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东生先生送给我的公字笔:见证我习书历程和老师辛勤教导

陈东生先生送给我的公字笔:见证我习书历程和老师辛勤教导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惟有一枝毛笔,虽不能使用了,却始终带在我的身边,那就是陈东生先生送给我的“公”字笔。我仔细打量这枝笔,与普通笔没什么两样,反而显得简单,笔杆挺直浑圆,上有一标签,写有“公”字。“公”字笔虽小,但先生的千言万语却蕴含其中了。这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仿佛都记录在“公”字笔中了。我爱“公”字笔,它不是一枝普普通通的笔,它记录了我孜孜矻矻习书的历程,更记下了先生教书育人的良苦用心。

陈东生先生送给我的公字笔:见证我习书历程和老师辛勤教导

大家都知道“退笔成壕”的故事。说的是智永和尚苦练书法,用废了的毛笔,葬埋起来竟有那么多。我学习书法也有40余年了,毛笔也用了上百枝。一般地说毛秃、管坏也就弃置不用或信手抛弃了。到不曾想仿效古人,将它们葬埋起来。惟有一枝毛笔,虽不能使用了,却始终带在我的身边,那就是陈东生先生送给我的“公”字笔。

说起这枝笔的来历,叫人难以忘怀。文化大革命中,我插队去了大厂回族自治县。虽然干农活很累,但我依然苦苦地眷恋着书法。没条件写字时,我就在田间地头,以树枝作笔大地当纸,在那松软的黄土地上划了塗,塗了划;有条件写字时,我就重操旧业,练起小楷来。至今我还保留着那时写在信封上的毛主席诗词,都是蝇头小楷。每次从农村返回城里,我都要带上几篇到先生那里去求教。

一次,在先生家,他看罢我的习作就转身出去了,不一会儿拿来一枝笔。我仔细打量这枝笔,与普通笔没什么两样,反而显得简单,笔杆挺直浑圆,上有一标签,写有“公”字。笔毛黄白相间,绝无华丽,只有质朴之感。先生一边递给我一边说:“这枝笔如同一匹烈马,可能很不好驯服,一旦驯服了它,那可是一匹千里马啊。”回去后,我久久地回味者先生的话,从此益加发愤练习书法了。白天——地头;夜间——炕头,真正品尝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味道。“公”字笔那桀骜不驯的品格锻炼了我,使我渐渐懂得了“本固而枝荣,根深则叶茂”的道理。“公”字笔虽小,但先生的千言万语却蕴含其中了。“公”字笔虽轻,可先生的一片深情却重若泰山。每当我看到它,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件件刻骨铭心的往事。(www.xing528.com)

从我步入南开中学那天开始,我学习书法就有了方向,先生为我导航,使我一个懵懵懂懂热爱书法的中学生有了目标、有了信心、有了力量。陈先生常常放弃课间休息的时间为我讲解字的结构和用笔的方法。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我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花上十多年的工夫去打楷书基础。他表扬我,把我的作业分发给各年级各班的同学去效仿;他鼓励我,基本功不可忽视要加强再加强。他也批评了我。那是返城后我不想去上大学时,他说我不思进取,一定要求我在职深造……今日想起来,先生的批评恰如及时雨,救活了我一颗枯死的心。这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仿佛都记录在“公”字笔中了。

光阴似箭,转眼20多年过去了。“公”字笔像“退役”的老马安详地躺在笔盒里,虽说墨渍几乎浸润到笔杆的一半,但在我的眼里,它风韵犹存,青春还在。它曾是一叶扁舟,载我在书海里遨游;它曾是一杆枪,帮我向着困难冲锋陷阵;它曾是我的知己,与我共享着喜怒哀乐。它是恩师派驻我身边的信使,通灵犀、输力量、解倒悬、辨方向。我爱“公”字笔,它不是一枝普普通通的笔,它记录了我孜孜矻矻习书的历程,更记下了先生教书育人的良苦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