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陕南地区农业种植产出与经济发展

宋代陕南地区农业种植产出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十九年,洋州知州宋莘曾立劝农碑鼓励百姓种植小麦。汉中与商州都有黍的种植。粟的种植也很广泛,产量更是惊人。宋代重视农桑,陕南气候非常适宜桑树的生长,因此陕南桑树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桑树的普遍种植催生了纺织业的兴旺,丝织品逐渐成为陕南地区百姓所承担的重要贡赋之一。宋代陕南柑橘的种植范围很广,利州路的柑橘与金橙还曾作为贡品年年送往京都。除了柑橘,桃、李、梅在陕南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传统。

宋代陕南地区农业种植产出与经济发展

1.粮食作物的种植

宋代陕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的种植主要以水稻为主,但随着稻麦两熟生产方式的推广,小麦的种植面积以及比重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陕南地区气候温润潮湿,汉水绕境而过,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水稻种植。如前文所引,宋代诗人文同对汉中的评价:“平陆延袤,凡数百里,壤土演沃,堰埭棊布,桑麻秔稻之富,引望不及。”另一位诗人也在其诗中描绘了汉中人民种植水稻的场景:“汉中在昔称梁州,墬腴壤沃人烟稠。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除了汉中,商州也是水稻种植区。北宋真宗年间,商洛县令曾带领民众引水灌溉,开展水稻种植。商州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逐步成为陕南地区重要的水稻产区。

除了水稻,小麦在陕南的种植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宋史 ·五行志》中留下了许多陕南小麦种植的记载。如,北宋至道“三年二月洋州嘉禾合穗”,干兴元年“八月洋州嘉禾合穂”,大中祥符元年“南郑县并麦秀二三穂”。绍兴十九年,洋州知州宋莘曾立劝农碑鼓励百姓种植小麦。碑文中,他明确提出水稻收割之后再种小麦仍为时不晚。相反,若留着田地只种小麦,则只会令田地荒芜。这说明在当时的陕南地区,稻麦两熟的生产规律已逐渐为人所知,且推广开来。

宋代陕南地区,除了稻麦以外,杂粮的生产也一直存在。汉中与商州都有黍的种植。仅洋州的黍就有“露仁、矮人、马尾、黒穀、罩粒”五种,商州更将黍名糜。粟的种植也很广泛,产量更是惊人。仅西乡一县,就有椒粟、草粟、薄地衬、狗尾粟、枊眼、青猫爪粟、棕蓑粟等多种品种。金州民间更有人户家有积粟,可支撑三十年用度。

2.经济作物的种植(www.xing528.com)

宋代陕南人民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已非常广泛,其种类更涉及桑、麻、茶等诸多方面。

宋代重视农桑,陕南气候非常适宜桑树的生长,因此陕南桑树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这在许多宋代诗人的诗句中都有所体现。如,陆游就曾在诗中描绘汉中景象:“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文同也说汉中是“壤土演沃,堰埭棊布,桑麻秔稻之富,引望不及”。桑树的普遍种植催生了纺织业的兴旺,丝织品逐渐成为陕南地区百姓所承担的重要贡赋之一。兴元府与洋州是陕南地区最重要的丝织品产地。洋州的隔织与房州的纻布均为上层阶级所喜爱。

如今的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基地,而种茶的传统在这一地区由来已久。早在两宋时期,陕南就以茶闻名于世。北宋熙宁七年,政府在兴元府设在城场、油麻场两处茶场,洋州设在城场、斯多店场、西乡场三处茶场。北宋人范镇曾在其文中历数了蜀茶之八处产地:“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目,利州之罗村”,其中利州的罗村就位于陕南。北宋利州路的茶叶产量可达夏三万七千二十八斤,秋一百七十斤,茶税可达七千五百九十七贯。到了南宋时期,利州路有二州三场产茶,产量可达七百八十七万斤。

陕南地区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宜果树的生长,尤其适宜柑橘的种植。宋代陕南柑橘的种植范围很广,利州路的柑橘与金橙还曾作为贡品年年送往京都苏辙曾在其诗中盛誉金橙“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栢大。穿径得新苞,令公忆鲈鲙”。吴玠镇守川陕时,曾将一筐黄柑抛至金军阵前,并说“大军远来,聊以止渴!”凛凛气势,澄澄黄柑,相映成趣。除了汉中,商州的柑橘产量也很高。南宋人张芸叟就曾在诗中赞叹:“商州楚地户,宛在江汉偏。草木已渐包,果实尤可怜。木瓜大如拳,橙橘家家悬。”商州瓜果之盛可见一斑!除了柑橘,桃、李、梅在陕南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传统。文同的诗中曾多次描绘陕南土地上遍地瓜果的景象。例如,《守居园池杂题 ·北园》中“当与郡人乐,满园桃李花”的诗句说明洋州本地人种植桃李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再如,《守居园池杂题 ·南园》中“紫椹熟未熟,但闻黄栗留”的诗句说明桑葚与栗在洋州也是常见作种植作物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