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环境设计:特征与方法

建筑环境设计:特征与方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并耸立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图1-19创意建筑环境设计图1-20流水别墅图1-21流水别墅平面图图1-22流水别墅与周围环境(一)建筑环境设计的特征1.整体性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设计是一种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对整体的室外环境的创造。而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使环境设计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建筑环境设计:特征与方法

建筑环境设计,是一个时代下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科学艺术的综合产物,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艺术(图1-19)。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并耸立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一个独立的建筑体,其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形象,但决不能不顾周围环境而独善其身,建筑的个体美融于群体美之中,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比如西方著名的建筑“流水别墅”(图1-20),它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图1-21),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图1-22)。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以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明确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图1-19 创意建筑环境设计

图1-20 流水别墅

图1-21 流水别墅平面图

图1-22 流水别墅与周围环境

(一)建筑环境设计的特征

1.整体性

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设计是一种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包括室外各种建筑构件、景观小品等)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对整体的室外环境的创造。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色彩,以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的(图1-23)。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图1-23 鲍旗寨环境景观设计

2.多元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多元性是指在环境设计中,将人文、历史、风情、地域、技术等多种元素与景观环境相融合的一种特征(图1-24)。如在城市众多的住宅环境中,可以有当地风俗的建筑景观,可以有异域风格的建设景观,也可以有古典风格、现代风格或田园风格的建设景观。这种丰富的多元形态,包含了更多的内涵与神韵:典雅与古朴、简约与细致、理性与狂欢。因此,只有多元性的城市居住区环境才能让整个城市的环境更为丰富多彩,才能让居民在住宅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

图1-24 鲍旗寨建筑环境设计

3.人文性

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中国从南到北自然气候迥异,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文性非常明显,是极其丰富的环境设计资源。

4.艺术性

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特征之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以及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中的完美境界(图1-25、图1-26)。

5.科技性

居住区室外空间的创造是一门工程技术性科学。空间组织手段的实现,必须依赖技术手段,要依靠对材料、工艺、各种技术的科学运用,才能实现设计意图。这里所说的科技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声学、环保等方面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居住要求越来越趋向智能化、舒适化、快捷化和安全化。因此,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增添高科技含量的系统和设备,如智能化的小区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智能化生活服务网络系统、现代化通讯技术等。而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使环境设计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www.xing528.com)

图1-25 鲍旗寨休闲广场

图1-26 文化馆设计

(二)建筑环境设计的设计要点

1.力求创新和具有特色

物业的设计有超前意识,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环境的设计也应配合建筑物的设计,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景观环境,而不应仿效照搬,要力戒雷同。例如深圳的波托菲诺小区,把原有的山墉、小溪修整成优美的水景,住宅区在青山绿水间,尽显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色。同时,将区外欢乐谷游乐园、天鹅湖和燕含山等人文景观引入社区,大大延伸了社区内部的园林景色,使区内外景观融为一体,更具特色。

2.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

小区的规划要结合开发地块的特点,因地制宜,发挥地块的优势,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要做到这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景观中实与虚的关系。在景观设计中有太多的“实”,建筑拥挤,给人压抑感。虚而无实,则给人空而无物,浪费土地的感觉

(3)景观中动与静的关系。在景观设计中,有实与虚的关系,也有动与静的关系。在景观中,属于动的元素有瀑布、喷泉、流水、人流、车流、江河、海面和飞鸟等。动景给人生气与变化的感觉,静景给人宁静、寂寞的之感。在景观设计中,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有动有静,动静相宜。

(4)景观中高与低的关系。住宅区中有高层的景观,也有低层的景观,高层的景观主要是区内高层住宅,低层的景观主要是园林、低层住宅、别墅等。值得注意的是,别让高层建筑挡住低层景观的阳光和视线。低层景观有园林,高层景观也可以设置空中花园。还可以鼓励高层业主在阳台、露台多种绿色植物。高层建筑物的外墙还可以装饰巨型图案,这样可以丰富住宅区内的空间景观。

(5)景观中近与远的关系。景观中的近景就是小区内的景观,如小区建筑物、园林等。远景是超越小区范围的景观,如远处海景、宽阔大道、群山、丛林和江河等。

3.平衡用地,合理布局

在规划设计中,要做到平衡用地、合理布局。小区内的用地按功能性质可分为四类,即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化用地。居住建筑分布与居住空间布局对社区环境的影响较大。布局合理可以使环境优雅、宁静;布局不佳则会显得呆板、阴沉、零乱。

对住宅区的布局,首先应考虑生态环境,应遵循“以人为本”为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设计、交通系统设置等环节,要保证住宅区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多姿多彩的花卉。

4.园林设计要力求美、静、雅、洁

小区的园林设计要有高品位的构思和艺术水平,使园林景观设计环境优雅、植物错落有致、空间洁净。要达到这些要求,可以从以下的方向努力。

(1)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从楼顶绿化、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小花园设计、大花园设计,要做到层次分明、各有特色。

(2)园中应分区、分段,力求做到景中有景、园中有园,以迎合不同类型的人的喜好。

(3)园内小径、楼台、亭角、走廊、盘景、喷池、花坛、小桥等景观小品设计要力求设计得精巧,使人们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4)绿化要点、线、面连成一体,隔而不断,给人以整体感、韵律感。

(5)绿化植物要多品种,相互衬托,保持不同的季节也树不枯、花不落。

5.方便居民活动与交际。

在住宅区环境设计中,要重视营造居民交际活动空间、体育活动空间。一个好的社区除了有良好的硬件环境外,还要有丰富的软件环境。所以在环境设计中,要配合软件环境,力求配置以下设施:在文化教育方面,要有科普室、阅览室、资料室和棋室等。在体育方面,要有运动场、健身房游泳池等。在娱乐方面,要有歌厅、舞厅和表演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