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壶口瀑布》组的阅读案例设计

《壶口瀑布》组的阅读案例设计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衡的《壶口瀑布》,为教读课文。《壶口瀑布》具备游记的典型特点,作者以游踪架构全文框架,选取写景的角度,以对景物的描写作为文章的主题,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赛里木湖·果子沟》:乌鲁木齐、芦草沟、赛里木湖、果子沟、伊犁、果子沟、赛里木湖、乌鲁木齐。游记的特点及作者的游踪在《壶口瀑布》教学中已经基本解决,且相对简单,故本课议题定为“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壶口瀑布》组的阅读案例设计

执教者:俞丹红[6]

一、阅读文本的确定

(一)“1+n”篇目

课内选文“1”。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衡的《壶口瀑布》,为教读课文。

课外选文“n”。李健吾《雨中登泰山》(节选),选自《人民文学》1961年第11期;碧野《天山景物记》(节选),选自《人民文学》1956年第12期;汪曾祺赛里木湖·果子沟》,选自《草木春秋》,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壶口瀑布》具备游记的典型特点,作者以游踪架构全文框架,选取写景的角度,以对景物的描写作为文章的主题,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写景采用正、侧面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骈散结合等多种方法来描绘景物,非常适合作为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的范文。再根据单元目标和文体特点,我确定了以上三篇课外游记。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经过《壶口瀑布》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作者的游踪,但是对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好,于是学习目标设定为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二、学习单的设计

任务一:理清“所至”

“所至”即基本行程,体现作者的游踪。它往往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以游踪作为全文的线索,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立足点和视线的变化,或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组织材料,架构文章,是游记最典型的写法。

跳读三篇文本,圈画出表示时间及“我”的游踪变化的词语,并写在横线上。

《雨中登泰山》(节选):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

《天山景物记》(节选):雪山、原始森林。

《赛里木湖·果子沟》:乌鲁木齐、芦草沟、赛里木湖、果子沟、伊犁、果子沟、赛里木湖、乌鲁木齐。

任务二:关注“所见”,体悟“所感”

“所见”构成游记的主体,它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总之,作者游踪所及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成为游记的内容。“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所在。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表格。

三、课堂活动展示

活动一:抓住特征

提示: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才会生动起来。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略读选文,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测评要点:

《雨中登泰山》(节选):野花野草——芊芊莽莽;松树——形态奇异;岩石——峥嵘;云海——茫茫。

《天山景物记》(节选):雪峰——巨大;溪流——无限生机、清澈;森林——绵延高大,茂密与幽暗;野花——艳丽、硕大、多;野马——机警善跑、骏逸;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繁多;旱獭——胖肫肫,圆滚滚;雪莲——柔静多姿,洁白晶莹。

《赛里木湖·果子沟》:风雨中的赛里木湖——汹涌、荒凉、神秘;雨后的果子沟——灵动、梦幻;晴天的果子沟——发干、无灵气;晴天的赛里木湖——湛蓝、幽深、神秘。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但是所见之景可能非常繁多,那么怎样才能使笔下景物井然有序?

活动二:顺序分明

提示:一般来说,写文章有如下顺序: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时间顺序——可按季节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测评要点:

《雨中登泰山》(节选)地点转换: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视角转换:远望、近视、仰视、平视。

《天山景物记》(节选)地点转换:雪山、原始森林;视角转换:远望、近视、俯视、仰视、平视;时间顺序:黎明、日出

《赛里木湖·果子沟》地点转换:乌鲁木齐、芦草沟、赛里木湖、果子沟、伊犁、果子沟、赛里木湖、乌鲁木齐;视角转换:远望、近视、平视;时间顺序:雨中、雨停、晴天。

活动三:动静结合(www.xing528.com)

提示: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动静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测评要点:

1.《雨中登泰山》(节选)

动景:飞流直下的瀑布,泉水和雨水的和鸣,登山大爷和大娘如穿花般的脚步——赋予景物生命力和活力,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衬托出静景的祥和与安宁,也使静景变得活灵活现,充满生命力。

静景:经雨水润泽的野花野草,逆境中的无畏斗士松树,南天门奇形怪状的积石,还有天街上的小店等——展示了一个优美、安谧、宁静意境,让人在平静的心态下观赏景物的形、色、状,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2.《天山景物记》(节选)

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动静结合,鱼儿的欢快,给寂静的天山带来了勃勃生机。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以动衬静,衬托密林的幽静。

3.《赛里木湖·果子沟》

动景:扑面而来的巨浪——为雨中的赛里木湖增添了神秘、恐怖的色彩。

静景: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高大的云杉——营造了一个仙境般的果子沟。

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的出色运用,给读者创设了一种富有生命力又别有一番韵味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抓住特征、顺序分明、动静结合等方法的运用,使游记中的景物独具个性,形象丰满,那么,作者描绘所至的所见之景,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吗?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表达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四、教学反思

(一)目标明确,环节明晰

单篇教学,即使知识讲解得特别细致,但缺少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还是不能“举一反三”。

在组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节课中读三篇文章,加大了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了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进行了专项训练,针对性更强,理解得更 透彻。

单元目标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游记的特点及作者的游踪在《壶口瀑布》教学中已经基本解决,且相对简单,故本课议题定为“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针对这个议题进行专项训练,设计了“抓住特征”“顺序分明”“动静结合”三个教学环节。在总目标的统领下,环节设计安排层次鲜明。

(二)“用件”鲜活,贴合学情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地实施组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鉴别、选择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水平的文章,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能体会和理解的文字。

这节课的材料选择上突出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情的特点。三个阅读“用件”有两个出自学生手上的材料,而且难易适合。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浏览并理解文章内容,为深入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奠定了 基础。

(三)有舍才有得,有尺才有度

组文阅读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但容量很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学会放弃: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过苛求。

本节课,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用去大量时间,结果导致最后一环节草草收场。究其原因,一方面三篇选文都比较长,所描写景物都比较多,学生阅读和寻找景物,判定其特点,就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当学生找到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时,我总是“忍不住”深究学生品读领会的过程,将“粗读”的组文阅读课上成“细品”的精读课,忽略了教学目标。

组文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必须注意取舍,不可面面俱到。

【注释】

[1]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城关中学

[2]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

[3]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越溪中学。

[4]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中学。

[5]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跃龙中学。

[6]执教者单位:宁波市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