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习近平留下的海洋强国建设方向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留下的海洋强国建设方向和行动指南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利益、共同利益等,并指出我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留下的海洋强国建设方向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就加强国家海洋事务管理、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回应了世界对我国海洋发展的关切,解决了当前我国海洋领域面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等核心重大现实问题,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基本方法问题,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海洋强国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都有了系统性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承启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海洋文化和艰苦卓绝的海洋开发实践,根源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沿海地方和中央的海洋工作经验,内涵丰富、兼容并包、与时俱进,是实现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的行动遵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海洋观,体现了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最本质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海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

二是海陆一体的国土空间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早在2002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使海洋国土观念深植在全体公民和决策者的意识之中。实现从狭隘的陆域国土空间思想转变为海陆一体的国土空间思想。这一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洋在国家领土中的地位,不仅将海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是不再以陆定海,不再将海洋与陆地分而治之,海陆一体的国土意识,将蓝色国土与陆地领土视为平等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种国土观念上的革命,历史上所未有,是我国几千年来国土观念未有之变革,是中华民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

三是维护海洋共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利益、共同利益等,并指出我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在这一前提下,追求并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打造命运共同体。(www.xing528.com)

四是促进海洋和平发展。长期以来,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之路怎么走,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发表祝酒词时指出,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同时,不会形成新的海上霸权,更不会影响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我们也绝不会走历史上一些大国殖民掠夺的老路。

五是秉持海洋共同安全理念。2013年10月24日,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2014年5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时指出,“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1]2019年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互信,加强海上对话交流,深化海军务实合作,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2]

六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海洋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中国直面全球海洋治理问题所提出的重要理念,表达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又显示了中国愿与各国共同维护海洋和平安宁的担当。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海陆一体、陆海统筹的理念,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的海洋利益观,和平合作的海洋发展观,共建共享共赢的海洋安全观,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发展、局部与整体发展、重点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权益向统筹兼顾型转变,不断实现创新突破,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