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闽风土建筑意匠:浙闽地域文化的融合多样性

浙闽风土建筑意匠:浙闽地域文化的融合多样性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闽地区汉族的文化华南各地居住的多彩的土著民们,最终受到汉族迁徙的影响,融入汉族统称的“南蛮”和“百越”,经过同化和融合,最终演化成了汉族的一部分。语言、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在华北与华南之间,华南内部在语言和习俗上也有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强烈的地域差异,反映出被汉族同化、吸收的土著文化的多样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前者包括闽东、闽南和莆仙地区,后者包括闽北、闽西、闽中等地。

浙闽风土建筑意匠:浙闽地域文化的融合多样性

(1)浙闽地区汉族文化

华南各地居住的多彩的土著民们,最终受到汉族迁徙的影响,融入汉族统称的“南蛮”和“百越”,经过同化和融合,最终演化成了汉族的一部分。这样,华南汉族的文化,就是在南方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华北汉族在语言和文化独立性上有很大的区别。

语言、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在华北与华南之间,华南内部在语言和习俗上也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比如相邻的浙江(吴)和福建(闽),方言的差异使人们完全无法沟通。同样是福建省,闽江以北的闽北语和闽江以南的闽南语也不能互相理解。这种强烈的地域差异,反映出被汉族同化、吸收的土著文化的多样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近年来,像华南汉族(闽南人、闽北人、广东人、客家人等)这样的地方集团被叫作“民族集团”(ethnic group),出现了很多从人类学“民族特征”(ethnicity)的观点出发议论的研究。这里所说的民族特征就是民族的身份特征(ethnic identity)的略称,指某个民族集团表现出的整体性格特征。简要说来就是某个集团共有的“民族意识”,是区别自己集团与其他集团的指标性概念,而反之,拥有相同民族特征的集团,就是同一个民族集团,在中国,这种地方集团被称作“民系”。

汉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并不断向四面八方发展,在与各地土著居民的不断融合过程中,逐渐在不同的地域演变成各自独立的民系。现在汉族依旧存在着七大民系(北方两个,南方五个)。罗香林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汉族分为北系和南系两大支脉。“北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方人,也就是中原汉人;而“南系”则是由于汉人南迁而形成的南方各大民系的总称。“南系”汉人可以分为五个分支——越海系(吴语)、湘赣系(湘语、赣语)、广府系(粤语)、闽海系(闽语)和客家系(客家语)。[12]

关于这五大民系的形成时间,罗先生认为五大民系都形成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而王东认为越海系形成最早(不晚于南朝),客家系最晚(明中期),其余为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学者如林嘉书认为,南方民系不仅同源,还有着共同的由北向南的移民史。[13](www.xing528.com)

(2)越海系与闽海系

闽海系使用的闽语是早期迁徙闽地的变种吴语,闽越当有更为亲近的亲缘关系。越海民系与闽海民系的内部也可以继续细分。

浙东与浙西的不同在史料上也有所记载,明代浙江台州籍地理学家王士性(1547——1598)在《广志绎》中说:“两浙东西以江(钱塘江)为界而风俗因之。”并将浙江地区的风俗人情进一步分为杭、嘉、湖——平原水乡的泽国之民,金、衢、严——丘陵险阻的山谷之民与宁、绍、台、温——连山大海的海滨之民三个区系。

根据北方汉人进入福建的时间和路线,可以将福建分为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两大片。前者包括闽东、闽南和莆仙地区,后者包括闽北、闽西、闽中等地。这两片的分界恰好与晋代晋安郡和建安郡的分界重合,这与历史交通、地理密切相关。福建的开发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由海路迁入,这些北方移民先在各江河出海口定居,建立一系列县城,合称晋安郡,继而沿河谷向内地推进;另一个方向是由陆路从江西、浙江翻过武夷山、仙霞岭进入福建,在闽江上游各流域设县,组成建安郡。两郡之间长期没有大规模的交流和接触,其间未开化的土地直到唐代才逐渐消失。[14]因此,所谓的福建核心区的文化,某种意义上就是海路迁入福建的移民创造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