛乱,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西北边疆和平安定很有意义,这是道光一生最大的功绩。进入道光二十年(1840年),大清帝国的局势开始急转直下。

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这一年我们都知道爆发了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一页,中国也由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实上,鸦片战争爆发的八年前,英国人的商船就已经屡次进入中国海域进行挑衅,道光十四年(1834年)还发生英国军舰炮击虎门的事件。

道光十四年(1834年)炮击虎门事件的原因,依旧是英国人要求通商,大清帝国拒不同意。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双方已经沟通了四十年,只不过此时的英国人已经不再像当年马嘎尔尼那样灰溜溜地离开中国,而是开来军舰用炮弹威胁大清。

不过那时双方还只是活动活动筋骨,没有真正大打出手,导致双方真正撕破脸皮的是一件东西,这件东西的名字叫鸦片。鸦片俗称大烟,属于初级毒品明朝时期就有外国人向明朝皇室进贡鸦片的记载,有传闻说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很可能就是在深宫里吸食鸦片。

马嘎尔尼来到大清请求通商那会儿,中英之间处于贸易逆差阶段。何为贸易逆差?英国和欧洲对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有着很大的需求,但中国对于英国商品的需求几乎是零,这并不符合英国资本主义开拓市场的需要,所以马嘎尔尼要来,当然什么也不需要的乾隆也就理所当然地拒绝。

英国从18世纪开始实行的是金本位货币政策,清朝则是继续以“银”作为货币。由于大清的所有贸易要以银两折算,这就需要英国从欧洲大陆买进大量白银作为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英国人感觉不划算,税率方面大清要抽20%的高入口税,这让英国人有些坐不住了。

英国人为了报复大清以及扭转贸易逆差,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打开中国市场。尝试了很多商品后,他们发现中国人对于鸦片很有需求,原因在于吸食鸦片后,会让人得到快感,更会上瘾,一旦没有了鸦片,只要鸦片瘾一上来,那就是疯狗一条。

清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屡次禁止鸦片但收效甚微,鸦片依旧吞噬着大清帝国的肌体。到了道光在位时期,鸦片从朝廷高层到普通百姓,成为一种不能割舍的物品,而大清帝国也因为鸦片的猖獗而逐渐成为一个病秧子国家。

当时很多正直的大臣上奏道光应该禁止鸦片。例如,鸿胪寺卿黄爵滋就力陈鸦片之害。道光决定严禁鸦片,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鸦片走私比较猖獗的广东全面主持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广东虎门集中销烟,史称“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虽然气势磅礴,但却惹恼了英国人,英国政府以林则徐侵害英国商人利益为借口,决定对大清帝国使用武力。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英军四十七艘舰船、士兵四千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出海口。掀开中国近代史屈辱一页的鸦片战争就此开打。(www.xing528.com)

前边我们说过,在乾隆时期英国就已经甩了大清好几条街,嘉庆、道光时期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所以这场战争其实是两个时代的战争,结果也就可想而知。虽然清军中不乏关天培陈化成等不畏牺牲的将领,但终究没能抵挡住英国人的坚船利炮。

当时,英军舰船从广州顺着中国海岸线一路向北,中英之间经历了虎门之战、广州之战、厦门之战、浙东之战、吴淞之战,英国军队最终于1842年8月4日在南京燕子矶登陆,扬言要从南京打到大清的首都北京城。在此期间道光看到英国人如此生猛,又想妥协退让,罢免了林则徐,派耆英、伊里布等人与英国人谈判。

最终,经过四次谈判后,在英国人逼迫下,大清接受英国人提出的全部议和条款。1842年8月29日,双方在英军旗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然而,《南京条约》仅仅是个开始,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纷纷扔到道光面前。例如,1843年英国又强迫大清订立《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加条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众多条款。

在那个被人甩出好几条街的时代,道光的质问显然软弱无力。当时不仅英国人得寸进尺,西方其他国家看到大清如此好欺负,纷纷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如中美的《望厦条约》、中法的《黄埔条约》,1844年在英国人的逼迫下又签订了《虎门条约》。那时的道光可以用赵丽蓉老师小品中的台词来形容: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除了让道光扎心之外,更使当时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来清朝别管落后与否,至少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之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瓦解,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今天我们回望那段历史,十分清晰地知道大清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大清,中国也已经开始沦为列强蚕食的对象,但是对于当时身在其中的道光而言,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南京条约》签订的八年后,道光驾崩,这八年大清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仿佛不曾经历过战争的失败,所以也就意味着大清在洪流滚滚的世界中继续沉沦

历史小贴士

鸦片战争一般情况下指的是1840年至1842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