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

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3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各项制度,坚持基本建设程序我国关于基本建设的制度包括审批制度、施工许可制度、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招标投标制度、总承包制度、承包合同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责任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因此,坚持基本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

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如图7-3所示。

图7-3 施工现场组织的基本原则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各项制度,坚持基本建设程序

我国关于基本建设的制度包括审批制度、施工许可制度、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招标投标制度、总承包制度、承包合同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责任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建筑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及其先后顺序。各个阶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既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许颠倒或跳跃。实践证明,违背了基本建设程序,就会造成施工混乱,影响质量、进度和成本,甚至对建设工作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坚持基本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2)严格遵守国家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年限

对总工期较长的大型建设项目,应根据生产或使用的需要,安排分期、分批建设、投产或交付使用,以期早日发挥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在确定分期、分批施工的项目时,必须注意使如期交工的项目可以独立地发挥效用,即主要项目同有关的辅助项目应同时完工,可以立即交付使用。

(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

建筑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固定性,这使得建筑施工各阶段工作始终在同一场地上进行。没有前一段的工作,后一段工作就不可能进行,即使它们之间交叉搭接地进行,也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程序和顺序。施工程序和顺序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其安排应符合施工工艺,满足技术要求,有利于组织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也有利于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还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

(4)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

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为新结构的推行创造条件;要注意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使技术的先进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还要符合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的要求,遵守有关防火、保安及环卫等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进度计划(www.xing528.com)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从实际出发,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施工,以达到合理使用资源、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网络计划技术是当代计划管理的有效方法,三维模型配合施工顺序时间可形成4D模型,如图7-4所示。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使计划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关键问题明确,同时,便于对计划方案进行优化、控制和调整,并有利于电子计算机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图7-4 运用BIM工具进行4D进度管理和5D设备采购安装

(6)贯彻工厂预制和现场预制相结合的方针,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

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建筑工业化,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注意根据地区条件和构件性质,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恰当地选择预制方案或现场浇筑方案。确定预制方案时,应贯彻工厂预制与现场预制相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但不能盲目追求装配化程度的提高。

(7)充分发挥机械性能,提高机械化程度

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在选择施工机械时,应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并使主导工程的大型机械如土方机械、吊装机械能连续作业,以减少机械台班费用;同时,还应使大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相结合,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相结合,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实现施工综合机械化,以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8)加强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

为了确保全年连续施工,减少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费用,在组织施工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尽量避免把土方工程、地下工程、水下工程安排在雨期和洪水期施工,把混凝土现浇结构安排在冬期施工;高空作业、结构吊装则应避免在风季施工。对那些必须在冬、雨期施工的项目,则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既要确保全年连续、均衡施工,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9)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尽可能减少暂设工程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组织施工时,应精心地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合理地部署施工现场,节约施工用地;尽量利用正式工程、原有建筑物及已有设施,以减少各种临时设施;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量,避免二次搬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