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做有质量的阅读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做有质量的阅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文阅读是在教读、精读的基础上,对教读加以延伸,对精读予以补充。本课例运用的组文阅读策略是“印证”,从三个方面来印证:一是通过阅读《白洋淀之忧》和《苏七块》两篇文章,寻找冯骥才作为“守望者”的表现。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可以说,《苏州园林》是达成该目标的极好的范文。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做有质量的阅读

教读课是日常语文教学涉及最多的课型,教师通过教(讲、导)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路径、适宜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进行引导,将听、说、读、写训练融合在有趣的细节中,以涵养的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常规的阅读教学,把课文当“定篇”教。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主要任务,就是熟知经典,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深入地理解、感受这些经典名篇,理解和感受作者超越时代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显然,这样的课堂,阅读容量小,学生应用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的机会趋向于零。

组文阅读既能克服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又能有效地达成精读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管是按“例文”教,按“用件”教或按“样本”教,强调的都是语文知识的落实和阅读策略的运用。

例如“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一般需要3—5课时:2—3课时用来精读,读的是教材里的“这篇课文”,老师教,学生学,教得细一点,学得深一点;再用1—2课时来开展“多篇”阅读,即由“这篇课文”引申出一组文章,从而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等。

组文阅读是在教读、精读的基础上,对教读加以延伸,对精读予以补充。我们来看一个课例,宁波市宁海县风华书院的董晶晶老师执教的“读文知人,走进‘守望者’冯骥才——组文阅读之‘印证’策略的运用”。

印证一:寻找“守望者”的表现

(1)快速扫读《白洋淀之忧》《哦,中学时代……》和《苏七块》,寻找成为作家后的冯骥才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有哪些表现。

(2)解读“粗鄙化”的内涵——默读《白洋淀之忧》,找出文中写白洋淀“粗鄙化”的内容。在这些语段里,你读到了什么?

(3)PPT介绍小说《俗世奇人》,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

(4)读《苏七块》,说说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如何体现在字里行间的,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讨论:如果苏七块是白洋淀人,他会自觉守护白洋淀的风情、个性和精神吗?

总结:通过两篇文章的互文印证,我发现了冯骥才作为“守望者”的文化自觉意识:他决定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保护祖国传统文化,拯救民间文化遗产上。

印证二:为什么会成为“守望者”

(1)读《哦,中学时代……》思考:作家在中学时代做的事情和他以后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总结:通过印证《哦,中学时代……》,我脑海中冯骥才“守望者”的形象更加鲜活了:他在青年时代就种下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种子。

(2)PPT插入冯骥才谈论传统文化的相关语录。

印证三:“守望者”的期待

你从哪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冯骥才、苏七块、老村主任、懂得生命价值的人、有使命感的你我?

总结:通过联读印证,我感受到了冯骥才内心莫大的勇气和饱满的激情:你我、中华儿女,行动起来,描绘我们心中永远独一份的民俗风情画。

这个课例,选择《白洋淀之忧》《哦,中学时代……》和《苏七块》进行组文阅读,三篇文章的文体虽不相同,但都指向一个中心,即都是例证冯骥才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的。本课例运用的组文阅读策略是“印证”,从三个方面来印证:(www.xing528.com)

一是通过阅读《白洋淀之忧》和《苏七块》两篇文章,寻找冯骥才作为“守望者”的表现。《白洋淀之忧》是从冯骥才对白洋淀现状的忧思角度来印证他对文化的守望之情,《苏七块》是从冯骥才小说的语言表达角度来印证他对文化的自觉之意,两文从不同的角度互相印证,从而可以看出冯骥才把很多精力投放到保护祖国传统文化,拯救民间文化遗产上,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二是通过阅读《哦,中学时代……》一文,发现冯骥才成为“守望者”的原因,由他在中学时代所做的事来印证他终将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同时鲜活冯骥才“守望者”的形象:他在青年时代就种下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种子。

三是通过联读三篇文章,印证“守望者”的期望。从“守望者”到“守望者们”,学生感受到了冯骥才内心莫大的勇气和饱满的激情:一个人感染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更多人。

课例中的三篇文章都可以印证冯骥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印证”是一种阅读策略,即在某一个观点或评价已知的情况下,用文章和文字来证实,读文知人、知人论世正是如此。而用来证实的文章就是例文,如《苏七块》是《俗世奇人》中的一篇例文,也是“冯骥才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这个主题的例文。通过对例文的学习,“印证”策略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一个新鲜而又模糊的知识,而是一种可操作、能运用的明确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一个课例,宁波市宁海县跃龙中学的余跃英老师执教的“建筑说明文的谋篇布局”,探究关于《苏州园林》的问题:有同学说课文第一段是总起段,也有同学说第二段是总起段,你认为呢?文章结构是总分还是总分总?

话题: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青睐总分式结构吗?

明确总分式结构的好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抓住特征、中心明确。

话题:中心句通常在什么位置出现?

明确“中心句说明法”的使用要领:“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或总说部分,点出全文的总领句即总说句,这句子就是全文的纲,全文的中心句。中心句概括地表述事物的特点,它或者概括事物的一个特点,或者分层次地概述事物的若干特点。接下来所写的段落紧扣中心句,对应展开。这样,这个中心句就领起了一“群”与之严密对应的段落,一篇顺序清晰而合理的说明文就展开了。”[19]

一句话概括:“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句、段对应,逐次展开。”[20]

话题:为什么《苏州园林》不采用空间顺序呢?

建议这样思考:《苏州园林》四个“讲究”和三个细节的顺序能调换吗?《晋祠》为什么先写自然风景再写历史文化?《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对每一个地方的描写都平均“发力”吗?

明确:说明顺序的安排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详略的选择要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

这个课例,选文是《晋祠》《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读课文《苏州园林》后的一个组文阅读教学。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可以说,《苏州园林》是达成该目标的极好的范文。该文的总分式结构、逻辑顺序、中心句说明等写作特点非常典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接触了大量的说明文,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说明文的认识,或者说解读,是非常浅显的。很多学生对说明要素头头是道,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专业名词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又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之中常用的术语。

然而这些都是粗线条的,我们还要进行细一点的解读,如“逻辑顺序”到底是怎样的顺序,深入到“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果溯因”“由实到虚”“由一个到一类”“由使用到原理”“由现象至本质”等方面。但是这些依然还是粗线条的,我们要再进行更加细化的理解,如为什么这样安排,作者是如何层层展开的,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段落之间的关系怎样等,对于这些,学生往往会茫然。可以说,说明文是非常讲究思维严密性的文体,这其中大量的形式与内容,都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足够的训练与提升,也必将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指导与训练。

该组文阅读课尝试以建筑类说明文为抓手,以建筑类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为重点,以课文《苏州园林》为突破口,概述说明文的阅读、写作常识。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范文时逐步分析归纳,把从各篇范文中得到的点滴理论汇集、梳理成一个系统,化零为整,形成以下四个共识:总分结构很巧妙,“中心句说明法”很重要,说明顺序安排好,详略主次要恰当。可以说,在教读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指向的组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真正学有 所得。

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来看,组文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吸收、领会、训练和巩固,教学过程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下,通过主动性的发挥,完成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由零散到系统的上升与转换。通过对课本提供的精读课文的精密讲析,组文阅读课进行整合和运用,为学生对语文知识、阅读策略的举一反三做铺垫,让学生找到处理同类文章的思路与突破口,获得处理同类文章的方法与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