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行业缺乏全生命周期理念和手段: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缺乏全生命周期理念和手段: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物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到竣工交付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建筑运营的周期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是时间最长的阶段。一方面,建筑业普遍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另一方面,目前缺少足够的有效手段来应对这种需求。全生命周期的必要前提是信息共享和应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管理等各阶段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断层问题,实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

建筑行业缺乏全生命周期理念和手段: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建筑物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到竣工交付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建筑运营的周期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是时间最长的阶段。同时,运营阶段的投入也远比建造投资大。尽管建筑物竣工以后的运营管理不在传统的建筑业范围之内,但是建筑运营阶段所发现的问题绝大部分可以从前期设计阶段和建造阶段找到根源。

一方面,建筑业普遍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设计建造阶段往往不关注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费用,不考虑今后运营时的节约和便利,而过多地考虑了如何节省一次性投资,如何节省眼前的时间和精力,设备供货商往往较少考虑系统集成的协调和匹配。

另一方面,目前缺少足够的有效手段来应对这种需求。全生命周期的必要前提是信息共享和应用。建设行业中各参与主体(如业主、设计方、施工方、运营维护管理方)间的信息交流还是基于纸介质,这种方式形成各专业系统间的信息断层,不但使信息难以直接再利用,而且其链状的传递难免会造成信息的延误、缺损甚至丢失。在设计阶段,设计者无法利用已有的信息,设计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大大降低;在施工阶段,由于传统设计信息表达的缺陷、信息传递手段的落后,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无法完全掌握设计信息,在施工时无法获取必要的信息,在项目交付时无法将信息交付给业主,从而造成了大量有用信息的丢失;在建筑物使用阶段,积累到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仍然以纸张保存或存在于运营管理人员的头脑里,没有和前一阶段的信息进行集成。运营阶段的信息和经验很少再应用于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信息丢失严重,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的再利用水平极低。(www.xing528.com)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经营活动,参与者涉及众多专业和部门,工程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物从勘测、设计、施工到使用、管理、维护等阶段,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管理等各阶段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断层问题,实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化设计、合理制订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程,合理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已成为投资者、设计机构和施工承包商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当前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