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币圈生态-纸币圈那些事

纸币圈生态-纸币圈那些事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故事推演到纸币圈,我认为,无论纸币圈中的哪一个层次的群体,都应该以维持下一级群体对纸币的信心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那种无底线的“忽悠”和炒作、无约束和肆意的共谋,或许能够让他们一夜暴富,但代价却是纸币收藏再也无人问津。根据笔者对从事钱币交易的数十位专业币商的调查显示,有以下五个方面非常值得注意。但若从纸币圈生态出发,你不发声我也不发声,你我最终都会成为受害者。

纸币圈生态-纸币圈那些事

在一个生态系统群中,无论是处在食物链哪个层次的生物,它们都需要有智慧才能够繁衍不息,过度蚕食下一级的生物,看似自己壮大了,但最终毁灭的却是整个种群。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穿山甲吃蚂蚁的故事吧。在人们眼中,穿山甲或许是低等动物,谈不上智慧可言。但或许是源于本能,穿山甲发现蚂蚁窝之后,每次只是吃掉这窝蚂蚁的一半,即使它还没吃饱,也是如此。恰恰就是这样的做法,穿山甲和蚂蚁之间保持了某种动态的平衡,穿山甲能够从远古走来,一直没有灭绝。从这个故事推演到纸币圈,我认为,无论纸币圈中的哪一个层次的群体,都应该以维持下一级群体对纸币的信心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那种无底线的“忽悠”和炒作、无约束和肆意的共谋,或许能够让他们一夜暴富,但代价却是纸币收藏再也无人问津。

这几年最常听到的案例当数邮票收藏了。曾几何时,全国的邮票爱好者一度达数千万人之多。但经历了最近10年来的暴涨、暴跌,邮票收藏渐渐退去热度,很多邮商也转行钱币。理由很简单,自1992年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编年票,这种邮票每次几乎都达到数亿枚发行天量,加之近年来邮票的寄信功能基本丧失,发行量基本等于存世量,谁买谁赔的结果已成定局。面对如此之局面,很多邮商别出心裁大搞炒作,甚至把股市,乃至期货市场的手法引入邮市。在顶峰时期,邮票市场俨然成为一个资本运作的市场。但结果如何呢?无中生有的炒作终究是无法持久的,邮市崩塌只是早晚的事情。每次看到时下币市的种种操作手法,都让我不寒而栗地想起当年邮市。如果有一天币市到了那样的境地,试问又有谁能够得益呢?

根据《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在线调查,钱币收藏并不像表面上看得那么简单,有45.1%的被访者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其中男性买到赝品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在谈到当下的钱币收藏市场时,受访者普遍反映存在诸多问题。56.1%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市场比较混乱,担心会买到赝品而得不偿失;47.3%的受访者认为钱币的品种太多,不知道买什么能增值;40.8%的受访者表示对钱币价格的担忧,怕炒作过大,高位被套;25.9% 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钱币的变现渠道不通畅,担心无法实现套现。

根据笔者对从事钱币交易的数十位专业币商的调查显示,有以下五个方面非常值得注意。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遏制,继续发展下去,钱币泡沫很可能会崩裂,最终殃及整个纸币圈。第一,过度“割韭菜”,小白退出圈。蚂蚁是要吃的,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要学习穿山甲的智慧。任何品种的定价都要适度,要慢慢玩,过激、过急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第二,无限制细分,中文标助力。警示一下那些从事品种细分的玩家,你的脚步还是放慢一下,至少让大家能够跟上你研究推广的步伐。过度细分或者任意细分,不是收藏市场健康的玩法。那些权威的评级公司也要认真反思一下,不要动不动就入壳,真假没有弄清楚之前,草率的行为虽带来短期利润,但长期营造起来的良好口碑却是难以维持。第三,联合宣传,资本运作。币市不是资本市场,想炒股请去股票市场,币市不欢迎你。第四,恶意作假,肆意宣传。在任何圈子里,造假者都是最让人憎恶的人,这只能依靠大家同心协力联合抵制。第五,黑心出价,影响偏好。拿纸币做生意,价格当然要出,而且要保证自己赚钱,但要适度。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花样百出的销售策略开展的过高定价,对谁都没有好处,伤害的只能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热情。(www.xing528.com)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在纸币圈里,懂行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纸币的出价是否合理,是否是刻意造势,大家一看就明白。只不过在中国社会中,没有谁愿意得罪人。但若从纸币圈生态出发,你不发声我也不发声,你我最终都会成为受害者。在经济学博弈论中有个经典的智猪博弈故事,故事讲述了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谁就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小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6∶4;同时到槽边,大小猪收益比是7∶3;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收益比是9∶1。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这个博弈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当下纸币圈中为什么很多人知道有些纸币不会升值也没有收藏价值,却选择沉默。他们明知道是骗局,却愿意跟随,不为别的,利益使然。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曾明确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如果在一个集团内部,集团利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那么,不管个人是否付出成本,它都享受集团共同利益;这样的情况会促使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集团越大,分享利益的人就越多,为实现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某一个被炒作的币种开展宣传之初,或许作为小散户的你还可以跟随分得肉汤。但当这个品种普及开来之后,大庄家手里的货出完了,他们也就失去对该品种继续炒作的动力,于是,在集体行动的悖论作用下,炒作到此结束,崩盘在所难免。

综上,从投资价值来看,纸币和买房的道理很相似,外环以外房子的价格永远高不过内环以内,四线城市房产的价值难以抵过一线城市的房产。为什么?区位的原因。同样,第四套纸币和第五套纸币的确都有一些好的品种,但它们潜在的存世量实在太多,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市场的消耗。因此,当新手积累了丰富的纸币阅历之后,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第一套纸币、第二套纸币、第三套纸币领域,这就是收藏界的藏品置换原理。同样的道理,那些贪便宜的人和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以及盲从听信故事的人,终究会有明白过来的那一天。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一些房产中介不都是经常编造故事嘛!他们会说,别看这个地方现在配套不好,但高铁马上就通,国际学校和公立大医院马上就会到来,甚至地铁也即将建设。反正是连哄带蒙地推荐给你。结果呢?一线或者中心城区的房产价格已经翻了几番,而推荐地段房产的高铁、地铁、学校还在规划中。所以,纸币收藏爱好者要重视稀缺性,尤其是那种自然的稀缺性,编故事、造数据是不可靠的。这些新的东西可以玩,但不能去做今天买明天高价买的美梦。至少在今天,已经获得时间验证以及得到广大藏家认可的纸币,才是最安全的东西。但如何识别这些品种,还是要依靠纸币收藏爱好者自己的阅历、知识和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