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沧县台拱带深部岩溶地热系统成因机制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结果

河北沧县台拱带深部岩溶地热系统成因机制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次在沧县台拱带揭穿了蓟县系地层, 并揭露了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层序及地层结构。钻孔揭露长城系高于庄组岩溶裂隙发育, 含水量较大, 水温高, 底部4 004.93 m 孔底温度达107.56 ℃, 出水温度为103.50 ℃。 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地温场特征及深部岩溶地层地热特征。 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内岩石热导率、 生热率、 比热等相关参数。

河北沧县台拱带深部岩溶地热系统成因机制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结果

本次“河北省中部平原沧县台拱带干热岩资源预查” 工作, 完成了设计工作量, 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达到了干热岩勘查的目的。 本次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项目的实施, 成功完成了京津冀首口干热岩参数孔, 孔深4 025.82 m;了解了施工区断裂构造的赋存状况; 查明了参数孔4 km 以浅的地层层序; 揭穿了蓟县系地层, 终孔层位为长城系高于庄组, 发现了长城系中温热储层,4 004.93 m温度达107.56 ℃, 出口水温103.50 ℃, 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 供暖、 养殖、 洗浴等。 完成了我国以碳酸盐岩为目标的干热岩资源勘查工作, 为华北平原区深部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技术依据, 为干热岩资源勘查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该领域的先河。

(2) 首次在沧县台拱带揭穿了蓟县系地层, 并揭露了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层序及地层结构。

本次钻孔GRY1 终孔深度4 025.82 m, 超过设计孔深25.82 m, 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 长城系高于庄组(Chg), 本次未揭穿, 揭露厚度为258.36 m;蓟县系杨庄组(Jxy) 地层底界深度3 767.46 m, 厚度为744.39 m; 蓟县系雾迷山组(Jxw) 地层底界深度3 023.07 m, 厚度为1 696.47 m; 新近系(N) 地层底界深度1 326.60 m, 厚度为822.64 m; 第四系(Q) 地层底界深度503.96 m,厚度为503.96 m。

(3) 第一次发现了华北平原区长城系高于庄组中赋存中温热水, 是水热型热储层, 证实了它又是一个基岩热储层, 并对此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

对GRY1 号钻孔3 701.16 ~4 025.82 m 进行了三个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最高出口水温为103.50 ℃, 最大降深43.74 m, 实测水量为59.63 m3/h。 钻孔揭露长城系高于庄组岩溶裂隙发育, 含水量较大, 水温高, 底部4 004.93 m 孔底温度达107.56 ℃, 出水温度为103.50 ℃。

(4) 建立了华北沉积盆地型干热岩成藏模式。

研究区为传导型地热系统, 地下热源主要来自地幔供热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 厚度适中的热储盖层, 为热流的聚集起到了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高于庄热储地热水为古大气降水经溶滤作用形成的古埋藏水, 基岩热储层补给水来源甚微, 为封闭消耗性地下水。 地下热水的径流与排泄受基地构造和古地形地貌及各隔水层的控制, 径流非常缓慢, 雾迷山热储与基岩热储之间水力联系极弱, 地热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

(5) 第一次在地热钻孔中开展了压裂试验, 通过压裂试验获得了相关参数,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华北平原区深地探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抽水试验数据对比, 压裂前后降深由89.32 m 降至70.33 m, 变化幅度为18.99 m; 单位涌水量由0.185 4 L/(s·m) 增至0.274 0 L/(s·m), 压裂效果较明显。

(6) 预测了区内干热岩赋存状况。

GRY1 号钻孔虽然没有直接揭露干热岩, 但是依据所揭露的地层及地温场特征推算了GRY1 号钻孔150 ℃埋藏深度为5 400 m, 岩性为石英砂岩, 符合干热岩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www.xing528.com)

利用体积法, 估算研究区6 km 以浅干热岩资源量为4.72 ×1020 J, 折合标准煤为161 亿t。 10 km 以浅干热岩资源量为10.88×1021 J, 折合标准煤为3 710 亿t,如果只开采2%, 折合标准煤为74.20 亿t。

(7) 估算了研究区内4 km 以浅热储资源量。

研究区6 396 km2 范围内4 km 以浅奥陶系—寒武系热储可采资源量为折合标准煤5.97 亿t; 蓟县雾迷山组热储和高于庄组热储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7 亿t; GRY1 号钻孔控制范围内(30 km2) 高于庄组热储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9 354 万t, 每年可开采水量87 700 m3

(8) 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地温场特征及深部岩溶地层地热特征。

全孔测温数据分析得出, 新生界地温梯度为3.24 ℃/100 m; 雾迷山组上部富水性强, 地温梯度为0.30 ℃/100 m; 雾迷山组中部—杨庄组上部富水性相对较弱, 地温梯度为1.44 ℃/100 m; 杨庄组下部至长城系高于庄组上部, 富水性变强, 地温梯度为-1.69 ℃/100 m; 钻孔孔底地温梯度为1.80 ℃/100 m, 预计长城系底界(5 400 m) 温度150.87 ℃。

(9) 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内岩石热导率、 生热率、 比热等相关参数。

(10) 通过本次4 km 深孔钻进, 为今后施工类似深孔提供了可借鉴的钻探经验和相关的工艺技术。

(11) 验证了干热岩温度场空间模型, 并根据本次钻探揭示的温度场分布特征, 修正了设计时推算的温度场参数。

(12) 对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考虑回灌条件下, 利用深部高于庄组水热型地热可采资源量为200 m3/h, 入口温度103.50 ℃, 发电后排出水温度为79 ℃, 减去抽水的成本可以形成发电能力达到450 kW·h, 年发电量可达360 万度, 每年可减少CO2 排放量为3 092 t, 减少SO2 排放量22.03 t, 减少悬浮质粉尘排放量10.37 t, 煤灰渣排放量1.30 t。 发电余热可供11.2 万m2 住宅取暖, 经济开发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