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沿黄观光公路晋陕峡谷段的地貌与生态

沿黄观光公路晋陕峡谷段的地貌与生态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黄观光公路从华山脚下溯流北上,过韩城龙门就结束了汾渭谷地段行程,进入晋陕峡谷段。沿黄观光公路行经黄河沿岸峡谷丘陵区沿黄观光公路在介于壶口瀑布和乾坤湾之间的160余千米行程中,离开了黄河沿岸,深入到宜川、延长腹地,这一区域地形地貌和沿岸大有不同。其中晋陕峡谷段泥沙入河量为9亿吨。晋陕峡谷段黄河以西地区林草植被覆盖率增长了115%~195%,林草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沿黄观光公路穿过塬上的苹果园邵瑞 摄影

沿黄观光公路晋陕峡谷段的地貌与生态

沿黄观光公路从华山脚下溯流北上,过韩城龙门就结束了汾渭谷地段行程,进入晋陕峡谷段。

这里是黄河沿岸峡谷丘陵区,自南向北,包括韩城、延川、清涧、绥德吴堡、佳县、神木、府谷等县市的河沿地带,在这500多千米的狭长地带,两岸大部分崖壁陡立,高出水面数十米至百余米,雄伟的黄河峡谷与其西岸连绵不断的石质丘陵是该区域地貌的主要特点。这些石质丘陵上覆盖着薄层的不连续的黄土。黄土厚0~40米,各处不一,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呈现出基岩残丘景象;其余地区多呈梁、峁状。

沿黄观光公路行经黄河沿岸峡谷丘陵区(右侧为陕西榆林

沿黄观光公路在介于壶口瀑布和乾坤湾之间的160余千米行程中,离开了黄河沿岸,深入到宜川、延长腹地,这一区域地形地貌和沿岸大有不同。该区域属于黄土高原的残塬宽梁区,宜川一带以黄土残塬为主,延长一带以黄土宽梁为主。

宜川一带的黄土残塬,由西向东微倾。黄土塬被沟谷分割成一些大小不等的残块,在或早或新的河沟冲蚀作用下,逐渐形成黄土残塬,塬面破碎。

而延长一带的黄土宽梁则是黄土塬边缘丘陵化或黄土残塬进一步被蚕食的产物。这些平顶宽梁梁面呈微穹形,一般宽500~2000米。大块梁面上有时分布着一些湿陷性洼地。

黄土高原残塬宽梁区地表裸露,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也越来越小。这种在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状况,不但导致土壤肥力减退,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更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导致维持黄河安澜的复杂难题。(www.xing528.com)

延长县的塬 许兆超 摄影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据科学家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土高原的泥沙入河量年均16亿吨,如果将其筑成宽高各一米的土墙,长度可以绕地球27圈。世界之最,叹为观止!其中晋陕峡谷段泥沙入河量为9亿吨。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走过了从点到面、从单一措施到综合治理、从重点治理为主到治理与预防监督并重的不平凡历程。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业耕作范围的收缩,特别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有机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些都加快了自然生态的恢复,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随着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水土流失明显减轻,2016年,黄土高原和汾渭谷地河流的平均年输沙量已经不到3亿吨,最少的年份不到1亿吨。和1997年以前的年均16亿吨输沙量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由20年前的31.6%提高到63.6%。晋陕峡谷段黄河以西地区林草植被覆盖率增长了115%~195%,林草植被状况明显改善。

沿黄观光公路穿过塬上的苹果园  邵瑞 摄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