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推荐序

《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推荐序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年轻建筑学人对“美国”已经不再陌生。直到读了这本《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才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太窄了。这本书从人文、历史、建筑、旅行等角度,呈现了美国最有代表性的十大城市之精华,你一定能在这本书中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本书旨在通过阐述都市形式表达十个美国城市的愿景。美国有200多年历史,它的城市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记忆。

《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推荐序

今天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年轻建筑学人对“美国”已经不再陌生。这本书提供了对于他们寄居的空间全方位的读解和足够细致的思考,他们的视角和足迹,将为那些来到美国寻觅建筑城市经验的人提供有益的导览。

唐克扬,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著有《从废园到燕园》《树》《长安的烟火》等作品,翻译《癫狂的纽约》,曾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人们常说,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世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在美国从事媒体工作多年,也热衷旅行,本以为很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直到读了这本《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才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太窄了。这本书从人文历史、建筑、旅行等角度,呈现了美国最有代表性的十大城市之精华,你一定能在这本书中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孙思远,远读重洋创始人,真格基金媒体顾问喜马拉雅FM《精读全球好书》主理人,罗辑思维《每天听本书》撰稿人。

American cities large and small are responses to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limate,but more significantly they are expressions of common aspirations defined by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cultural,religious,ethnic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over the span of time.This publication seeks to shine a light on the aspirations of 10 American Cities expressed through urban form.A knowledgeable group of young writers and thinkers offer unique insight into defining constructs within each City and the aspirations they represent.

美国大小城市的形态大多都是人类自然景观和气候的反馈,更是在跨越时代,不同文化宗教、种族和经济背景下,经过诸多个体定义的共同愿景表达。本书旨在通过阐述都市形式表达十个美国城市的愿景。知识渊博的年轻作者和思考者群体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定义每座城市内的建筑和它们所代表的城市愿景。

史考特·史兰尼(Scott Slaney),美国景观师协会理事,注册景观建筑师,Terrain Studio 首席主创设计师,全面领导公司的景观建筑、规划和城市设计项目,荣获40多个国际级、国家级、州级和市级专业奖项,包括城市土地学会、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委员会和美国规划协会的最高褒奖。(www.xing528.com)

美国有200多年历史,它的城市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记忆。读建道设计师们的旅行笔记,用设计师的眼,带你观察美国当代建筑的绮丽,它们或新奇,或浪漫,或喧嚣,或平静,发现十座城市给予人们心灵的不同空间,讲述关于它们的故事。

赵敏,建筑评论人,独立撰稿人,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特约副主编,《建筑知识(a+a)》特约评论人。

我从小喜欢建筑,美国的这十大城市除丹佛外我都去过,并且在旧金山芝加哥都居住过,这本书不仅唤起我很多的记忆,还帮助了我进一步理解美国的城市,哪怕是我已经住了30多年的芝加哥。

蒋奇谷,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

“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不只有纽约,这里有十座城,从绵雨之城到癫狂之城,从爱乐之城到自由之城。他们途经此地,旅居于此地,耕耘于此地,写下城市、建筑与自己。世界真的很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与谁相遇。

罗松,建筑师,写作者,著有小书《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世间唯建筑与旅行不可辜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