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宣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武宣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宣境内由广西大瑶山和莲花山余脉相夹黔江所形成的丘陵和盆地成为桂中的“南门”,北回归线横贯桐岭和思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温度21.2℃,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适宜的气候和地处桂中平原使武宣香稻、甘蔗、玉米、水果、花生、桑蚕、茶叶、食用菌遐迩名闻,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广西最大玉米制种和夏南牛养殖基地县,来宾市最大食用菌基地县。

武宣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武宣境内由广西大瑶山和莲花山余脉相夹黔江所形成的丘陵和盆地成为桂中的“南门”,北回归线横贯桐岭和思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温度21.2℃,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适宜的气候和地处桂中平原使武宣香稻、甘蔗玉米水果、花生、桑蚕茶叶食用菌遐迩名闻,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广西最大玉米制种和夏南牛养殖基地县,来宾市最大食用菌基地县。武宣是名副其实的广西“鱼米之乡,桂中粮仓”。除此之外,胭脂李、牛心柿、双髻龙茶等品牌令武宣名扬区内外。锰、铅锌、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滑石、大理石、国画石(草花石)等享誉海内外。鱼圆、米饼、红糟酸、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遐迩闻名。

柳江和红水河在武宣县北部金鸡乡汇合成黔江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黔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内,把县域分为南北两大片。素称“黄金水道”的黔江,上接红水河、柳江,连通来宾、贵州柳州,下接浔江通梧州、广州、香港、澳门,是来宾与贵港桂平的接合部,是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和中线通道的“咽喉”,桂中地区水路物资集散地,常年可通航1000~2000吨船舶,有桂中“水运门户”之称。

武宣县与桂平市之间的大藤峡,是沟通南北的水路交通生命线。沿大藤峡和桂中盆地并生着洞奇、谷幽、水美的秀美仙境,有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地上峡谷百崖槽、水上峡谷大藤峡、地下峡谷犀牛岩。此外,“八仙天池”“五马拦江”“仙葫岛”“仙岩留迹”等十多处以仙为名的风景点与“双髻晴岚”“灵湖松籁”“神窟流泉”等历代诗人赞颂的古八景争奇斗艳,令武宣成为“中留山水甲南天”和“仙城仙境、百里仙乡”。(www.xing528.com)

独特的地理位置、险要的地理环境和风和日丽的气候,孕育了武宣璀璨的农耕文化,孕育了武宣广阔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培养了武宣人民坚毅负重像山一样的品格,以及反抗外侮、保家卫国、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