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天坛:五百年兴衰的古迹

北京天坛:五百年兴衰的古迹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一座位于北京南郊、用于天地合祀的天地坛也于1420年建成,这就是日后名扬中外的北京天坛。天地坛作为帝王祭祀天地之所,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前期,前后长达一百一十年之久。由此,原天地坛被称为祈谷坛,由大祀殿、皇乾殿、东西配殿、大祀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等组成。

北京天坛:五百年兴衰的古迹

北京城南,有明清两朝皇帝的祭祀之所,初名天地坛。历经九帝十朝前后一百一十年天地合祀之礼后,因明朝嘉靖皇帝将天地合祀改为分祀,而将天地坛扩建、改建,并更名为天坛,此后天坛成为帝王们专事祭天的坛庙。经历了五百余年风雨沧桑,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好的古代祭祀性坛庙建筑群,天坛承载了天子祭天的历史,因神秘而传奇。无数海内外的观光者慕名而来,透过建筑触摸一段段真实的历史。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习惯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随着发展,祭祀天地逐渐被帝王们看作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用建筑也在都城营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继承了祭祀天地的传统,在都城内建造了专门祭祀天地的坛庙——大祀坛,最初为天地分祀,后改为天地合祀。

明成祖朱棣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即将成为首都的北京进行整体规划,除了宫殿,还有城垣与坛庙。由此,一座位于北京南郊、用于天地合祀的天地坛也于1420年建成,这就是日后名扬中外的北京天坛。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天坛的规模:“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可见,天坛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无不依照南京的大祀坛而建,只是局部和单体建筑比南京大祀坛更加宏伟高大。特别是天坛的中心建筑大祀殿,是一座带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直径三十二点七米,殿高三十八米。大祀殿的三重檐攒尖屋顶在北京独一无二,上檐为青色琉璃瓦,中檐为黄色琉璃瓦,下檐为绿色琉璃瓦,分别象征天、地、万物,从下至上层层收进,最上层的中央冠以鎏金宝顶。整个大殿用二十八根朱漆楠木巨柱和三十六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中间四根楠木柱最为粗大,命名为通天柱,带有描金卷枝莲彩绘,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周围二十四柱分为内外两圈,内圈十二根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圈十二根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整体代表二十四节气。而宝顶下还有一根雷公柱,则象征着皇权一统天下。

可以说,大祀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较高水平,设计精巧,建筑雄伟,色彩奇丽,造型卓异。正因如此,大祀殿的修建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永乐皇帝修建北京天地坛时,有上千名民工专事建造大祀殿。一天,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忽然找到监工,自称是一位木工,想做上几天工,挣几个饭钱。监工见老人可怜,便找来木工的工长刘木匠,要他亲自带着老人干活,也好多些照顾。刘木匠也是一个心善之人,见老人年事已高却要打工赚钱,便让老人坐在一边,并不派活儿给他。老人坐了一会儿,就主动凑上前来,说:“你让我做点什么呢?”刘木匠想了想,忽然看到脚下有一根半尺长的圆木头,便递过去说:“你就弄这个吧。”老人接过木头,也不问具体怎么弄,就走到旁边自顾自地做了起来。老人在工地做了几天工便没了踪影,连工钱也没拿。刘木匠纳闷儿,就找到了那几天老人一直在弄的那根木头,只见上面刻画了密密麻麻的黑线。刘木匠随手一扔,没想到只听那木头“哗啦”一声全散掉了,变成无数块木楔子。刘木匠一怔,知道必有缘故,马上把这些木楔子都收了起来,而后逐渐就忘了这件事。可是,就在大祀殿即将完工时,木工却遇到了大问题。原来,安装大祀殿的房顶时,每个梁柱接口处都不紧密,无论怎么弄都解决不好。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刘木匠忽然想起自己保存的那包木楔子。于是拿来一用,不大不小,正好将梁柱的缝隙牢牢固定住;不多不少,每一根楔子都有用处。有人觉得奇怪,就向刘木匠询问缘由,他就将老人做工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啧啧称奇,纷纷猜想是祖师爷鲁班现身指点。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祀殿建筑严丝合缝,十分精良。这座帝王祭祀天地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大殿,其下为三层殿基,高六米,围有雕花汉白玉栏杆,构成了天地坛的核心。

永乐十八年九月,永乐皇帝朱棣正式下诏迁都北京。第二年正月初一,刚刚来到北京的朱棣便命令太子前往天地坛,祭拜昊天上帝和后土皇地祇神主。正月初二,朱棣亲临天地坛,行迁都告祀之仪。正月十一日,朱棣又在天地坛举行了合祀天地的大典。前后仅仅十天,天地坛却连续迎来了三次皇家典礼,足见永乐皇帝对这座祭天地之坛的重视。

此时的天地坛规模初具,自北向南由北坛门、天库、北天门、大祀殿、大祀门、券洞门、甬路丹陛桥、南坛门共同构成中心轴线,轴线两侧设有斋宫、神乐观、厨库、宰牲亭等建筑。坛域建有南方北圆的“天地墙”,面积超过紫禁城。

天地坛作为帝王祭祀天地之所,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前期,前后长达一百一十年之久。

嘉靖九年,明世宗朱厚熜更定礼制,变天地合祀为分祀,天地坛因此扩建、改建,于第二年完工,在大祀殿以南建起了专门举行祭天大礼的圜丘坛

圜丘坛呈圆形,坛面及护栏均由蓝色琉璃砖砌成。坛域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座大门,分别为东天门泰元门、南天门昭亨门、西天门广利门、北天门成贞门。每座门都有寓意,据《周易》的精神:“元”代表天地生万物,无偏无倚;“亨”寓意万物生长,亨通顺利;“利”意指阴阳相合,各得其宜;“贞”象征天地有序,正固持久。

圜丘坛附属建筑中最重要的当属天库正殿泰神殿,它是一座用于存放圜丘祭祀诸神牌位的殿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泰神殿与东西配庑共围于一座圆墙之内,墙高六米,直径约六十四米。因墙体平整光滑,形成声音反射体,一个人面对围墙说话,远处墙边的人便能十分清晰地听到,被称为“回音壁”。泰神殿之南还有三块路面石板,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由此被称为“三音石”。这种具有良好声学效果的古代建筑物极为罕见。

嘉靖十一年(1532)春天,明世宗在更定礼制后第一次亲临天地坛,于大祀殿举行了祈谷礼。这是首创的祀典,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由皇帝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免受灾荒困扰。由此,原天地坛被称为祈谷坛,由大祀殿、皇乾殿、东西配殿、大祀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等组成。

皇乾殿是祈谷坛的“天库”,为大祀殿之外的另一座重要建筑,坐落在大祀殿之北的矩形院落里,由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绿色的琉璃瓦,匾额为嘉靖皇帝御书,下面为围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平时用于供奉昊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指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亲临上香,行请神礼后,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抬至大祀殿内各相应神位陈放受祭。

嘉靖十三年(1534)二月,明世宗朱厚熜诏令天地坛改名为“天坛”,坛域包括原天地坛、圜丘坛和崇雩坛(位于圜丘坛以南,嘉靖年间增建)三坛,平面形状仍保持北圆南方。

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对天坛坛制又进行了一系列更改,将圜丘坛正位所供奉的“昊天上帝”改为“皇天上帝”;改圜丘坛天库正殿泰神殿为圆形重檐,同时更名为“皇穹宇”,并御书殿匾;诏令撤除大祀殿,拟在原址基础上修建大享殿,以举行大享礼。

嘉靖十九年(1540)十月,兴工修建大享殿,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建成。此时的大享殿虽然宏伟壮观,却并未按当初的计划用于举行大享之礼,而是因嘉靖皇帝迷信道教、纵情淫乐被一直闲置在旁。

嘉靖三十二年(1553),北京拓建南部外城,为符合“祀天于郊”的定制,天坛修建了外坛墙,形成内外两重坛墙环护的格局。(www.xing528.com)

不难发现,天坛在明朝嘉靖年间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无论是坛制还是祀典,都进行了新的尝试。不过,煞费苦心更改天坛定制的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却仅仅亲临天坛祭天八次,与他对天坛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嘉靖皇帝之后,明朝历代帝王并未对天坛有新的更改,只是在万历十四年(1586)对天坛进行了一次大修。这次大修中变化最大的是天坛的斋宫,四周增挖了御沟,用于加强斋宫的防御能力。

皇乾殿

清廷定都北京后,沿用明朝旧制,仍旧将天坛圜丘坛作为祭天之所,将天坛祈谷坛作为祈祷五谷丰登之地。及至乾隆时期,康乾盛世之下,国力空前雄厚,也为天坛带来了全面改建、扩建的契机。

乾隆七年(1742),乾隆诏令修缮斋宫,增建寝宫,形制为“垂花门内一院,寝殿五间,东向。南北配殿各三间”。第二年,修缮工成。乾隆皇帝御书“钦若昊天”四字巨匾,悬于正殿后墙,并规定祭祀前斋戒三日,前两日在紫禁城皇宫内斋戒,第三日迁居天坛斋宫。

乾隆十二年,朝臣上疏乾隆皇帝,奏请修缮天坛内外坛墙。奏折中详细记述了坛墙的形制、长度、损坏情况及如何修缮,称:“天坛内垣长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高丈一尺,趾厚九尺,顶厚七尺。外垣长一千九百八十七丈五尺,高丈一尺五寸,趾厚八尺,顶厚六尺。四围墙顶墙身皆年久损坏……外垣两掖出檐各四尺四寸酌收一尺二寸。墙身内外均铲去浮土,上包城砖两进,下包城砖三进,旧有泊岸坍塌处灰土筑打。内垣里外出廊外,阔六尺八寸……檐柱朽烂,酌将里外檐均改进四尺八寸,不用檐柱……”乾隆皇帝看过奏折后,当即准奏修缮。

乾隆十四年,因祭天大典配位依代递增,台上配位已经增至五个,显得十分拥挤,乾隆皇帝下旨改建圜丘坛。两年之后,完成改建的圜丘坛,成为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坛面换成艾叶青石,栏板望柱改用汉白玉。每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寓意“九五至尊”。中心坛面铺一块圆石,圆石外铺砌九圈扇形石板。第一圈由九块石板组成,第二圈由十八块石板组成,依此类推,第九圈由八十一块石板组成。每圈数字均为《易经》中的阳数,以此彰显天子的权威。坛外以内圆外方为原则修有两重坛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设棂星门一座,均为汉白玉四柱三门。坛的东南角设有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西南角设有望灯台,东侧建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乐器库等。

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考虑到“殿与门名义未协”,“大享”之名与孟春祈谷异义,下旨将祈谷坛大享殿改名为“祈年殿”,将大享门改名为“祈年门”。

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诏令改建祈谷坛,将祈年殿三重檐攒尖屋顶的青、黄、绿三色琉璃统一改为青色琉璃,并将东西配殿及皇乾殿此前覆盖的绿色琉璃瓦改为蓝色。第二年正月初四,乾隆皇帝前往斋宫致斋,为已经修缮一新的祈谷坛御书了“祈年殿”和“祈年门”匾额。

天坛在乾隆时期的修缮与改建并未局限于上述几项,作为一位对建筑颇有研究的帝王,乾隆皇帝对天坛的修整达到了极致,使其形成了一条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镇石、九座坛门的最为鼎盛的形制。

两个祭坛组成一条南北中心轴线,南起昭亨门,而后依次为圜丘、琉璃垂花门、皇穹宇、成贞门、丹陛桥、南砖门、祈年门、祈年殿、琉璃门、皇乾殿、北天门,全长一千二百米;内、外坛墙和两坛之间的隔墙共同围护成天坛的三道坛墙;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组成了天坛的五组建筑群;祈年殿东南角设有“七星石”,称为天坛的镇石;祈谷坛门、圜丘坛门、祈谷坛三座天门、圜丘坛四座天门,共为九座坛门。

鼎盛时期的天坛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在位六十年的乾隆皇帝亲临祭天达五十九次之多,创历代帝王之最。此后的天坛因清王朝的沉浮而没有了乾隆时期的辉煌,但作为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仍旧是一处高不可攀的皇家庙坛。

祈年殿

宣统三年(1911),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走向末路。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此时的天坛,原本该结束自身的历史使命,不过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却上演了。被称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天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在新时代以祭天之礼为天坛的历史使命画上了句号。

如今的天坛已经成为一处为市民服务的园林公园,从明朝始建算起,六百余年时光已逝,天坛风采依旧。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并做出了中肯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2009年,天坛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选为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