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山:创建,巩固抗日根据地

兰山:创建,巩固抗日根据地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抗日根据地后,首先需要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狠狠打击日伪军的侵略活动,迅速拔掉日军的据点,尽快扩大根据地的面积,增加根据地的人口。1940年3月14日,临沂县各界人士在庄坞召开民众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公推丁梦孙为县长。

兰山:创建,巩固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号召,中共中央决定派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1939年6月21日,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发出指示,敌人“扫荡”后,鲁南地区局面混乱,应借此机会将一一五师师部、六八六团及肖华一部开进鲁南,巩固鲁南根据地,并派得力的党政军干部任专员、县长、区长,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据此,一一五师的东进支队、津浦支队、师直大部及教导大队、六八六团等部队陆续进入鲁南地区,部分进入兰山境内。

1939年9月1日,王秉璋、黄励率领的东进支队到达临沂县第七区的大炉村(今属兰陵县),与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会师后,该第一总队即被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从此打开了鲁南抗日根据地发展的新局面。10月27日,罗荣桓在大炉村召开的师直属队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1940年1月6日,他又在大炉村召开的干部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建设抱犊崮山区根据地的动员报告。2月7日,一一五师正式发布了《对抱犊崮山区的统战工作问题的指示》。一一五师的上述做法在电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后,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和支持,从而为临沂根据地的建设确立了奋斗目标,并很快使临沂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创建抗日根据地后,首先需要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狠狠打击日伪军的侵略活动,迅速拔掉日军的据点,尽快扩大根据地的面积,增加根据地的人口。1939年,一一五师先向临沂西部进发,攻克了滕县(今滕州市)的山亭、临沂的卞庄等地;接着抽调主力向临沂南部进军,进驻沙埠、涌泉一带,先后攻克了李家庄、李家围子、码头镇等多处日伪据点,迫使日伪军龟缩于临沂县城,不敢轻举妄动。1940年1月3日,日伪军集结3000余人,分两路由临沂城南下,一路日军占领郯城后,向码头镇发起猛攻,被我东进支队击退,向新安镇方向逃窜;另一路日军亦在郯城县马陵山一带被我军击退。1月26日,我军一鼓作气攻克了郯城,从而扩大了临沂根据地的范围,建立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条件基本成熟。(www.xing528.com)

1940年3月14日,临沂县各界人士在庄坞召开民众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公推丁梦孙为县长。同年6月,鲁南专员公署宣告成立,临沂县隶属其领导。8月17日,临沂县参议会成立,选举杨舒臣为参议长,傅普仁、王彦初和县委书记刘子见为副参议长。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临沂县政府,划归滨海行政公署第二专署管辖。

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抗日根据地认真实施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是建立行政村制,举行村政权的选举,适时改革新解放区的村政权;二是减租与增资,使农民、工人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得到调节,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日积极性;三是赈济灾民,成立优待抗属委员会与救济灾民难民委员会,帮助受难群众渡过难关、改善生活;四是发展生产,要求各地普遍成立妇女生产小组,以推动生产快速发展;五是整顿财政,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六是动员群众空舍清野,做好反日军“扫荡”的准备工作;七是举办青年工作培训班,动员青年踊跃参军参战。这些工作都为之后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