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古迹北海团城的建筑和环境设计

北京古迹北海团城的建筑和环境设计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漫步京城,在红墙绿瓦的皇城之中,有一处别具韵味的宜人之地,即承载八百余年悠远历史的微城堡——北海团城。时至今日,北海团城在建筑布局、排水设施等方面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的关怀与妙想,仍然为世人所瞩目。北海团城的营建,富有中华传统的诗意。多次修葺的北海团城,则充分体现出了能工巧匠们的奇思妙想。

北京古迹北海团城的建筑和环境设计

漫步京城,在红墙绿瓦的皇城之中,有一处别具韵味的宜人之地,即承载八百余年悠远历史的微城堡——北海团城。它是北京皇家御苑中的奇葩,是唯一的一座城中之堡。有人将它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城堡”,的确,高四点六米、周长二百七十六米的圆形城台,面积仅为四千五百五十三平方米,确实不大。然而,虽是微城堡,内涵却并不微小,它既浓缩了古代园林建筑的精华,又在功能上闪现出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时至今日,北海团城在建筑布局、排水设施等方面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的关怀与妙想,仍然为世人所瞩目。

北海团城的营建,富有中华传统的诗意。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渤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所居住。中国古代帝王对仙境充满向往,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便在修建皇宫御苑时,开始采用“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北海作为古代皇家御园之一,也属“一池三山”的格局。北海太液池即为“一池”,琼华岛寓意“蓬莱”,中海东岸的犀山台寓意“方丈”,而团城则寓意“瀛洲”。

团城与琼华岛相伴营建,被称为“圆坻”。圆坻上修建的用作祭祀天神的圆丘,被称为“瑶光台”。金人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也在瑶光台上建起了一座殿宇,与广寒殿遥遥相对。此时的圆坻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岛屿,因为有了建筑,便显得有了生机。

据说在营建大都城的时候,忽必烈曾亲临圆坻,环望四周后搭弓射箭,箭落之地便被选为了城址。显然,这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这传说虽然无据可考,却也体现了圆坻位置的重要性。元代的圆坻四面临水、三面架桥,与大内直接相连,其所在的岛被称为“瀛洲”。岛的四周筑起石墙,围成了一个圆形的小城,故圆坻改称为“圆城”或“团城”。与此同时,团城祭天圆台上建起了重檐圆顶、高十一点七米、周长二十七米的仪天殿。因团城寓意“一池三山”之“瀛洲”,所以仪天殿也叫“瀛洲圆殿”。

团城在明朝时几经重修。永乐十五年(1417),“仪天殿”改名为“承光殿”,嘉靖十一年(1552)再改名为“乾光殿”,同时重修城墙,将团城东侧木桥拆除,湖池填为平地,使之与大内衔接,团城由此变成了半岛,西侧建起了金鳌玉大石桥。崇祯五年,“乾光殿”仍改名为“承光殿”。

及至清康熙年间,承光殿因地震坍塌,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建,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乾隆十一年(1746),团城开始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在东、西两侧城墙下分设昭景和衍祥两座门楼,入门后有蹬道,设罩门。沿蹬道可登至城顶台面,城顶台面则增添玉瓮亭、古籁堂、余清斋、镜澜亭、朵云亭、沁香亭等建筑。光绪二十四年(1898),僧人名宽将从缅甸度化来的白玉佛进献给慈禧太后,佛像被供奉在了团城承光殿,团城由此成为皇家佛堂。光绪二十六年,团城城墙及衍祥门遭八国联军破坏,各殿内陈设文物被抢劫一空。清帝退位之后,团城先后被袁世凯政治会议、财政整理委员会、文物保管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等单位占用。一直到1938年整理修缮后,团城才开始对游客开放。

琼华岛南望团城,桥梁为积翠堆云桥

北海团城因神话传说而建,虽在王朝更迭的变迁中历经毁坏、改建、重建与扩建,但不变的却是这座城与“一池”之水的相依相伴。或许正因如此,北海团城的修建充分考虑到了与水的关联——没有泄水口和排水明沟,城内地面却能永不存积水;北海水面远远低于城内地面,古树却能茂盛生长几百年。这样的现象唯有北海团城可见,不能不说是古代建筑的奇妙之处,更是这里的特色与传奇。(www.xing528.com)

即使没有排水明沟,北海团城遇到再大的雨,城内地面上都不会留下积水,雨水很快渗透得一干二净。可见,团城的排水并不是依靠其他建筑普遍使用的排水明沟,而是借助了城内地面的直接渗透作用,一砖一瓦都有学问。团城之上,除建筑物占地外,其余地面都铺有地砖。地砖因用途不同,砖形、质地和铺设样式也不尽相同。甬道用方砖铺就,砖质细密,不渗水,占全部砖面的一小部分,而其余部分铺砌的则是吸水性强、形状上大下小的倒梯形青砖。团城的地势北高南低,下大雨时,雨水从北往南流淌,因此,铺砌在城台北部的青砖较厚,砖面特意制作了低渗透率的致密层;城台南部的青砖则较薄,砖面无致密层,砖体有气孔。倒梯形的青砖铺砌在地面上,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并未使用灰浆填平,而是形成了自然的缝隙。这些缝隙即使积满泥土,透水性仍然很好。不过,缝隙终究是细小的,表面平整的地面,表层下却大有学问。由于青砖的形状是倒梯形,因此地面表层下便形成了纵向与横向相互交错的暗缝,加上砖下面衬砌的材料渗水性、透气性良好,便整体构成了团城的排水系统,雨水不易停留在砖表面形成径流,而是被有效地引入地下。

承光殿

今天的科学家用现代的方法对团城的青砖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发现,烧制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永乐年间。遥想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名为北平的北京一下子没有了帝都的光辉。但值得庆幸的是,永乐皇帝在1421年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改名“北京”。迁都北京,为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营造高潮。纳入皇家御苑的“一池三山”得以重拾辉煌,在此时形成了太液池自北向南纵向分为北、中、南三海的格局。多次修葺的北海团城,则充分体现出了能工巧匠们的奇思妙想。每逢中元节,太液池内便放起河灯,帝后们稳坐团城之上观赏河灯,而他们的脚下,便是遇雨不乱的排水奇迹。

独立的团城是个微型的城堡,没有排水明沟,却用青砖暗缝解决了排水困扰;然而,数百米的城墙之上,竟也没有一个泄水口。显然,水都被留在了城中。这样的安排大胆神奇,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团城的地下世界远非只有排水暗缝那么简单。事实上,地面之下还有一个个涵洞,存储了雨水,进而形成了一条神秘的地下暗河。团城的集水系统堪称中国古代集雨节水系统工程的杰作。

时光荏苒,如今,虽然距离北海团城最初的营建已经过去八百年,城堡及城上建筑已在多次修葺中为后世的建材所代替,但我们还是会惊喜地发现,城上依旧茂盛如盖的古树很可能便是古代栽下的幼苗,承载着岁月的记忆。的确,当我们步入团城,迎面可见两株巨松,都已有八百多岁高龄:三十多米高的白皮松,曾被乾隆皇帝册封为“白袍将军”;枝叶荫庇数百人的大油松,则被乾隆皇帝册封为“遮阴侯”。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年龄超过三百岁的古树十七株,年龄在一百岁至二百岁之间的古树二十一株。

这些世代常青的古树能够存活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获得了树木生长所必需的水分。这看似简单,却蕴藏玄机。团城虽濒临北海,但城内地面高出水面四五米,地下水很难为树木提供成长所需水分,只能依靠天然降水获得,而这些降水又必须留存在团城城内地面下树木根系所及的地方。的确,团城的地下已为此做了特殊的设计。地下建有一个个拱形的涵洞,高约一米,宽有六七十厘米,洞壁由青砖砌成。团城共有九口渗水井,呈椭圆环走向排列,与地下涵洞相通相连,而且作为涵洞走向的转折点,使涵洞整体走向呈现字母“C”的形状。这样一来,每当遇到降雨天气,雨水在使土壤水分饱和后,便渗入或流入涵洞形成暗河,遇到大雨时,多余的雨水会在涵洞沿着“C”形走向流出团城。因此,这里充分留住和利用了有限的雨水资源,使树木在雨水多时不会因积水浸泡烂根,也不会在干旱时因缺水而干枯。

新中国成立后,北海团城的保护受到了各方重视。1954年,团城南侧的金鳌玉桥拓宽之际,为改变通往桥梁的道路绕团城而过的状况,计划将团城南部拆除,将道路取直。这个方案受到了梁思成郑振铎等专家的坚决反对。周恩来总理亲自视察了北海团城后,出于保护古建筑的考虑,采纳了将中南海围墙南移的方案,从而使团城得以保留原貌。1955年,北海团城对外开放,于1961年被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团城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但因为有了有效的修缮与保护,仍屹立在北海之畔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