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龙门:历史与人文,禹凿巧咽喉

黄河龙门:历史与人文,禹凿巧咽喉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门是黄河的咽喉,其处两岸悬崖峭壁,宽不足40米,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故又称“禹门”,其多处景点,均与禹凿龙门相关。黄河龙门石门关刘玉虎 摄影千百年来,两岸交通冬季靠冰桥,平时靠木船,十分艰难。历史上,龙门两岸均有大禹庙,现原址有大禹庙遗址纪念亭、大禹庙遗址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等。另有韩城大禹庙,位于韩城市新城区周原村黄河崖畔上,距龙门8千米。

黄河龙门:历史与人文,禹凿巧咽喉

龙门是黄河的咽喉,其处两岸悬崖峭壁,宽不足40米,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黄河奔腾至此,破“门”而出,一泻千里,惊涛急浪,汹涌迭起,摄人心魄。

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故又称“禹门”,其多处景点,均与禹凿龙门相关。归为韩城八景之一的“禹门春浪”即指广为流传的“鲤鱼跳龙门”景象(阳春三月,冰消河开,鲤鱼竞相跳跃)。另有千尺梯子崖、天险石门关、深渊石头城玉女莲花洞、云中艄公庙、抗日旗语台等景致。

龙门自古为晋、陕交通要隘,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城大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东晋太元年间,姚绪从龙门渡河东讨蒲坂(今永济)。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于龙门造三道浮桥渡河。隋大业十三年(617),唐高祖李渊从禹门渡黄河取关中。天会五年(1127),金将完颜娄室从龙门西渡取陕西。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众经韩城由龙门渡河,推翻了朱明王朝。

黄河龙门石门关 刘玉虎 摄影

千百年来,两岸交通冬季靠冰桥,平时靠木船,十分艰难。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后勤部的支持下,韩城人民政府在黄河禹门渡口架起铁索桥,全长100多米。1972年5月,国家在禹门口建起铁路和公路桥,跨度144米,从此变天堑为通途。为西(安)侯(马)铁路和108国道必经之地。

历史上,龙门两岸均有大禹庙,现原址有大禹庙遗址纪念亭、大禹庙遗址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等。另有韩城大禹庙,位于韩城市新城区周原村黄河崖畔上,距龙门8千米。

龙门两岸的晋、陕大禹庙刘玉虎 供图(www.xing528.com)

桂子游龙门,诗曰:

春潮万里涌龙门,

岩壁千寻凿水痕。

秦晋沧桑存古迹,

双悬日月照晨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