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再现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再现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共产党从宗旨上来说就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行为准则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的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而不是“精英人物创造历史”。(二)群众路线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形成了更为具体的“群众路线”。就是第二层内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再现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首先,从党的性质来说,共产党不是特殊政党。所谓“特殊”,就是指为了少数人谋利益。但共产党从宗旨上来说就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行为准则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的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而不是“精英人物创造历史”。

(二)群众路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形成了更为具体的“群众路线”。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党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理论总结,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那如何把党的群众观落到实处呢?就是第二层内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层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正式提出中找到答案。

(三)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www.xing528.com)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第一次完整、正式的论述,是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讲:“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47]

毛主席的意思是,党要形成正确的领导决策,不能想当然,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客观基础和依据,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还要像解剖麻雀一样进行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臆断。这就是“从群众中来”。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4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首创。“把它拿来加工提高”,其实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加工提高成适用于全国推广的政策方案,再作为全国的指导推广下去,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到群众中去”,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不好呢?适不适用呢?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就是经过考验。

群众路线的这层含义,充分展现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制胜法宝,如果不把它坚持好,就会出现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恶习,不断侵袭党的肌体、影响党的作风。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49]“生命线”和“传家宝”,非常形象地阐明了群众路线对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很重要,在现在和将来更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