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阳城:兰山历史文化遗迹

启阳城:兰山历史文化遗迹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启阳城始建于春秋鲁哀公三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左传》中也有“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的记载。据考证,启阳城址即春秋之启阳城,旧址在今城区东北隅。启阳城城墙原为夯土筑成,明洪武元年始筑砖墙。现由于挖地基建高层,启阳城城墙再次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其城墙为砖石结构,城基清晰可见,护城河也清晰可见。

启阳城:兰山历史文化遗迹

启阳是现在临沂城的最早的称谓,故城遗址在今兰山区金雀山街道东关居委、东北园居委处,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城址东部紧邻沂河,西部紧邻临沂老城区,南部紧邻金雀山和银雀山,北部紧邻涑河。启阳城始建于春秋鲁哀公三年(前492),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左传》中也有“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的记载。据考证,启阳城址即春秋之启阳城,旧址在今城区东北隅。古城“前距高岗,却背金庸”,即面山(金雀山、银雀山)背水(沂河),占地面积约1640平方米,是春秋时期鲁国在东南方修建的防邑。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开阳。公元80年,琅琊王刘京迁都至开阳,自此开阳也称琅琊。

启阳城城墙原为夯土筑成,明洪武元年(1368)始筑砖墙。明万历十五年(1587)始整修四门,添建城楼。清康熙七年(1668)地震,“东门城楼仅存,余俱坍毁”,几经增修,才恢复旧观。万历《沂州志·城池》记载:启阳城为砖城一座,周围9里,高2丈5尺,阔1丈,垛口3782.5个,城堡50座,炮台4座,城内马道阔8尺,城外壕深1丈、阔1丈6尺,城楼四座,除南门楼为大楼三层又小楼两座外,其余东、西、北三门均系大楼两层又小楼一座。四门名称:南曰望淮,东曰镇海,西曰瞻蒙,北曰宗岱。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急剧增长,于是在城址上建房修路,城址慢慢被覆盖,未能得到妥善保存。现由于挖地基建高层,启阳城城墙再次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其城墙为砖石结构,城基清晰可见,护城河也清晰可见。(www.xing528.com)

此前,人们对启阳城遗址存有争议,有两说:一说其为鄅国古城遗址,《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太平寰宇记》《沂州府志》均持此说;另一说认为汉开阳县本名启阳,即临沂城,民国《临沂县志》持此说。后一种说法证据有三:(一)地理位置。《水经注》载:“治水又东南流,注于沂;沂水又南,径开阳县故城东。”《太平寰宇记》在记“开阳县城在县北十五里”的同时,又记“周武帝宣政元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据这些文献所载,两河交流之处,又“东临沂水”,只有现在临沂城才具备此地理位置。(二)考古发掘资料。临沂城内曾出土大量文物,如陈逆簠、素等周代金属文物,陈德残碑、田君碑等汉代碑刻及其他造像碑,以及汉代瓦当等。其中出土的汉代“长生无极”瓦当和“万岁”圆瓦当,均系汉代宫廷建筑之构件。此外,现临沂城内还有琅琊王陵一处。这些均可证明琅琊国京都与开阳相吻合,故其建成于春秋时代更为合理。(三)史料分析。从“邾人入鄅”(前524)到鲁“取沂西田”(前493)、“帅师城启阳”(前492)已逾30年,鲁国获得鄅国故地之后在废墟上重建启阳城不太符合实际,而另选城址于祊、沂汇流处似乎更符合当时条件。反之,如果鄅国为启阳的话,隋代所分置的临沂县是在汉代大量墓群之上,也不符合逻辑。综上所述,启阳是比开阳更早的旧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