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秋天的怀念》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秋天的怀念》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教读课文。《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要细细品味,因此在教读的过程中,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品读语言体悟情感上,从修辞手法、叙述方法以及写作手法三条路径入手去品味深沉含蓄的语言。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秋天的怀念》

执教者:仇灿灿[2]

一、阅读文本的确立

(一)“1+n”篇目

课内选文“1”。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教读课文。

课外选文“n”。张充和的《晓雾》,选自《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谢云的《总与一缕炊烟有关》,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2015年C2期);官亦鸣的《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选自《初中课外现代文阅读120篇》,延边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第二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些文章的感情比较直露,易于把握,有些则比较含蓄,需要细细品味,重点训练。《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要细细品味,因此在教读的过程中,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品读语言体悟情感上,从修辞手法、叙述方法以及写作手法三条路径入手去品味深沉含蓄的语言。

《晓雾》《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三篇散文都与母爱主题息息相关,并且语言也有深沉含蓄的特点。

因此,确定课堂议题为“含蓄的情感,智慧的表达”,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一组有关母爱的文章,让学生学习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感受作品中感人至深的亲情

二、学习单的设计

活动一:知识回顾

活动二:感知文章内容并填表

活动三:请从课外三篇文章中各选择一句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并写出理由

提示:阅读时要有作者意识,要主动地转化阅读视角,即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揣测、想象、推敲作者的真实意图。

三、课堂活动展示

(一)展示学习成果

让我们以《秋天的怀念》为例,阅读一组有关母爱的文章,运用以下三种路径,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感受作品中感人至深的亲情。

1.寻找含有修辞的语句,体会婉转的传情;

2.寻找虚实结合的语句,体会曲折的表达;

3.寻找情景交融的语句,体会含蓄的表达。

(二)课堂活动过程

小组分工,全班共分成九组,每组约五人。要求:第一、二、三小组阅读《晓雾》;第四、五、六小组阅读《总与一缕炊烟有关》;第七、八、九小组阅读《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先自己读,再组内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整合优化,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向同学们展示。

活动一:寻找含有修辞的语句,体会婉转的传情

修辞即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衬托、双关等。

课堂实录(摘录)

生1:我们小组选择的文本是《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路径是去文中寻找含有修辞的语句,体会婉转的传情。文章第四段写道:“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灵魂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仿佛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的灵魂有了格外的重量,写出了母亲在我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体现出我们对母亲的爱。

生2:我来做补充。母亲非常伟大无私,一生为家庭、为子女操劳,为我们倾其所有,本可以享福而如今却猝然长逝,母亲的灵魂在我们心目中如此沉重,母亲离世后,我们一家人的心情十分沉重。

师:同学们对这份“重”有不同的理解——不仅仅指母亲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重要,也表现了母亲去世后我们一家人内心的沉重,都合情合理,解读得真好!母爱深沉含蓄,母亲总在默默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我们心中悲痛与感恩并存!

生3: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晓雾》的第九段:“在晨雾中,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不知是雾埋葬了我,还是埋葬了她。”这句话中的“埋葬”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雾气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分别那天的雾气之大,表现了“我”与母亲分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生4:我觉得还有比喻的修辞,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面的慢慢熟络再到分离时的感伤,这雾气又有点像“我”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朦朦胧胧的,但是又割舍不断。

生5:这句话我认为还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雾已经不仅仅指朦胧的雾气了,我觉得还象征“我”和母亲之间朦朦胧胧又很浓重的亲情,在最后的分离时刻这种感情升华了,惆怅与感伤涌上了心头。(www.xing528.com)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无论是哪种修辞手法,都隐约地传达出母爱的朦胧厚重、真挚深沉,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也在语句中升华了。

活动二:寻找虚实结合的语句,体会曲折的表达

同学们,让我们用第二种路径,去文中寻找虚实结合的语句,体会曲折的表达,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感受作品中感人至深的亲情。

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只有将虚写与实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

课堂实录(摘录)

生1:我们小组想要分享的是《总与一缕炊烟有关》第六段:“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这句话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叙述方法,“依稀”一词有“仿佛”之意,表明这是作者曾经经历,现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母亲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盼“我”归来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对“我”到来的期盼与守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也隐隐地传达出“我”对母亲付出的感恩之情。

生2:我找的句子和刚刚那名同学首尾呼应,在文章的开头:“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同样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叙述方法,同时还用了修辞,把母亲的手比作粗糙的树皮,把母亲比作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生动地写出了母亲一生的辛劳以及盼儿女归来的情景,体现了母爱的静默无言,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之情以及深深的怀念。

师:这是母爱的守望啊!远望的眼神和无言的守候,就是平凡而又质朴的爱,有时候“无声胜有声”,曲折的情感表达胜过直接的倾诉,这就是虚实结合这种叙事方法的精妙之处!

生3:我们小组想要分享的是《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中第七段:“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不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这句话中“我想”一词后面紧接着的部分是作者的想象,母亲一生辛劳,一生惦挂儿女,现如今儿女们幸福安康,能够功德圆满放心地离去,去见相依相伴了十余年的父亲,于她而言也是一种幸福,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儿女的关爱。

生4:我们小组想做补充。刚刚那段话中不仅仅有想象,还有作者的回忆,是作者曾经经历现在回忆起的画面,在那个腊月里的晚上,母亲与父亲纳底做帮,缝洗浆补,忙碌到大年三十。母亲一生特别不容易,为家庭和子女付出一切,是那么伟大无私,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辛勤付出满满的感恩。

生5:“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肯定”一词也是作者的猜测,我也能理解作者一开始在母亲突然离世后内心无比沉重,到后面为母亲能够毫无牵挂地离世感到释怀宽慰的情感转变。

师:是啊,相较于直言伤痛,有时候用曲折的表达,能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也能使情感更浓烈,这样更能触及人的心灵

活动三:寻找情景交融的语句,体会含蓄的表达

同学们,让我们用第三种路径,去文中寻找情景交融的语句,体会含蓄的表达,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感受作品中感人至深的亲情。

情景交融,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课堂实录(摘录)

生1:我们小组想分享的是《晓雾》第七段:“平门内一带全是荒地,太阳深深地躲藏在雾中不出来,树林只剩下一些树梢,浮在浓雾的上面,前后左右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这句话是典型的环境描写,描写了“我”与母亲分离时平门内荒地雾蒙蒙的景色,渲染了荒凉、阴冷的氛围,烘托了“我”内心的不舍与伤感。

生2:我觉得这段话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这凄冷的景物反而衬托出母爱的温暖与感人,情感在景物描写中得到了升华。

生3:我想做补充,我觉得这雾蒙蒙的景色,还与那份朦胧、克制、隐忍的母爱很相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师:大家分析得都有些道理,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了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这种情景交融的方法、含蓄的表达,使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更加浓烈。

生4:我们小组想分享的是《总与一缕炊烟有关》第六段:“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此处的景有炊烟、夕阳、晚霞、风、过去的岁月,此处的情有温暖和惆怅,作者将景和情高度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生5:我认为此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傍晚乡村生活气息的景色,隐隐地传达出母亲生前对我们一家人的辛勤付出,那份母爱显得质朴、细腻、无私,也表达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感到的温暖和惆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

师:是啊,此情此景也让我们读者为之感动,为之流泪,我们由此也可以发现景和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情感就蕴含在景物之中,有时候景也是会说话的情啊!

四、教学反思

1.组文阅读教学设计完整成型,条理清晰。本次教学中共有四篇文章,其中《秋天的怀念》选自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学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些文章的感情比较直露,易于把握,有些则比较含蓄,需要细细品味。显然,《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表达是属于后者的,因此在教读的过程中,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品读语言体悟情感上,得出可以从修辞手法、叙述方法以及写作手法三条路径入手去品味深沉含蓄的语言。

另外三篇散文《晓雾》《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均来自课外,都与母爱主题息息相关,并且语言也有深沉含蓄的特点,因此我在抓住文章的共性之后,以一篇课内文章带动几篇课外文章的形式,设计了此次组文阅读活动课,议题为“含蓄的情感,智慧的表达”,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单以及活动。

2.课堂呈现顺畅自然,学生参与度广。组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然而阅读过程时间紧、阅读量大,学习任务重,因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默读、跳读、略读中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捕捉筛选有价值的阅读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组文阅读教学要有确切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在本课中学习如何从深沉含蓄的语言中品味情感。

从字里行间品味深沉含蓄的语言有三条路径,即:寻找含有修辞的语句,体会婉转的传情;寻找虚实结合的语句,体会曲折的表达;寻找情景交融的语句,体会含蓄的表达。在确立好本节组文阅读课的教学支架之后,课堂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此过程中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到台上分享,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阅读意识深入人心。

3.作业设计加强巩固,知识点落到实处。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品味深沉含蓄的语言的具体方法,学生有了具体的路径指导,在课堂环节中,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了课堂的发言,但由于时间的局限,在课堂上我仅对个别同学的发言加以补充赏析,实际上同一篇文章中存在着多种修辞,例如在《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中,不仅有反复、比喻,还有夸张,《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中也存在着多个虚实结合的语句等,这些都未能展开分析。

因此,我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寻找了另一篇散文《凌晨四点的月光》作为巩固练习,再次强化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落到实处。

4.活动课的设计最重要的在于学生活动的开展,学生应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