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古迹史话:帝王之家的传奇

北京古迹史话:帝王之家的传奇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一座有着八百多年都城史的城市,荟萃着金、元、明、清以来的中华皇家文化,拥有众多关于帝王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为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为了使生活更加惬意,金朝皇帝开始修饰自己的“家园”,大量的风景区得以在中都城迅速修建。1215年,蒙古军队攻陷金中都,只存在六十多年的中都城遭到严重破坏。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307年元成宗特宣诏加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此来表达自己向儒家文化学习的决心。

北京古迹史话:帝王之家的传奇

北京,一座有着八百多年都城史的城市,荟萃着金、元、明、清以来的中华皇家文化,拥有众多关于帝王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为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岁月其实并不残忍,它侵蚀了人类的生命,却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关于北京的历史,最重要的当属八百多年的皇家史,它无须典籍的记载,却早已随着岁月印刻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游走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之中,就像在历史的画卷中徜徉。

北京的城市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西周早年,开国君主王姬发便把他的弟弟召公姬奭分封于“蓟城”,“蓟城”位于北京城的西南隅。自此之后,一直到宋、金时期的两千多年间,北京地区一直都是北方的军事重镇。由于远离国都,这一时期北京的建筑大多与军事有关,单纯以游览、休闲为目的建造的建筑并不多见,直到12世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金的出现。八百多年前的宋、金时期,成为北京都城历史的起点。

金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4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不堪忍受辽的长期欺压,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起兵反辽并于次年建国。辽国与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当时的北京正是辽国版图中的“南京”,又称“燕京”,与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和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西大明镇)并称为“五京”。1122年,北宋将燕京改称为“燕山府”,并于次年以谈判的方式从金国取得了燕山府。1125年,金灭辽,形成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金代初期的首都位于会宁府,而北宋的首都在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北京地区作为北宋的燕山府,正处于两个政权的接壤地带,依然是北部军事重镇的地位。也是在1125年,金攻占了北宋的燕山府,北京地区从此成为金的势力范围,北京的历史地位也从这一刻发生改变。

金将所占领的燕山府作为它的都城之一,将原来设在平州(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的最高国务机关——中书省枢密院都搬了过来,但这一时期金的首都仍然在东北的会宁府。

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金国发生政变,皇室完颜亮杀死金熙宗登上皇位,他就是后世闻名的海陵王。《金史》对海陵王的评价非常刻薄,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堪比商纣王的暴虐帝王形象。海陵王一生,为夺皇位而弑君,为保住皇位而残害忠良、屠杀宗族,并且杀死自己的嫡母、抢夺别人的妻子,简直就是天下无道暴君之首。

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犯上,虽然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但在上京的宗室、贵族中仍然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不满,这使他非常担心这些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同时,完颜亮也意识到,当时金的首都上京地处东北的一隅,不利于女真政权的发展壮大及与中原地区的融合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被金占领才二十多年的燕京因为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物产,成为金朝都城的最佳选择。

天德三年(1151)四月,完颜亮正式下诏欲迁都燕京,派遣张浩、苏保衡等官员前往燕京,参照北宋都城东京的规划设计,在原有的辽代“南京”城的基础上,向城市的东、西、南三面扩展,营建新的都城。工程动用了一百二十万人,历经两年,到贞元元年(1153)才告完工。

建筑工程尚未竣工的情况下,海陵王便迫不及待地于1153年迁都燕京,并把燕京改名为“中都”。为了断绝皇亲贵族对故土的留恋,完颜亮下令将上京的宫殿、贵族府第一律毁弃,以表达他迁都的决心。他的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金的封建化进程,也使北京第一次成为一个王朝的首都。完颜亮在位的十二年间,整肃吏治,团结各民族,巩固了金王朝的统治。

随着大批贵族、官僚的迁入,中都的商业得以迅速发展。为了使中都更加繁荣,完颜亮下令在四方招募民众,只要在中都居住就免除十年徭役。这一举措使北京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已初具规模。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一个国家的首都更像是皇帝和王公贵族自己的家。

中都城作为首都一改以往千年军事重镇的萧索面貌,逐渐变得繁华起来。随着金、南宋西夏等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大规模战争暂时平息。金朝皇帝与王公贵族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享受生活的欲望。

为了使生活更加惬意,金朝皇帝开始修饰自己的“家园”,大量的风景区得以在中都城迅速修建。如今的北海、香山、钓鱼台、玉泉山、玉渊潭等,都是当年金朝皇帝的离宫别苑。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燕京八景”也是从金朝开始的。金代的“燕京八景”分别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金中都城坊复原示意图

经历了八百多年的时光,当年力主迁都的海陵王早已重归尘土,而这些名胜古迹却任凭岁月侵蚀,仍然默默伫立在那里。它们不属于曾经的建造者海陵王和他的王公贵族,也不属于任何后来人,从它们建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北京的一部分,即使毁坏了、改变了也永远不能分割。

1215年,蒙古军队攻陷金中都,只存在六十多年的中都城遭到严重破坏。

元朝统一中国,也把首都迁到北京,并改中都为“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正式定都到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攻陷大都,近一百年间,元朝统治者除了修建新都城——大都之外,并没有建造更多供王公贵族休闲游乐的离宫别苑,只是把金朝的秀美风景保留了下来。

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深深懂得“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意为“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在统一全国之后,蒙古族统治者开始推动本民族的封建化。看看元朝的皇帝为自己的“家”所添置的建筑,就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

元大德六年(1302),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团结汉族的贵族和士大夫,元成宗铁穆耳下令沿袭历代旧典,在大都兴建祭祀孔子的孔庙。经过四年的修建,1306年大都孔庙正式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孔庙建成之后,其西侧的国子监也随之建好。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307年元成宗特宣诏加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此来表达自己向儒家文化学习的决心。1331年,元明宗又下诏特别恩准孔庙配享宫城规制,准许孔庙四隅修建角楼,使大都孔庙的地位空前提高。

在尊孔重儒的同时,元朝的皇帝们也在大都修建了大量的佛家寺院。元世祖忽必烈先是修建了大护国仁王寺,至元十六年(1279),又在大都城内修建了民间俗称“白塔寺”的大圣寿万安寺。从忽必烈开始,之后的元朝每一代皇帝几乎都在大都修建寺庙,如元武宗修建了大崇恩福元寺,元仁宗修建了大承华普庆寺,元英宗修建了大永福寺和大昭孝寺,泰定帝修建了天源延圣寺,元文宗修建了大承天护圣寺。到了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时期,由于社会混乱,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崇信佛教的顺帝已无暇顾及修建佛寺。在整个元代,元朝皇帝中只有他留下了未修建寺院的遗憾。这些皇家佛寺多数在北京城内或近郊,还有一些在西山风景区。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朝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元朝统治者用强悍的武力夺取天下之后,应该也曾想努力地治理好这个国家,从他们尊孔重教与大建寺院就可以看出,他们至少知道该用什么治理国家。

到元朝灭亡之时,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两百多年。两百多年里,在北京这个皇帝的“家园”之中,金朝的“主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享受生活的需要修建了很多的离宫别苑,而元朝的“主人们”为了维护整个大家庭的稳定修建了大量文化宗教类的建筑。如今,回望历史,金朝统治者最终没能统一全国,而元不但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还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封建王朝。原因何在?单从他们的统治者建设首都的侧重点上,也许就可以窥探一二。

元朝统治者大力修建文化宗教建筑,但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1368年,明军大将徐达攻破大都城,元顺帝弃城逃跑,元朝灭亡。随着王朝的更替,历史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而北京的都城地位却由此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南京再次成为首都,而北京的地位则回到了三百年前。据说当年选都之时,朱元璋连他的老家凤阳都计算在内,却根本没有考虑北京。这是不难理解的。朱元璋毕竟是农民出身,而浓重的乡土观念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的传统,至今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在淮西长大的朱元璋,自然不会首先考虑在偏远的北方建都。

在北京两百多年短暂的辉煌都城史即将像流星一样在历史的天空中划过之时,一个人的出现,却让北京重拾辉煌,并超越以往。

明成祖朱棣,1360年出生在南京,十岁被封为燕王,二十岁到北京,从此他的一生便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1399年8月,由于对建文帝削藩政策的不满,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1402年6月,朱棣攻陷南京,成功夺取帝位,次年改年号为“永乐”,他因此也被称为“永乐大帝”。(www.xing528.com)

朱棣在北京生活了多年,可以说,北京就是朱棣的家。夺取帝位之后,他仍然无法适应南京的生活,于是,性格坚毅的永乐帝毅然迁都北京,回到了熟悉的“家”。

“回家”的永乐帝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自己和后世子孙的皇宫——紫禁城。紫禁城一直保留至今,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如今它是每一个到北京游览的旅客必去的景点之一。朱棣走上皇位的是是非非,我们无意评说,但是没有他,也就没有紫禁城,无法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留下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家”的安全,维护“家”的繁荣与稳定,明朝皇帝在京城北部修建了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这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和国家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巍峨的八达岭长城依然在军都山顶蜿蜒,毛泽东主席当年的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早已成为中外游客到北京旅游时广为传扬的“口号”。

随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北京很快恢复了繁荣。中国人十分注重对祖先的敬重与怀念,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更是这方面的表率。朱棣在修建紫禁城的同时,按照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修建了祭祀皇帝祖先的家庙——太庙。为了满足皇帝祭祀及为天下苍生祈福的需要,明朝又修建了天坛、地坛和先农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1420年。皇帝自称为“天子”,既然是“天之子”就要对上天有足够的敬重,所以天坛的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要大一些,可见皇帝对“上天”的重视,毕竟,“天子”之说应该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事关国家社稷。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作为另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静的皇家坛庙,它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是整个中国最大的“祭地”之所。

明代是中华文明的又一个高峰,璀璨的文化光芒四射。有明一代,人才辈出,精英无数,现在仍流传于世的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三部完成于明代。在耀眼的文明之光中,礼仪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北京的庙院与祭坛正是中华文明礼仪的见证者。当天下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恭恭敬敬地在它们面前跪拜之时,这些建筑就再也不只是石头与木块的堆积。

除了雄伟的皇宫和承载着中华古老礼仪的建筑之外,明代留给我们的另一个文化遗产就是明代帝王的陵墓群——明十三陵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自1409年朱棣修建长陵开始,到1644年顺治帝崇祯修建思陵止。陵区占地面积约为四十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帝后陵寝数量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如今,明十三陵已陆续向游人开放。走在苍松翠柏环绕、肃穆庄严的陵区之间,也许我们最该感谢的是清朝的统治者。或许他们当时的动机只是为了笼络人心,然而,他们的确为历史保留下了这片珍贵的陵区。

1644年,这一年的北京城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有生有亡,有兴有衰。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在景山自杀殉国;同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四月二十三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五月二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城。九月十九日,顺治皇帝自正阳门进入皇宫,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

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五百年前,女真人第一次把北京设置为王朝的首都;五百年后,他们的后代——满族人再次回到了这里。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北京城已不再是割据政权的都城,而是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五百年间沧海桑田。金朝统治者留下的离宫别苑仍在,又经过元、明两朝众帝王的精心添置,北京城“帝王之家”的地位已不容改变。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个少数民族似乎并未改变他们的“喜好”。随着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住在北京的满族皇帝们再次修饰起自己的“家园”。有趣的是,他们与他们的祖先一样,热衷的仍旧是修建“离宫别苑”,这也许是因为游猎民族不喜欢久居皇宫的缘故吧。

自清军入关的第一任皇帝顺治帝开始,清朝的皇帝就不喜欢在皇宫长久居住,他们大多在宫外寻找风景优美之处修建离宫。顺治皇帝进入北京之后,就经常在南苑和西苑居住。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在《南苑秋风》一诗中描绘了南苑的美景:“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位于紫禁城之北的积水潭在元代被称为“北海子”,与之相对,南苑则被称为“南海子”。因苑内有永定河故道穿过,又有凉水河、小龙河、凤河等河流流经此地,南苑水流密布,湖泊众多,成为一处水丰草茂的胜地。饮鹿池、眼镜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系列水域散布其中,呈现出一派北方难得的水乡之韵。因水而兴,南苑为水生和喜水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所,逐渐成为理想的休闲之地。这正好与游牧民族喜欢渔猎的需求相契合,而刚刚进入中原的清朝皇族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那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水草丰茂的南苑自然是顺治皇帝修建离宫的最佳选择。

在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南苑一直是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皇家猎场。清朝的皇帝们在这里修建了四处行宫和多间庙宇,并在南苑开辟出一部分专供士兵操练的场所,清朝皇帝曾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

当时的南苑草木茂盛,动物繁多,獐子、野兔、麋鹿等在南苑内悠闲、自在地生活着。清末,由于清朝统治的腐朽,国力日趋衰弱,帝国主义列强乘机侵略中国。这些强盗闯入南苑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朝皇帝苦心经营的南苑从此成为一片废墟。如今,那广袤的猎场、恢宏的行宫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唯有一些残留的石碑,伴着“大红门”“小红门”“旧宫”“鹿圈”“角门”等依旧使用中的地名,一道见证着南苑曾经的辉煌与耻辱。

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皇帝在玉泉山南麓的金章宗所建芙蓉殿遗址基础上改建行宫,创设了澄心园。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南巡,深为江南湖山美景所吸引,于是下令在明朝武清侯李伟的清华园废址上修建行宫,赐名为“畅春园”。

畅春园是清代修建的第一座离宫苑囿,落成之后,康熙皇帝时常奉孝庄文皇后和孝惠章皇后于园中休息,同时在园中处理政务,使这里成为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务中心。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皇帝病逝于畅春园清溪书屋。

在畅春园周围,康熙皇帝赐给各位皇子和宠臣很多园林,最著名的就是赏赐给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皇帝的圆明园。这个前世以金碧辉煌著称,今生以民族耻辱闻名的特殊园林,曾是清朝皇帝最爱的园囿。

雍正登基后,就开始大规模营建圆明园,引水凿池,增筑亭榭。至雍正三年(1725),圆明园占地面积增加了近九倍,由三百亩扩大到了约三千亩。扩建后的圆明园升级为离宫,不仅是皇帝的日常居住之所,也是处理政务之地。园中景致美不胜收,命名了“圆明园二十八景”。

1735年,乾隆皇帝即位。这个在建筑艺术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帝王,在北京及京畿地区保护、扩修、兴建了无数皇家宫殿园林。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深为江南美景所吸引,于是将江南各地胜景仿造于圆明园内,是为“圆明园四十景”。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完成了御制四十景诗。诗篇中的四十景,与雍正时代的“圆明园二十八景”完全不同,可见这些胜景是修建于乾隆登基后的数年。乾隆十年(1745),乾隆皇帝开始在香山修建静宜园,历时七个月,于次年建成“静宜园二十八景”。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为庆贺其生母转年六十寿辰,于昆明湖北侧堤岸、依万寿山筑园,赐名为清漪园。同年,扩建玉泉山麓的静明园。静明园是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澄心园改名而来,乾隆皇帝为扩建后的静明园御制了《静明园十六景诗》。此后,乾隆皇帝对康熙朝所建畅春园进行大修,用于太后居住。至此,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代表了清代皇家园林的巅峰。

晚清时期朝阳门以北城墙([日]小川一真 摄)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正是清朝的全盛时期。除了“三山五园”之外,还建有长春园、绮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弘雅园、澄怀园、自得园、含芳园、诚亲王园、康亲王园、寿恩公主园、礼王园、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等数十处皇家御苑与赐园。

这些壮观气派、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中华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北京皇家园林艺术史上一串璀璨的明珠。

至此,中华帝王们对“帝王之家”绵延几百年的修建基本完成,北京的皇家历史就镶嵌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之中。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它们,那些关于北京、关于帝王的往事才没有随时间流逝。时至今日,当我们在北京见到这些或辉煌或优雅的皇家建筑之时,那种旷远的感觉油然而生。譬如气质非凡的皇宫紫禁城,它目睹过明成祖“回家”时的喜悦,见证了后宫嫔妃钩心斗角的险恶,得到了明、清两代几十位帝王的厚爱。上下五百年,人非而物是,一座宫殿,留下了无数皇家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