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木岭:母亲河溯源,海拔971.83米

血木岭:母亲河溯源,海拔971.83米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逆流溯源,在血木岭接近顶峰处的那个小泉眼,就是滔滔抚河水的最远点、最高点,亦是抚河的起点,海拔为971.83米。抚河源自然保护区设立后,原先在山上居住的农户全部迁往山下,血木岭已无人长期生活和从事生产了。血木岭属高地山丘,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受冬季风控制的大陆性为主要特征。饮水思源,滔滔母亲河背后是来自远山的涓涓细流;探访抚河源,感恩血木岭的博大包容和无私奉献……

血木岭:母亲河溯源,海拔971.83米

赣东大地山川密布,溪流纵横,血木岭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抚河源头呢?

在古代,人们就对抚河的发源地进行了探寻。早在《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在1985年出版的《江西省情汇要》(1949~1983年)中,也有记载“抚河发源于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而同一时期也有资料称“抚河发源于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交界处灵华峰东侧里木庄”。

为了科学、准确地分析判定省内五大河流的源头,2002年11月,由省水文测绘林业、地矿、人事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了江西五大河流科学考察小组,经过近4年的艰苦努力,于2006年9月提交了《江西五大河流科学考察报告》,我省五大河流的源头首次有了权威的认证。其中,确认了血木岭的山泉顺着山谷流经一段后变成了两股,一股流经里木庄,另一股流经罗家地,在5公里开外的木头坑合流,众多小支流汇合形成驿前河(驿前港),环绕驿前镇,之后向东北流经广昌县赤水镇,再向北流经南丰,至南城县万年桥之后称为抚河。

逆流溯源,在血木岭接近顶峰处的那个小泉眼,就是滔滔抚河水的最远点、最高点,亦是抚河的起点,海拔为971.83米。泉眼的旁边,有一块高约3米、宽约2米、镌刻着“抚河源”的巨大石碑,表明这里便是抚河源。这块石碑上的“抚河源”三个字是由江西五大河流科学考察组组长程宗锦提写的,石碑是由省林业厅于2007年出资建造的。站在“抚河源”碑旁向下远眺,两面碧绿的山坡相望相守,构出一道陡窄而悠长的山峡,涓涓细泉从大山心脏汩汩而出,汇成细流后,像一支银箭射向幽深的峡谷,义无反顾地流向远方。此时,“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意境油然而生。

从“抚河源”泉眼处继续向上攀行,约半小时后到达灵华峰的顶峰,其海拔为998.48米。这座山峰,也是广昌与赣州的宁都、石城三县的交界之处。

登顶灵华峰,一览众山小。远处山峦起伏,云雾霭霭,好一派大好河山。山顶空地狭小,不足百平方米,杂木拥簇间有三处紧挨一起的先人留下的建筑物。一处是四面墙体由花岗岩砌成的小屋,屋顶已不见踪迹,只剩残垣断壁。小屋面积大约10平方米,布满青苔的石墙上爬着许多藤蔓,看上去很有历史感,却很难看出这座小屋原来是做什么用的,是山庙?是哨岗?已无从考证了。另一处是广昌、宁都、石城三县的交界碑,这个三角柱形的小界碑,其三面分别刻着这三个县名,站在这里真的可以一脚踏三地了。还有一处是“抚河发源地”碑,碑长约3米,高约2米,黑色大理石底座,红色碑体刻着“抚河发源地程宗锦二〇〇(零零)七年三月 灵华峰 东经116°14′04″北纬26°33′04″海拔高程为998.48米江西省五大河流科学考察组二〇〇(零零)七年三月”字样。(www.xing528.com)

抚河发源地,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以抚河源头为主的水域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林分结构,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功能。为了保护抚河源,政府特别设立了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抚河源头环境的污染和对生物的干扰。

40岁出头的山民林大姐,刚立冬便与丈夫一起来到血木岭的深处,准备采挖冬笋。他们在山上就地取材,用竹子搭了3个小屋,一个用于贮藏采挖好的笋,一个做厨房用;还有一个小屋,他们会在竹片编的墙上,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以抵御深山里冬季刺骨的寒风,这间是他们的卧室。他们在小竹屋里从入冬一直生活到第二年春天。与他们一道上山的,还有两条大黄狗和几只鸡,狗是用来保护安全的,以防夜里野兽来侵,而鸡下的蛋便是他们在这深山里的“荤菜”。抚河源自然保护区设立后,原先在山上居住的农户全部迁往山下,血木岭已无人长期生活和从事生产了。林大姐他们冬季到山上挖笋,对环境并不产生破坏,冬笋一般不能成竹,却消耗了竹子的养分,挖了冬笋有利于春笋长大,另外还能起到松土的作用,促进竹子更好地生长成林。

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大自然也将给予我们更多的馈赠。血木岭属高地山丘,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受冬季风控制的大陆性为主要特征。该地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量1717.5毫米,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也为形成河流源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抚河源自然保护区有较大面积的次生态森林生态系统,为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场所。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抚河源维管束植物共有214科821属1895种,包括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银杏等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有野生脊椎动物29目87科196属292种,包括豹、云豹、黄腹角雉、穿山甲娃娃鱼、白鹇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是一个宝贵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饮水思源,滔滔母亲河背后是来自远山的涓涓细流;探访抚河源,感恩血木岭的博大包容和无私奉献……

(刘勤耕 陈源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