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政均史学文集:尊称与谦称的使用范围及意义

陈政均史学文集:尊称与谦称的使用范围及意义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为尊称之使用范围甚广,似因“人”字曾为卿大夫之代称名词,则亦利用之为尊称他人为卿大夫之代词。进一步,则对于虚指之对象,亦可使用“人”为代称名词。盖因“人”在此处为尊称之代名词。所以“人”字应作尊称解,以其系指当时之权贵。至于卿大夫地位以上之诸侯与天子,“人”字则用于自称代名词,但皆为谦词。《礼记·曲礼》:“诸侯,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寡人”与“予一人”皆为自称代名词。

陈政均史学文集:尊称与谦称的使用范围及意义

“人”为尊称之使用范围甚广,似因“人”字曾为卿大夫之代称名词,则亦利用之为尊称他人为卿大夫之代词。如《礼记·杂记(下)》:“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从游者也,可‘人’也。”即言此二人可以为大夫。又如《论语·宪问》篇:“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当时管仲为齐卿齐相,孔子所谓“人”也,犹言管仲配做齐卿相,能惩治有罪之伯氏,夺其禄田三百户。伯氏服其罪,甘于“饭蔬食,没齿无怨言”(没齿,犹言到死)。是“人”为代称名词广泛应用于卿大夫。

进一步,则对于虚指之对象,亦可使用“人”为代称名词。

例如《论语》之首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人”,其地位必为卿大夫一流之权贵。盖因“人”在此处为尊称之代名词。若以此“人”字作今日之通称解则大误。如果一般人皆不过问,则成为空山习静,削迹藏声之隐修高僧,但儒门不如是也。所以“人”字应作尊称解,以其系指当时之权贵。而盛德之士蔑视斗筲之从政者,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心情以求道,故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上之“人”字皆用为代表卿大夫之他称的代名词。(www.xing528.com)

至于卿大夫地位以上之诸侯与天子,“人”字则用于自称代名词,但皆为谦词。诸侯自称为“寡人”。《礼记·曲礼》:“诸侯,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郑玄注:“谦也,于臣亦然。”孔疏:“寡人者,言已是寡德之人。”《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又作‘余’)。”郑玄注:“谦自别而已。”孔疏言:“我于天下之内,但只是一人而已。”自谦退言与余人无异。“寡人”与“予一人”皆为自称代名词。

天子、诸侯皆自列于“人”,则他人安得不列之于“人”哉。在古代“人”字可用于自大夫以至天子,其为尊称,不亦宜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