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纸币收藏与研究的历史地位

我国纸币收藏与研究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天津地名券是我国最早印有地名、图章、签字、中英两种文字和暗记的纸币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流通需要提供了重要的佐证。目前我国纸币收藏界公认,1934年总处委托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印制的1元人牛耕耘图天津地名券为珍品。

我国纸币收藏与研究的历史地位

1.反映出民国时期政治、经济金融的发展。仅从天津地名券的部分图案去研究,早期黄帝像、李鸿章像兑换券加印中国银行行名和天津地名的兑换券可以反映出大清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延续关系,以及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在百废待兴中的应急选择,留下了此时中国社会的写照。民国六年至民国二十四年发行(使用到民国三十年)的天津地名券图案中没有出现人物像,而以风景为主,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之动荡,政治、经济、金融处于调整时期。民国二十四年由总处集中发行的带有孙中山像的中国银行兑换券则反映出当时政权已经统一,经济、金融发展处于上升期。研究不同时期天津地名券的发行和流通情况更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天津乃至全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一部天津地名券的发行和流通史,几乎完整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天津政治、经济、金融发展变化。

2.代表了民国时期纸币印制的最高水平。天津地名券作为中国银行兑换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印制在中国银行统一策划下,从图案设计、色调搭配、纸质选用、承印单位等各方面力求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突出民族特色,便于市场流通,防止非法仿制。鉴于受当时我国印刷技术的限制,中国银行兑换券绝大部分是委托美国和英国印钞公司承制(后期部分角、分辅币券和小面额的主币券由本国印制),而天津各种地名券完全由美国和英国印钞公司印制。纸币收藏家们认为,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兑换券的印制水平完全可以与当时西方国家纸币相媲美,是与国际纸币接轨的先驱,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版面、图案和内容还奠定了我国近代纸币设计的基本方向。此外,天津地名券是我国最早印有地名、图章、签字、中英两种文字和暗记的纸币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流通需要提供了重要的佐证。(www.xing528.com)

3.部分天津地名券十分珍稀。目前我国纸币收藏界公认,1934年总处委托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印制的1元人牛耕耘图天津地名券为珍品。该券印毕后,德纳罗印钞公司将25万张1元券分装五箱交由太古公司,于1935年2月上旬由沪装“通州”轮运,津途中被海盗劫去,故全部作废。其余印毕未交之券,亦同时作废。该券没有进入流通。民国时期该券偶有所见。实际上,还有部分天津地名券也很难见到,如1912年由美国钞票公司承制的大清银行尚未签字发行的李鸿章像兑换券1元、5元、10元三种加印中国银行行名与天津地名的兑换券已存世不多。又如,1918年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新版中国银行兑换券,“京改津”、“口改津”天津地名券为天津市场临时需求的结果,发行数额不是很大,现市场已少见。再如,1914年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专门印制的银辅币天津地名券1角、2角、5角三种,当时共发行50万元(1角、2角各20万元,5角10万元),因年代久远,回收销毁彻底等原因,现已很难见到实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