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坛庙与北京天坛祈年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坛庙与北京天坛祈年殿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和建筑,这就是坛庙。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北京天坛祈年殿天坛面积广阔,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形式最美的一处封建社会坛庙建筑群,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坛庙与北京天坛祈年殿

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伴随着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和建筑,这就是坛庙。

概括说来,坛庙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第二类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第三类祭祀先贤。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

(一)北京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祈祷丰年)和祈雨的场所。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皇帝要到天坛来举行祭天、祈谷和祈雨的仪式。

北京天坛祈年殿

天坛面积广阔,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形式最美的一处封建社会坛庙建筑群,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天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和圜丘。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初名大祀殿,是一座蓝琉璃瓦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殿高38 米,直径32.72 米,上层檐下悬挂飞龙华带匾,上书鎏金大字“祈年殿”。三层蓝色屋檐逐层向上收缩,给人以蓝天重重、不断向上的感觉。殿顶莲花座上,安放着巨大的鎏金宝顶,犹如镶嵌在皇冠上的一颗金光灿烂的明珠。衬着洁白的台基、湛蓝的屋檐、朱红的檐柱、金碧辉煌的彩画,使得整座建筑显得崇高、雄浑、端庄、华丽。

祈年殿的总体设计强调了以天为主的原则,着重突出了祭天的神圣与崇高,体现出天人对话的理想氛围,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现存的祈年殿,是20 世纪70年代落架重建的。

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 年)曾大加扩建。圜丘坛是祭天时设祭场的地方,故又称祭天台、拜天台和祭台。坛为圆形,分为三层,每层四面出陛各九级。坛面铺艾叶青石,上层中央是一块圆形中心石,外铺扇面状弧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每向外一圈数量递增九块,中、下层亦皆如此,各层坛面外的栏板数,也都用九的倍数。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而九又为阳数的最高数值,故圜丘的坛面石、栏板和台阶的级数,都用九或九的倍数,其意在此。

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遗迹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追求神灵的神秘与压抑,而是显示大自然的博大与广阔,以祭祀仪式来表达人与天地的和谐

(二)太原晋祠(www.xing528.com)

晋祠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瓮山麓。全祠依山傍泉,风景优美,具有园林风味,不同于一般庙宇。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也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铭》碑,十分珍贵。

太原晋祠圣母殿

(三)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自鲁哀公十七年(前478 年)因宅立庙以后,历朝屡有修理或增建,至明代基本形成现有规模。它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庙基址南北约644 米,东西约147 米,沿中轴线布置有9 进院落。前三进是前导部分,有牌坊和门屋共6 座,院中遍植柏树。第四进以内从大中门起是孔庙的主体部分,此区围墙四隅起角楼,以大成殿庭院为中心,前有奎文阁及皇帝驻跸处;东有诗礼堂、崇圣祠、家庙和礼器库;西有金丝堂、启圣殿、寝殿(孔子父母的祠堂)和乐器库;后有圣迹殿和神厨、神庖。

曲阜孔庙大成殿

奎文阁是一座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拱。奎文阁结构合理,坚固异常。奎文阁后13 座碑亭中,有金代遗构2 座,元代遗构2 座。

大成殿是孔庙主殿,后设寝殿,仍是前朝后寝的传统形制。前庭中设杏坛,此处原是孔子故宅的讲学堂,后世将堂改为孔庙正殿。宋真宗末年,增广孔庙,殿移后,此处建坛,周围环植杏树,故称杏坛。金代在坛上建亭,现在的建筑是明代又改建成的重檐十字脊亭。东西两庑各40 间,供历代著名先贤、先儒的神主。大成殿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 年),重檐歇山,面阔9 间,用黄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石龙柱10 根,高浮雕龙及行云缠柱,为他处殿宇所少见,两侧檐柱则用阴刻线条图案。

曲阜孔庙除金、元碑亭外,尚保存较多明代建筑,东侧为孔子嫡传后代衍圣公的府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