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国渠:秦国水利工程的惊人成就

郑国渠:秦国水利工程的惊人成就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当时韩国派来的水利专家姓郑名国,所以这条水道又被命名为“郑国渠”。公元前236年,经过十几个年头的建设,郑国渠工程终于修建成功。让韩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疲秦之计”的郑国渠,竟然成为秦国提升国力的重大水利工程。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六年后,关中平原已经由往日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秦王嬴政从这一年开始灭韩,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统一大业。郑国渠建成十五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郑国渠:秦国水利工程的惊人成就

公元前249年,秦国出兵讨伐韩国,当时的韩国已经没有实力与秦国对抗,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当时的韩惠王殚精竭虑,想出了一个剑走偏锋的计策,“疲秦之计”。这个计划具体如下:首先假意归顺秦国,然后派一名间谍水利工程师去游说秦王,说服秦国兴修水利。在当时,水利是大工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直接影响到秦国的实力。如果说服秦国修建的水利工程足够大,甚至能够引起秦国的动荡和衰落,这样秦国就无暇再进攻韩国,韩国于是得以保全下来。

不能不承认这个韩惠王确实是脑洞惊人,竟然能想出这样一个曲折离奇的保国之道,一般人是绝对无法揣测到这个心思的。在当时的农耕社会,各国都把水利作为强国之本,也把水利设施的建设当作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大事。当时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原本就比较缺水,灌溉不足,而且没有大型的水利工程。因此,秦国非常重视这个建议,二话不说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了。因为当时韩国派来的水利专家姓郑名国,所以这条水道又被命名为“郑国渠”。

公元前237年,浩大的郑国渠工程即将完工,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意外,秦国识破了韩国建议自己修建郑国渠其实是拖垮秦国的一个阴谋,由此引发轰动,秦王嬴政大怒,要杀掉郑国。郑国对秦王说:“当初,韩国派我来,是为了用水利工程来疲乏秦国,如今郑国渠即将完工,秦王杀掉我的话,韩国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惜的是,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这才是秦国真正的损失。”(www.xing528.com)

嬴政是个有着战略眼光的君王,他认可了郑国的话,让他继续修建郑国渠。公元前236年,经过十几个年头的建设,郑国渠工程终于修建成功。让韩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疲秦之计”的郑国渠,竟然成为秦国提升国力的重大水利工程。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六年后,关中平原已经由往日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秦王嬴政从这一年开始灭韩,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统一大业。郑国渠建成十五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